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得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给学生呈现美的课堂。语文教学的效率说到底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使每个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得到最充分的教育。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呈现美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导入之美。我认为,好的导入或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或能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享受,或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或能巧破学生心中的"疑云"……总之,在短短的时间内,它能起到"一石激成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设计的导入何不更加独特、新颖、简洁、引人入胜呢?二是朗读之美。朗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作为教师,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读文章的内容,读人物的内心,读作品的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不同背景下的朗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其艺术鉴赏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三是才情之美。要让学生飞蝶恋花般的喜欢语文课,首先就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才情保持独特的魅力,要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情感、高超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动听的教学语言、优雅的教学姿态、漂亮的粉笔字、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深邃独到的见解、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美"的情感熏陶。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多看、多读、多写,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吸引学生喜欢听语文课;只有更新理念,多学、多思、多放手,才能提高教学艺术,给学生呈现美的课堂,让语文的课堂魅力永远弥漫着芳香。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杂化"的现象:目标高而多,可谓纷繁复杂,在课堂上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扩展性训练和消耗教学时间的形式教学,却忽视了识字、词句积累及运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教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放弃预设教学目标而游离于课堂生成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杂乱无章,学生收益不大。 我认为:就一节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要适量适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其他两个维度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上层的建筑。只有基座稳固了,上层的建筑才能建得高大而牢固。语文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三、精准设计课堂训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切实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本质特征的工具性,决定了小语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把培养能力的多种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1、训练内容、项目要实,让学生真正参与。凭借教材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些语文基本功又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元来体现的。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不可能包括多项训练内容。因此教师对教材所体现的语文基本功要注意认真钻研、整体把握、分步实施。要将教材中的单元训练重点合理分解,化整为零,将其具体化、细目化,逐一落实到每篇课文、每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之中,即训练内容、项目的安排要"实"。具体地说,就是一节课,怎样练,练哪些,都要精心设置,并将其具体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使全体学生在40分钟内,积极投入"练"的活动之中。教师要及时提醒、指点,将学习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全班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 2、训练的形式、方法要实,有助于培养能力。内容、项目解决了练哪些的问题,形式、方法要解决的就是怎样练的问题了。实实在在的训练形式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筑路奠基。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考,要彻底摒弃那种好象听说读写样样都让学生练了,但却都是空放几枪,没有真正到位的华而不实的教法。教学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提问,把"论讲解表达往往不如课本,论提问作答往往不及编者"的劣势,转化为"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思考、多钻研、多实践"的优势,真正把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听说读写的行为之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双基"为主线,把课堂教学当作教学的主阵地,以文本为载体,把美的课堂呈现给学生。综合开发学生潜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成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合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