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三茅,如需转载原创文章请在公众号首页回复"转载" 作者 |李正治 我是一名27岁的HR,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国企从事HRBP工作,属于派遣制员工。今年企业高层大换血,人员动荡较大,迫于压力我也离职重新找起了工作,方向是互联网公司的hrbp,但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只有一家公司给了我offer ,而且待遇也不尽人意。总结了一下我自己,感觉以前在舒适区呆的太久,多年来一直都用着比较习惯的方式做事,对人力资源并没有深刻理解,找工作和别人相比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互联网企业对我们国企出来的人带有一定的偏见,导致面试时非常不自信,想临时抱佛脚也不知道如何调整和提升。 来源:三茅 "舒适圈"这个词,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提及。 当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是应该跟随变化,不断尝试套路外的事情,将生命延至无限的可能性; 还是让自己待在熟悉的环境中,过舒服的日子? 每个人的从业经历不同,学习过程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太多的不同促成不同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如何选择还是要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别人的经验之谈可以作为你下一步决定的借鉴,但不要效仿。 但是,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克服困难,走出舒适区,我有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以及那些正打算勇敢迈出第一步或者已经走出第一步的小伙伴们。 作为HR应该从哪些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01 /专业知识 最近身边正好有一个换工作的HR朋友。 他以前是在某二线城市的一家建筑类国企上班,平时工作量不大,无非发布一些招聘信息,打打招聘电话。 待了三个月便和我吐槽感觉人力部门太过于清闲,"安逸"的都想放弃这份铁饭碗。 起点不同格局自然不同,一个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玩得很六的企业和一个人事行政文员一身的企业,专业知识肯定是不同的。 有的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挑起大梁的HR,有的企业是某个模块更专业的HR。 不同的环境提升的专业知识也不同。 比如我这个朋友离职了,最后交接的也不过就是一些基础的资料(招聘网站账号密码之类的)。 那么他想要提升专业性,就要从HR全线工作流程来提升,必须要知道HR工作范围内所有的工作内容,不仅是招人、面试,还有内培、薪酬、绩效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多看些相关的书籍,毕竟即使你有很多实战经验,但是书中所说的一些话术以及措施往往还是很有益处的。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报名相关的培训班,毕竟日新月异,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培训班能很好的将这些变化提炼出来,并让我们适应这些变化,更加熟练的运用它们。 此外,HR想要提升自己,不仅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还应该虚心向自己的前辈们请教,往往他们所知道的比自己多很多。 02/行业知识 现在很多踏入HR圈子的HR自己本身其实并不是职业HR,只不过接触了一些而已。 但是我发现,很多HR根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专业也并不是这个,之所以选择这个岗位只是因为听说这个岗位比较好做。 因此我的建议是,多了解多沟通。 因为作为一个HR,需要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你之前从事的行业比有什么特性,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战略目标及问题所在,然后多动脑建立系统性思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 03/自我定位提升 HR对自己的定位一般都比较清楚,但是大部分都是给企业招聘人才,管理人才之类的。 我的建议是不要将自己局限在企业中,因为HR的岗位太容易被取缔,想像一下,一个二十几岁的应届生做HR,做到三十岁没有问题,可是三十岁之后呢? 所以,一定不要将自己局限在一个企业里,作为一名HR,无论是科班出身的,还是半路杀出来的,都需要重新学习,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站稳脚跟往上爬。 要提升自己,首先得找好方向,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部精通,所以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容易发挥自己才能的一到两个模块去重点深入发展。 比如,想做招聘,那最好先去猎头公司待个一年半载的,想做培训,就去企业培训公司待一段时间。 这样做一是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适合这块,二是在专业领域的公司里一年胜过在甲方三年的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它可以是难以改变的习惯,可以是不愿变化的状态,也可以是习以为常的嗜好。 的确,每个人都有权待在"舒适区",有权享受,有权舒服。 但我们只有不停地跳出固有的圈子,不停地遇见更大的世界,才能越发逼近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就像乔健讲的"对于踏出舒适圈的每一步都是非常艰辛的,但每一步都会让你成长非凡"。 本文作者:李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