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抗战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另一支飞虎队


  在中国,陈纳德的名字和"飞虎队"、"驼峰航线"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却是鲜为人知,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呢?根据解密档案的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估计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于当时苏日之间并未宣战,苏联担心引发与日本的军事冲突,因此不愿意公开介入中国抗战。在这种背景下,苏联空军进入中国后必须保密,飞机去掉了所有国家标记,苏联国内严禁议论此事,苏联政府和志愿队队员也非常低调,对家人也保密,库里申科在给妻子的信中就曾这样写道:"我调到东方的一个地区工作,这里人对我很好,我就像生活在家乡一样。"
  二、中国政府对苏联志愿队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1937年,中苏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依据条约规定,苏联向中国援助大量物资,空军支援力量则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有鉴于此,苏联空军志愿队员来华后一般不抛头露面,以1938年2月18日空战为例,战事结束后,中央社报道时只强调了"我空军"将士建立奇功;《新华日报》同样没有提及苏联空军战士:"这几天来,武汉市面不论穷街僻巷,都在议论着18日我国空军击落敌机16架伟大胜利的情形。"这一点与"飞虎队"截然不同,苏联航空队自始至终都是志愿者形式,是秘密的,而"飞虎队"开始是志愿者,后来美国参战后就不需要伪装了,可以正面宣传。
  三、苏联志愿队队员来华后许多人用的都是假名假姓,这给今天历史研究者厘清他们的来龙去脉增添了难度。航空志愿队队员普希金1938年3月来到汉口参战,他在回忆录《莫斯科—汉口》中提到:"我们在中国打仗都是用的假姓,例如机组都是姓‘鸟’的名字:索洛金、拉斯多奇金、奥尔洛夫。"在俄语中的意思是喜鹊、燕子和鹰。
  四、苏方的有意掩饰,使得援华航空志愿队的资料匮乏,存世不多。在苏联内部,这项行动被称为Z作战,除军事人员外,一些党务人员也一同派遣过来,为掩盖这些政工人员的身分,苏方采用"首席领航员"等多种头衔掩饰。志愿队所有人员在苏军中的真实身份和职务都对中方保密。
  所有这一切,都为苏联航空志愿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1941年,苏日关系缓和,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随后德苏战争爆发,苏联借机停止了援华,并撤走了航空志愿队,这支部队从此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近年来前苏联档案资料的解密,相信会有更多关于航空志愿队的内幕浮出水面。
网站目录投稿: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