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三十几岁怀孕会面临哪些问题


  妈妈是在30岁的时候生的我。妈妈最好的朋友是20岁生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还没结婚以前,妈妈的好友已经成功晋级为奶奶。所以,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妈妈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如果有合适的,就在大学里找个男朋友吧,别像我,结婚晚,生孩子也晚。"可是,妈妈没有想到的是,晚婚这东西,虽然算不上基因,却也是会遗传的。在结婚问题上,我比她还有耐性。当我这个大龄"熟女"终于嫁做人妇,身边无数的好心人就开始教导我,早点儿要孩子,别一步晚,步步慢。其实我很喜欢小孩,每当看见一个个粉嘟嘟、肉乎乎的小宝宝,我都要多眷顾几眼。可是让我做一个大龄准妈妈,将来抚儿育女,我的心里真的有点儿怕。
  我怕,怕我的身体不再年轻,承受不了生产的剧痛和考验,尽管我常常以精力旺盛自居;我怕,怕因为要孩子招致的各方面的压力,平添生活的负担,尽管我自诩不怕吃苦;我怕,怕担当不好母亲的角色,培养不了国家的栋梁,尽管我那么相信言传身教,那么深信自己的德行和品格。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是多么的矛盾呀!尽管我有一万个怕的理由,可是最终我还是选择要宝宝,只因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经验,相信很多母亲告诉我的那句话:"作为女人,不生养一个孩子,你的人生就不完整。"所以,为了我的完整人生,三十几岁,我要生一个宝宝。
  1.三十几岁当妈妈的心理胜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三十几岁的女人褪去了少不更事的青涩,变得淡然、从容而柔和。她们像一杯清茶,"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性格文静的更加心平气和,个性浮躁的也不会心急如焚。面对突发事件及孕期的各种不适能够从容以对,沉稳处之,对初为人母的幸福感会有更强烈的感知,对孩子的爱也更加深沉隽永,并且特别懂得用心感受养儿育女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特点使孩子在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也收获健全的人格。
  曾经在多年以前,我和妈妈在一座城市的夜色中看到一对极年轻的夫妻在大庭广众之下吵架,女的抱着个不足一岁的孩子,两个人吵得情绪激动,剑拔弩张,小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我当时被这个场面震慑住了,让我不解的,不是他们的方言,而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非得冲动地在大街上吵架,而且还当着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的面吵。记得当时妈妈感慨了一句:"他们太年轻了,要是一对年纪大点儿的夫妻,决不会这样。"如今,从生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诠释。对于晚育的夫妻来说,两个人经过多年的磨合,早已对双方性格有了深刻的了解。生儿育女决不是"奉子成婚"的轻率,而是他们对父亲、母亲这两个角色经过充分心理准备后的郑重选择,是对未来二三十年三口之家稳定生活模式的一种承诺,这都可以保证胎儿在妈妈平稳的情绪中孕育、成长。小宝宝的降生无疑是一个美满家庭的锦上添花,孩子出世后,初为父母可能会有些忙乱,但大龄妈妈对生活已经有了很好的把握和操控,因此她们不会被动接受太多的生活巨变,顾此失彼,而是满怀喜悦,有条不紊地让孩子融入已经成型、稳固的家庭生活中。相对而言,年轻妈妈面对孩子的诞生可能有改朝换代的错愕感:生活面貌和节奏被打乱,家庭模式需要重建,气氛需要再造,一切都在摸索中。这些变化常常使她们惊慌失措,甚至会出现妈妈、宝宝一起哇哇大哭的情形。
  2.三十几岁当妈妈的经济后盾
  有统计结果显示:夫妻双方是否有稳定的收入已经成为当下左右人们是否要孩子的最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没有钱的家庭通常都不敢或不愿要孩子。
  当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青年男女,也已过了二十岁的年华。毕业后初入职场,然后忙着攒钱结婚,再经过五六年的打拼,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已然奔到三字头的路口。对于大多数的夫妻来说,只有到了三十几岁,才能在经济上松一口气儿,才"敢"考虑生孩子的问题。当然,二十几岁的夫妻生孩子的也不少,但仔细想一想,他们是不是还要靠双方父母的资助?即便不是,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是不是也减少了抚育子女的快乐?在这一点上,不单中国的夫妻会面临这种境况,国外也大抵如此。英国皇家妇产学院的梅勒尼·艾夫瑞教授说:"推迟生育的女性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收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更好的住房条件,这些因素都很重要。如果要综合考虑社会保险、经济环境等因素,等年龄稍大一些再生育反而会更好,这样的女性寿命也会更长。"
  夫妻俩一旦决定把孩子带到人世,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爱心。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女性一旦怀孕,身体就会下意识地定下一条"胎儿优先"的原则。如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钙质不足,母体就会自动释放自己身体中的钙,以确保胎儿的需要。正是在这种神奇力量的驱使下,做母亲的都会千方百计给孩子最好的支持和呵护。但是,如果父母的经济条件只够填饱肚子,那拿什么去给她至亲至爱的孩子呢?大龄妈妈往往是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职场江山之后才开始生育孩子,这时的她们可以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和宽裕的物质条件。小到买玩具、衣服,请保姆,大到带孩子出国旅游,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养育的质量。
  3.三十几岁当妈妈——事业的中场休息
  女性到了三十几岁,工作基本已经稳定,有的甚至早已是中高层领导。可事业完美就代表一生都完美吗?当然不。怀孕、生孩子这样独特的幸福体验,绝对无法用别的事情来代替。钱是永远赚不完的,地球离了谁都能照样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呢?把工作安排妥当,找个合适的时机回家生孩子,是职场女性的明智选择。别担心打拼了多年才得到的位子,会被人抢走,没人能这么轻易占有你多年辛苦的所有,你要暗自庆幸,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应得的这份福利了。从这个角度看,三十几岁生孩子,正好可以从疲惫的职场中暂时解脱出来,过一段别样的日子,为下一次更华丽的出场积蓄力量。就像我们熟知的很多星光四射的女明星,不但在三四十岁的大龄生下了健康可爱的宝宝,而且很多人更是在做了妈妈之后,生活和事业达到了新的巅峰。
  职场女性大可不必把生孩子当作事业的终结。我就曾经听一位老总发表过这样一番高论,他说:"为什么很多岗位要把用人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内呢?我就喜欢用30岁到40岁、生过孩子的女性,因为有了家庭和孩子,她们的责任感更强了,对就业机会也会更加珍惜,对工作也会更加投入,而不会总想着跳槽。"
  把怀孕作为事业的中场休息,放松身心来等待一个天使一般的生命降临。在这段惬意的时光,你还可以补偿自己多年没有达成的夙愿,也许,在这段难得的慵懒中,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在你喜得麟儿,重返职场之后,你又会发现,就算有了天大的烦心事,只要回家趴在宝宝的小床边,看到孩子的小脸儿,烦恼就会一下子烟消云散……在那一刻,你是多么庆幸自己生了孩子,不然这种想都没有想过的幸福又怎么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4.三十几岁当妈妈的家庭支持
  三十几岁的女性,面对自己的青春更无悔。因为年轻的时候,她们努力工作,成就事业,充分地享受生活,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她们曾拥有更长时间的小女儿心态,先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女孩宝贝起来,然后精心营造一个温馨家庭,待把自己想经历的青春的梦想一一完成,便一个华丽转身成为母亲,从此相夫教子,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
  三十几岁的女性,已善于理家和正确地解决家庭矛盾,对于促进家庭和睦有了很多的感悟和经验。和一个男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十年之后决定要一个孩子,两个人必然是对双方关系有了深刻而长久的探索,是对父亲、母亲这两个角色有充分准备的。因为婚姻是现实的东西,没有人能保持永远的甜蜜期,而孩子往往会是两人生活中的调和剂,是夫妻俩的感情寄托。这个孩子拥有你们两人的血液、特征和希望。孩子降临时自然有些忙乱,但理性的母亲一般不会发生激烈的诸如"都是因为你,我才要的这个孩子"这样的冲动埋怨。有了孩子,人才会真正地长大,才会更有责任感,家庭才会更加稳固。听到有个小孩叫你:爸爸!妈妈!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吗?难怪有妈妈发出这样的感慨:"怀孕时要孩子,就是因为爱。养育孩子之后,觉得要孩子是女人的重生。这里有太多的欢笑与乐趣……虽然洒满汗水……"
  5.三十几岁当妈妈的教育先机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母亲的"教育",孩子的一颦一笑、为人处世的方式,都留有母亲的印迹。
  三十几岁的女性,大部分都已经完成学业,哪怕是读博士,这时候也学有所成了。所以此时生孩子不会牺牲你学习或充电的机会。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肯定会为她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懂得学习的母亲自然会把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教给孩子。
  人性的善良和丑陋,世事的美好和黑暗,随着阅历的增长,三十几岁的女性已经领教过不少。妈妈见过的世面多,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也相对丰富,这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的益处。在不远的将来,妈妈完全可以把自己作为人生教科书,给孩子提供合理的生活建议,帮孩子形成乐观、健康的心态。同时,当孩子不适应周围环境时,成熟的妈妈也会帮孩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除心理压力。眼界的开阔也使大龄妈妈更懂得让孩子看什么、学什么,在教育孩子上不盲从。
  三十几岁的女性,不但拥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孩子提供更适宜的成长、学习环境,而且事业渐趋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磨合也已经完成,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考虑、规划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等问题,不用像很多年轻父母,还要辛苦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家庭与事业之间费力地维持平衡,自身的成长还没完成,自然减少了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关注。
  6.三十几岁当妈妈——迟来的分离
  在33岁生了女儿之后,我常常喜欢作这样的计算:当我50岁的时候,女儿只有17岁,还没有迈进大学的门槛,如果她上了本科,又读了研究生,那么我60岁的时候,她恐怕才刚刚工作。看着周围有的同事四十几岁正年富力强,而孩子已经读完大学准备单飞,那份潇洒和自由真叫我羡慕。可是,我的妈妈却说:"我现在一点儿都不羡慕早要孩子的人。我觉得你这个年纪要孩子正好,30岁以前该玩的都玩了,该拼搏的也拼了。现在要孩子,等你五六十岁的时候,孩子还待在你身边。"妈妈的话令我愕然。细细想想,渐渐领悟到妈妈话中的那层深意。就像幼小的婴孩害怕与母亲的分离一样,做妈妈的,虽然在道理上懂得当孩子成年之后,让孩子独立的意义,但在心理和情感上,又何尝愿意与自己的宝贝分开呢?而当年华流逝,疾病来袭,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与日俱增,心灵深处对子女的想念和依恋就会更加强烈。就像我的妈妈说的那样,当你40岁的时候,你年富力强,没有病痛,不觉得有什么,而当你五六十岁,变得老弱,你才更想孩子在你身边。尽管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靠爹妈养活的时间都那么多,但是这个时间段存在于父母生命的哪个阶段,对父母的心理影响大不相同。恐怕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网站目录投稿: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