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几乎是把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讲了个遍,就算是你最亲近的人你可能也要堤防着。要说三国里有很多人物都是惨遭陷害而死,邓艾就是最典型的人物之一。邓艾算是司马家最得力的部下了,但是却惨遭钟会的陷害惨死,邓艾算是灭蜀的大功臣,没有了邓艾司马家又多花了十几年才灭掉吴,可见邓艾对司马家的重要性。 每一个开国皇帝,在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时,都希望可以传至千秋万代,可是自大禹建立夏朝,一直到大清灭亡,没有一个朝代,给够做到这一点,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汉王朝自然也不例外。汉祚绵延四百余年后,先有宦官乱权,后有董卓祸乱朝纲,天下大乱的帷幕逐渐拉开,一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灭掉东吴,这才又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政权,也就是说,整个乱世持续了近百年。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如果曹魏一个名将不早早冤死,三国分立的局面,可能提前十六年结束。这个名将是谁呢?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了的名将邓艾。邓艾,字士载,是荆州义阳人,他年幼时家贫,曾经仅是一个放牛娃,长大之后虽然进入了官场,却仅是担任典民都尉学士、看守稻草的小吏等不入流的职位。可是邓艾胸怀大志,且喜好军事,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勘测地形,自己琢磨什么地方适合驻扎兵马,什么地方适合埋击敌人等,就算被人嘲笑也毫不在意。《三国志·邓艾传》记载:"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诚不欺我等,邓艾蹉跎多年,终于当上了典民功曹,得到了去洛阳汇报情况的机会,并有机会见到了司马懿,其才能得到了赏识,先被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之后又担任了尚书郎一职。不过他的进升之路,并没有就此中止——不久之后,司马懿派他去东南一带考察屯田一事,他回来之后,不但提出了兴修水利,以便于屯田的建议,还提出了大规模屯兵的设想,认为这样可以为伐吴做好充足的准备。他的两点提议都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可,并得以实施。《三国志》称:"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大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意思是说,曹魏在淮南一线,随时可以进入战争状态,兵源和粮草都充足,是邓艾的功劳。 之后,他被调征西线,去抵御蜀汉的北伐,成为了姜维等人的劲敌。虽然姜维在北伐之时胜多输少,却几乎从未在邓艾手上占到过便宜。时间到了公元263年的时候,曹魏把持朝政的人,变成了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当时因为司马昭的属下杀害了皇帝曹髦,司马昭自己辞掉了晋公之位。为了积累战功,司马昭把主意打到了蜀汉,并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一战开始之前,大部分朝臣都不认可,邓艾也不例外,他们都认为蜀地易守难攻,很难一战灭蜀汉。司马昭其实并没有真的打算让刘禅灭国,他只是想要战功而已,所以毅然决然的下达了伐吴的命令。 那一战中,主将是钟会,邓艾的作用仅是牵制姜维而已。可是当姜维甩开他,前往剑阁阻挡钟会之后,他并没有追赶,反而做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偷渡阴平,直逼成都城下。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冒险之举,竟然成功了,他一举成为了灭蜀最大的功臣。可是这个时候,钟会不乐意了,因为钟会本就怀有异志,想据蜀地而自立,于是他联合监军卫瓘等人,一起诬告邓艾谋反,从而导致邓艾被收押。后来钟会自己谋反失败被诛,卫瓘害怕邓艾回到洛阳之后被平反,从而让使自己受到牵连,就是命人追上囚车,杀死了邓艾。一代名将,一个灭蜀最大的功臣,就这样被诬告,含冤入囚车,然后不明不白的死亡了。 众所周知,蜀汉公元263年灭亡,两年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以晋代魏,又过了十五年,东吴才灭亡,华夏大地才再一次大一统。或许邓艾不早死的话,司马家族的统一大业,不会拖延这么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邓艾早在司马懿时期,就已经开始为伐吴筹谋有关,还与他在灭蜀之后提出的建议有关。 《三国志》记载,蜀汉灭亡后,他曾上书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意思是说,他认为灭蜀之后,立马伐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应该一边在蜀地煮盐炼铁,一边制作舟船,准备伐吴之事,与此同时还对东吴晓以利害,就可能不战而屈吴。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难得知,不管以邓艾之前的战功而论,还是就这一建议本身而论,他都能够迅速灭掉东吴,替司马家族提前完成统一大业。只可惜,他并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一事业,便含冤而死,而司马家族而又等了十余年,才成功灭吴。可以说,他的死是曹魏第一冤案,令人唏嘘,而司马家族失去他,也是一项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