《公共王国的旅行》是一部由戴维.哈里斯 / David Harris执导,P.K.14 / PK14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公共王国的旅行》精选点评: ●虽然一句歌词也没听清楚,但是音乐让我很高潮…如果15年再来一次就好了,我们会很快乐的。 ●作为纪录片剪辑虽然花哨了些,但加入了手机录像还有点意思,乐队感觉一般 ●因为 爱 所以爱,去了解他们,去爱上他们的音乐吧… ●年轻的血 ●夜里两点半在土豆看朱军画质的这个片子,不能开心更多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faJsan1UbM/ ●竟然看到了董小奇年轻的样子 ●印象深刻倒是杭州那个挑衅的傻逼,各地皆有 ●20120131 @ home : 像是一部關於音樂的公路電影. 歌詞像詩一樣訴說P.K.14的搖滾旅程. 無法不愛上... ●我叫雷壇壇 我打鼓…= = ●激奋了。向往"在路上"了。 《公共王国的旅行》观后感(一):和PK14一起旅行 2005年夏天的第一个脚印还没在人们心中踩实的时候,在北京海关对面的一个小酒吧里我和我的朋友们有幸第一次内部观看了这部PK14的纪录片。那时候,pk14的部分成员还在阳光明媚的瑞典制作他们第三张专辑《白皮书》的后期! 对于PK14,我们一起经历太多。从开始的不适应,难以融入,迷茫和困难,到后来的成长,喜悦,认同;我们都在一起。而当我的人生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也是PK14给了我一种力量。 在黑暗中,我一次一次被片中的力量打动。2002--2004年,他们面对太多选择,孙侠的病倒,任杰的加入,《谁谁谁和谁谁谁》发行以后带来的好评和非议。一切的一切,他们都好像片中那样轻松而坚定的选择和度过。在巡演的路上,掌声,喝彩,挑衅,无视,一切与音乐无关的态度已经不能在左右他们的脚步,坚定而轻松的走下去,就是PK14。 在看了太多不知所谓的纪录片以后,惊喜和感动伴随我看完整个片子。我想说本片是我当年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如果这句话让你觉得肉麻请原谅我。从看似无关的歌曲编排中,有着拍摄者对音乐的理解。从广州应为行李超重被罚到杭州打架,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一个乐队自己带着设备在偌大的一个中国巡演的历程。杨海松说:对摇滚乐来说,不论将来你是30,35,还是40,只要心中有热血的时候就不会老去。 还想说说片中的小细节。在广州买LP时候的音乐,一张有点好莱坞大片风格的中国地图,杨海松酣睡时候的样子,美少年乔尼为都市女性食品做的广告,他们的家人;都让人惊喜和感动。 可以说,PK14是幸运的,有人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全国第一次巡演的影响。而我们,可以通过片子和他们一起去旅行。 《公共王国的旅行》观后感(二):关于pk14的我的一些 零四年…… 那时我高二,从coldplay和radiohead开始听起的摇滚。那时刚听说他们,还没有开始听。朋友说有pk14的演出,她说:他们的风格很阴暗的,普通人可能不习惯。当时我也比较忙,于是就没去。 后来我在上海书城买了第一张他们的正版碟《谁谁谁和谁谁谁》,一开始听的确是被杨海崧的唱腔所震惊。但是吉它贝死和鼓的声音都很好听,当时我还不知道有PostPunk这样的音乐,仅仅听过the Cure,也没听Joy Division,但当时的确被这样的音乐所征服,加之那些激烈的歌词,让我无比热爱。 只是没有想到,在我还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巡演了。后来我就很后悔没有去,然后借了《上楼就左拐》,去sickbaby找到了他们的一些照片和文字,还有杨海崧写的剧本和诗。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左拐》之后的那些歌,因为毕竟不那么阴暗,也更好听。不像纪录片里有个卖碟的年轻人说自己不喜欢他们后来的歌。 只是记得,那时候喜欢Kurt,在Nirvana的论坛里混了很久,高二是我最愤青的时候,那年,我听了一个夏天的pk14,每一首歌都烂熟于心。喜欢《她丢失了信仰》《说话的伤口》《第28个影子》《燥眠夜》《拒绝》和《红色的列车》。跟我喜欢的学长一起听pk14,他说他在半夜听他们的时候忍不住哭。在失眠的夏天晚上,还在用mp3听音乐,听得无比感慨。半夜还起来写下年轻的不成熟的文字,也算是种见证。 在高三也就是06年中秋节的时候,我第一次去听了他们的演出,在浦东,还找了好久才找到那个地方。唱的都是《谁谁谁和谁谁谁》里的歌,还有一首《伊甸园》,新专辑刚刚发,后来我跑去2046买了新专辑,一开始觉得不如《谁谁谁》好听,于是搁置了很久。 到了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回头又翻出《白皮书》听了一遍,突然就觉得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如此真切,简直跟高二的时候一模一样。还是那样低沉的贝司,我的天。然后就开始心情好的时候听,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听。始终为歌词着迷。 07年7月7号,下午在eno,晚上在育音堂,听了两场。也就是差不多的时间,其中相隔一年,依旧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他们越来越好了。 看完《公共王国的旅行》之后,就想起了这么多的事情。好像很连贯,04年他们的巡演,我离他们很远,然后05年我开始听,现在都快08年了。喜欢他们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北京。乐队成员换了好多,杨海崧现在的舞台表现力相比04年也成熟很多。杨海崧有两段在演出时候说的话特别好,那种对理想和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展露无遗。这是部感人的片子,对于喜欢pk14的人来说。他们的艰苦,他们的快乐,他们的愤怒,他们的无奈,全部被收集在里面。 《公共王国的旅行》观后感(三):年轻的血 起先我只是怀着平常心在土豆网打开了这个视频,网速慢,视频咔,动一下咔一次,动次咔次,动次咔次。突然,模糊晃荡的镜头里闪过一张清晰猥琐的脸,我顿时就起来了,这不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小鲁么?我把视频向前脱了几次细致地回放,观察那张脸,的确是小鲁。 八年前,我住419宿舍,小鲁住对门421。他听摇滚,并有两个擅长,一是打CS时擅长使用B46,另一是看片时擅长使用农夫山泉瓶子,这两个擅长在我眼中属于神仙级别的行为,因此小鲁在我心中俨然是个摇滚鲁仙。 依稀记得那年11月上中旬某一日晚饭后,小鲁甩完B46谐振完瓶子,冲到我寝室,把未洗的手搭在我肩上,问我"有一个PK14的乐队在阅马场演出,去看不?"我迟疑一下,问道:"啥风格?"小鲁鄙了我一眼,喝一句:"少罗嗦,去不去!" 这也许是我头一回听说PK14,也许不是,过于长久的年月把我的记忆搅得一团糟,总之就如今而言,我对PK14最初的印象便是小鲁这句泛着口臭的问话。 当时我们乘公交前往阅马场,这个没有地铁的大城市车塞得让人可歌可叹,挪到阅马场后又是一番瞎撞,寻到演出地点时PK14已经在蹦跃了。 此刻,当我想把那场演出的场景从脑海里翻出来回味一番时,才发现这一片段早已模糊。时光一直在把年轻的美好的章节悄悄揉成皱团,待到发觉时,已无法将它们展成最初的模样。连同那个城市,连同附着在那个城市里的青春。 只记得好些灯光闪烁不定,好些姑娘摇摆不停。吉他手是个沉默的胖子,鼓手是个疯狂的斗士,主唱将话筒在双手间掷来掷去,空着的那只手便握成紧拳,他的厚圈眼镜遮蔽了目光。 那声音并不似歌唱,无韵律,不悠扬,却像一种迸发的口号,在愤怒、执著、迷离间游走,从头至尾,与台上舞动的身体一同灌入我的内心。若问"在呼喊什么",答曰"受伤的青春"。 那场演出的曲目均出自专辑《谁谁谁和谁谁谁》。最后一首是《红色的列车》,刹那间,酸楚的鼻子连通了发红的眼睛,我不晓得那红出来的部分是热泪,还是热血。曾经,这样的红色似不速之客时常将我侵袭,无论我身处喧嚣还是躺于平静,无论我面对高楼还是朝向枯地。只是,从何时起,红色开始变淡,变得黯淡,直至有一天消失了。青春如梦,梦过之后,梦中物事不再有。 八年间,看过的摇滚演出不计其数,可PK14仅此一场,去年PK14的广州之旅亦被我马虎地错过了。究其原因,大概PK14不算是我的主菜,我只买过一张《谁谁谁和谁谁谁》的磁带听过几轮,对PK14的意象更多则是八年前演出情形的延续,细节模糊了,轮廓依旧鲜明。 它的声音游走于热血与伤痛之上,穿梭在憧憬与迷茫间,每一句内省、骚动、不安的词,持久地搅动大脑,为身体注入能量与快感。抬头望向天空夜雾,闭眼感受车水马龙,我神经质地以为,我在那个城市那段时光遗留下的所有思绪与情感,都可以浸融在PK14的音乐里。 那次演出后第二天,我便去珞狮路的晓春音像店买了《谁谁谁和谁谁谁》,我曾在这里买过大摞磁带和碟,那家小店在我的摇滚生涯里占据着显赫的位置。店主是个胸怀饱满的少妇,我曾数次以摇滚为幌子,试图和她邂一次完美的逅、搭一个完美的讪。无奈每次彼此之间的话语只限于尴尬的讨价还价,我期待的眉眼也总化为白眼,这貌似是摇滚给我带来的唯一沮丧。 几年后,蓦然回首,那音像店少妇的身影,连同我和小鲁一起意淫过的姑娘们的身影,连同那些穿过的马路、望过的白云、醉过的夜、呐过的喊,一切都因时光流走而化成了不可名状的悲伤。再几年后,为了生计我离开了那座城市去了更远的地方,踏上火车最后一眼望望彼处的灯火、听听彼处的声音,脑海里翻腾着一句不可逆转的话:"那最辉煌最放荡的青春,已然一去不返了。" 忆起的依旧是八年前,在卓刀泉的一场地下演出中,身边站立的人依旧是小鲁。子夜已始,压轴乐队的主唱说:"让我们唱到天明,一起醉生梦死吧。"这句话让我亢奋得五体投地,我直了直身体,红了红眼睛,准备用最正确的姿态来迎接醉生梦死。此刻蓦然一醒,八年蹉跎确是一场梦,多么漫长的距离,走过了便是一瞬间。青春一去不返了,PK14唱道:有些恐惧才刚刚开始。 个体的念想是多么渺小啊,可我感激在我脑海里生生不息的细胞,它们怀着强迫、恐惧、痛楚、纠结,在颅骨里铺陈出一座坚定的城市,勾画出一座顽强的信念。城市在慢慢坍塌,信念在缓缓瓦解,生生不息的事物终究会死亡,可至少在此刻,一切都是那么美丽。 他们说,它有另一个名字,叫年轻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