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老中师培养模式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近年来,教育界有一种声音,怀念过去的"老中师",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老中师"选拔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经过几年师范教育,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教育情怀、扎实教育教学功底的"全能型"教师,成为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中流砥柱。
  "老中师"虽然只是中专文凭,却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有的从事教育管理,走上校长、教办主任或者教育局长之位,有的成为当地学科教学的领军人才,有的成为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
  "老中师"在选拔和培养模式上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呢?
  一是掐尖录取。1983年,我初中毕业后参加中考的时候,志愿填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等师范(当时每县都办有一所师范学校),第二类是普通中专,第三类是普通高中。师范和普通中专不能兼报,而且师范要首先录取,师范和普通中专没有录取的,如果成绩已达到当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普通高中要无条件接收。报考中师和普通中专还要进行预选,每个乡镇也就五六个预选名额,预选通过后才能正式参加师范和中专考试,竞争非常激烈。
  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首选当然是师范或普通中专,因为经过两三年的培养,就可以参加工作,而且上学期间不用家里花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与所有成绩好的同学一样,我也选择报考了中师,并非常幸运地通过了预选考试。等到发榜的时候仅以1分之差名落孙山。后来上了高中,等我读大学的时候,读师范的初中同学都已参加工作,令我非常羡慕。
  当时师范采取的是掐尖录取的方式,即只有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资格上师范。这一做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师范毕业生的质量。事实也证明,这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论在学科教学还是教育管理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悟性,进步非常快,大多都在三五年内成为当地骨干教师。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意报考师范类院校,不想当老师。当然,我们不能用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要求当下的年轻人,也不能再用掐尖的方式强迫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需要政策方面的引导,也需要调整师范类院校的录取方式。
  二是"全科"培养。我曾经工作过的学校,有很多中师毕业的同事,他们虽然学历不高,却号称"万金油",什么学科的教学都能拿得起、放得下。有些担任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学的老师,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专家;即使担任体育、音乐、书法等小学科教学的老师,也成就斐然,与科班出身的教师相比,毫不逊色。
  这些老中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与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有关,更与当时师范学校的培养模式有关。当时的师范学校不分系、不分科,除了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之外,要像普通高中生那样,各类课程都要学。同时,他们的课外活动也相当丰富,学生可以根椐自已的兴趣爱好,要么参加文学社团,要么参加体育社团,要么参加音乐社团,等等。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除了能教好文化课知识外,吹拉弹唱几乎样样精通,让专科毕业的老师望尘莫及。
  现在的师范教育都升级到专科或本科层次,自然也就不存在"全科"的概念。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某一专业学得专、学得精、学得深,但对中小学教学而言,往往是学过的用不上,有用的没有学。而当年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则不然,他们视野开阔,多才多艺,更容易赢得中小学生的喜欢。而且他们参加工作后,几乎都结合自已所教学科,参加了函授、自学考试,拓宽了进步的空间。"全科式"师范学校培养模式不可能再复制,但如何使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一专多能,却要引起各地师范院校的重视。
  三是待遇优厚。当时,中师之所以让许多优秀初中毕业生趋之若鹜,与其优厚的待遇有关,这是当时师范学校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中师毕业后不用参加招聘,可以直接分配工作,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农村户口的孩子来说,就相当于拥有了一辈子的"铁饭碗"。与其他行业相比,当时教师工资并不高,但月月发放,从不拖欠,虽没有其他福利待遇,但也足以让人倍感荣耀。
  如今教师待遇提高了,师范毕业生却不包分配了,有些孩子专科甚至本科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师范院校对优秀高中毕业生也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与之相矛盾的是,许多农村中小学因教师调离或退休,年轻教师迟迟补充不进来,造成大量缺编现象。当然,包分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可能重走老路,但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师补充机制,将优秀师范毕业生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却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研究的课题。
网站目录投稿: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