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解析教材六点建设卓越课堂


  摘要: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版)》要求:以数学教材为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既要立足教材文本,又要挖掘教材思想。在重庆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认为建设卓越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只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兴趣点、关键点和发散点,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卓越课堂
  一、经历过程,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是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它是基本的数学原理、规律展示的具体载体,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体现。本课中,探究韦恩图的产生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当教师出示学生参加跳绳、踢毽的学生名单后,参加比赛的人数不是7人而是6人时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咋回事呢?难道3+4=6了吗?进而学生深入探究:
  1、现场表演,呼啦圈模拟。
  师:请参加跳绳的3位同学上台站到左边的呼啦圈里,请参加踢毽的4位同学站到右边的呼啦圈里。
  师:再请参加跳绳的3位同学站到左边的呼啦圈里,请参加踢毽的4位同学站到右边的呼啦圈里。(李芳跑来跑去,老师不断加快重复这样的指令,李芳快速的跑来跑去)
  师:李芳为什么跑来跑去的呀?
  生:因为她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2、独立探究,创生韦恩图。
  师:呼啦圈的表演让我们明白了。那能不能用画图的方式让我们一眼就能看清楚他们参加跳绳、踢毽的情况。动手画一画。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师巡视。
  二、数形结合,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要点。本节课中,运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整合集合思想,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对并集、差集、交集的整体的初步认识,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对统计表和维恩图的对比,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韦恩图的优势及用韦恩图直观解决问题的好处,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更清楚,从而有效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
  三、活动体验,激活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就是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兴趣点一是学科知识,二是活动形式,三是教学方法,四是教师魅力。本课中,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就是组织游戏活动了,引导学生基于数学体验生活,应用生活原型提炼数学结构。教学中创设学生新闻乐见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有的同学还是不明白。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有请参加跳绳的3位同学站到左边的呼啦圈里,请参加踢毽队的4位同学站到右边的呼啦圈里。
  师:请参加跳绳队的3位同学站到左边的呼啦圈里,请参加踢毽队的4位同学站到右边的呼啦圈里。(李芳跑来跑去,师快速重复同样的指令,李芳不断的跑来跑去。)
  师:李芳为什么这样跑来跑去的呀?
  生:因为她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重复了。
  师:总不能让他一直这样跑下去呀,站在什么地方才能让大家看得明白:他既是参加跳绳的又是参加踢毽的呢?
  生:站在两个呼啦圈的中间。她既在跳绳队的呼啦圈里,也在踢毽队的呼啦圈里。
  四、求同存异,拓展发散点
  思维的发散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的发散点是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能引起学生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或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的知识要点。本课中,再次利用跳绳、踢毽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统计表和韦恩图沟通并集、交集和真子集之间的联系,再次渗透集合的思想。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3人参加跳绳、4人参加踢毽比赛,你觉得三(1)班可能会多少人参加比赛呢?请同学们借助下面的统计表,小组内讨论讨论。
  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1:如果不重复,或者说重复的人是0,那么三(1)班就有7人参加比赛.
  生2:如果有1人重复,那么三(1)班就有6人参加比赛.
  生3:如果有2人重复,那么三(1)班就有5人参加比赛.
  生4:如果有3人重复,那么三(1)班就有4人参加比赛.
  生5:参加人数最多是7人,最少是4人。
  师:有4人重复的现象吗?
  生:没有。因为跳绳的人数只有3人,不可能有4人重复。
  师:那什么样的情况下参加的人数最多?什么样的情况下参加的人数最少呢?
  生1:最多的人数就是把这两个数相加,最少的人数就是比较大的那个数。
  生2:没有人重复的时候总人数最多,重复人数最多的时候总人数最少。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就能掌握基础知识、习得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获得基本活动经验;抓住关键、消除疑点,学生就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活兴趣、拓展发散,鼓励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诚然,卓越课堂的建设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诸如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无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卓越课堂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将一直探寻,永不言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3] 杨玉东,巩子坤.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网站目录投稿:翠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