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产后发汗不科学你中了吗


  产后发汗一般是指产后的满月汗蒸,可通过一些汗蒸仪器,配合中药发汗汤,用以排出在"坐月子"期间积留在体内的寒气,达到祛除月子病的效果。那么,产后发汗不科学,你中了吗?本站和您一起来看一下!
  众所周知,妇女怀孕之后,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及发育的需求,母体的循环血量较妊娠前增加了1/3左右。同时,伴有激素水平的升高,物质及能量代谢的增快,使大量的水分和钠盐滞留下来,以适应妊娠后的母体状态。但是,分娩之后,如同一个包袱落地,产妇的负担大为减轻。因而代谢水平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不再需要过多的循环血量,潴留的钠盐和水分就成多余的了,必须及时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机体全面恢复。
  人体排泄水和盐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
  1、经肾脏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2、经肺的呼吸活动,从呼出的气体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带走一部分;
  3、通过汗腺由皮肤表面,以汗液的方式排出。因此,在产褥期,产妇不仅尿多,而且管理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占据优势,汗腺的分泌活动也增强,从而使产妇在产后出汗较多。由此可见,产后多汗是机体在产后进行自我调整的表现,所以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疗,只是产妇应注意避免出汗后伤风受凉。
  产后发汗不科学
  产后发汗的说法历史悠久,一直沿用至今。很多地区的人们认为,产后第3天、第7天和30天均要服用辛温解表的中药发一场汗,把体内的毒气和风寒驱赶出来,就不会患身痛、腰腿痛、关节痛的毛病。其实,产后发汗是不科学的。
  分娩时的创伤和出血,以及临产用力等,耗伤气血,以致产后"百节空虚",抗病力弱,如再强发其汗,必使津液耗伤更甚,而津液又是血液重要的组成部分,血又为气的载体。中医认为,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为心之液"。在病理上出汗过多,易耗伤心血,血耗则神不安,则见心悸、心慌、气短;亡血失津,神无所附,则不得眠;汗出不当,伤阴动风,也会造成痉病,表现为项背强直、抽搐拘挛等;同时也会耗伤心气,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导致病变,出现汗出不止、四肢发凉、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脉微欲绝或数疾无力等症状。另外,产后过度发汗,可致津伤液耗,极易导致排尿异常、大便难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多种疾病,特别是酷暑盛夏,产后强行发汗,极易引起虚脱、中暑,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产后不可轻易发汗。
  温馨提示:
  1.汗排出了体内的水分,一定要及时补充饮水和盐分,以免造成体内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产妇出汗较多而没有及时饮水,就会影响到哺乳,甚至影响到乳腺的健康。
  2.气虚体质的产妇要少吃生瓜凉菜等寒凉的食物;阴虚体质的产妇,要少吃辛辣动火食物,像辣椒、胡椒、生葱生蒜等,尤忌饮酒。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一般都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有利于汗腺分泌功能的改善。
  3.除了服用药物和食疗,还应该适当增加运动和锻炼。气虚体质的产妇虽然运动之后出汗增多,也不应该因此而放弃,只需要注意出汗后的保暖即可。四肢肌肉的运动,有助于产妇增强脾胃功能和改善循环。
  4.养成有规律、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可使植物神经功能得到逐渐恢复,减轻异常出汗。
  5.将居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尽可能调节得更舒适些,阴虚体质的产妇可以将室温控制得稍微偏凉一些,可以抑制过多的出汗。
  6.产妇的被褥、内衣、睡衣等,应该经常性地晾晒和拆洗,以保持干燥舒适,并且应该经常擦洗或洗澡,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7.异常排汗是一种外在表现的症状,可以由其他内在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风湿病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所以在治疗异常排汗的同时,更要注意治疗原发病。
  8.为了防止出汗后低血钙,应当在生活中摄取足够的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绿叶蔬菜、鱼类、海产品等食物。维生素D有促进钙质吸收的作用,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等。增加日光照射,也可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
  对产后发汗,你怎么看的呢?如果你对产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有关孕妇饮食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产后饮食注意安全常识栏目。
网站目录投稿: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