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开设先修课须谨防掐尖


  近日,复旦大学宣布,从3月起开展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一在读学生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上海市所有高中一年级在读学生可利用周末时间,在复旦选修中文、历史、哲学、经济等十大学科,计划福利还包括:与名师面对面,自由享受图书馆资源,尝遍各大食堂,参与校园活动。
  消息一出,"先修课"这一话题便引发热议。对此,支持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支持者认为,"先修课"是大学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尝试,有助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
  不可否认,我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一些高中生升入大学后,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影响后续发展。"先修课"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对各学科有初步认识,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聚焦志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先修课"虽然好处多多,但因尚处于探索阶段,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网友质疑的借机"掐尖"问题。
  大学面向高中开设先修课并不是新鲜事,早就有大学做过这样的尝试。据了解,2013年以来,国内就有一批知名大学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当时的主要卖点是可作为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时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先修计划"一推出,即被舆论质疑是大学在"掐尖"。教育部2016年曾发文,严禁将参加大学组织的先修课程、夏令营等活动与自主招生考核工作挂钩。
  可见,网友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开设这类课程,在防止大学招生"掐尖"的同时,还要防止高中学校实行"掐尖"教育。在一些普通高中,有能力选修大学先修课的通常是学习成绩排在前三分之一的少数尖子生,因为这些学生最有希望升入重点大学,即使没有大学先修课,也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
  在许多高中校长看来,学校每年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重点大学,就是自己最大的政绩。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培养这类尖子生。有了大学先修课,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尖子生集中起来,不惜人力、物力,以选修课的名义,对其进行重点培养,既开阔尖子生的视野,也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还可以与大学建立联系,在高考录取中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此一来,尖子生的确得到了重点培养,但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呢?这种做法未免有"拣了芝麻丢西瓜"之嫌。
  有校长指出:"大学在高中开设一些先修课程,招收优秀学生,作为招生制度的一种探索方式,值得肯定。但只能面向中学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因为我们目前的高考体制还是以分数说话。"普通高中在实施这一政策时,一定要把握好"学有余力"这一关键词,即使是尖子生,也不可强迫其学习先修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意愿,不要因为培养尖子生忽略大部分学生。
  高校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出发点,精选先修课程,真正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为高中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理念支撑和经验支持。在此过程中,高效尤其要破除功利思想,不可把先修课学习成果作为招生录取的硬扛扛,更不可将此做为抢夺优秀生源的手段。
网站目录投稿: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