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运营之道千变万化存乎一心


  今天来聊10块钱的运营思维,顺便聊点运营技巧。
  1. 运营之道
  盛大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桥哥说的,一句是传奇的彭程说的。
  桥哥说:「不懂运营,才是真正的运营。」
  彭程说:「千变万化,存乎一心。」
  这两句其实都是围绕运营思维在转。
  第一句话,其实在多年后,豆瓣的张小北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豆瓣社区从不做刻意的运营,运营的所有动作都应该由产品来实现。
  张小北的这句话在知乎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
  但其实,如果你做运营够久,你就会发现,张小北说的并没什么大问题。
  产品和运营天生就是一体的,刻意的割裂本来就是不可取的。他们都是为了业务服务的,所以,谁离业务更近,更有价值,谁就应该更具有话语权。
  第二句,其实虽然后来没听人在其他场合提到过,但这句话却会在运营实战中直接碰到。
  最典型的就是活动运营从策划开发到系统支撑的过程。
  而这也是很多人误解,运营需要更多的想象力的源点。
  对于我这种老鸟,掌上生活转盘抽积分和随机开箱子都一样,都是通过算法或抽奖后台实现的标准抽奖活动,他们都可以通过同一种逻辑实现。
  只是外沿的包装去改改即可。
  而内核是永远不变的:让用户爽,让用户掏钱。
  目的从未改变,改变的未有表面的那一层。
  所以,运营思维其实要做的是解决浮于表面而不深入内核的错误倾向。
  2. 思维清单
  运营思维其实有好多,随意摘几个:
  2.1 结果导向
  亮哥说过好多次,运营的屁股是坐在公司的,为了公司的业绩目标、商业模式、竞争壁垒作为工作内容。
  一件事情一定要有结果,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我们始终要为好结果而拼尽全力。
  对于结果,必须是要可统计、可量化的,作为运营,应该对结果负责。
  2.2 精细化
  流量越来越贵,所以不要再盯着采买流量的活儿,精准用户比大流量筛选的性价比更高,当然,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可能是买流量粗放打法的N倍,但对应的,转化用户的成本更低,用户生命周期也更长。
  2.3 拆墙入内
  有个段子,说是有两个老农,坐在一起议论皇帝吃什么。一个说,皇帝肯定是不用喝稀粥,顿顿吃干饭。另一个说,不只,不只,皇帝家里肯定有两口油锅,想吃油条就炸油条,想吃麻花就炸麻花。
  你的策略和你的眼光相关,而大多数人的眼光之所以被限,是因为你的脑子里有面墙,这面墙可能是你过去经验凝结出的参照物,也可能是你臆想后的所谓的逻辑联系。
  但很显然,你需要拆掉这些已有的思维定势,才能够去扭转现实。
  譬如说,你看到很多游戏会跑到电信投点DNS劫持的小广告,广告里都是漂亮的小姐姐,于是似乎就得到了可观的点击量再去转化。
  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走这个路数都可以成功呢?
  并不是。
  你会发现,能做这种策略的大多数是页游公司,点开就能玩的,而端游、手游用这种方式就很差。
  那么端游、手游公司就不能使用这种策略,而要采用别的策略,而在策略选定时,又会回归到产品定位、精细化运营的模型里,循环往复。
  既然今天聊到运营思维,那么我就要列一些清单了,你可以看看你具备了哪些,缺失哪些,再想办法去补足。
  看到一个广告,你应该尝试会去分析广告面临的受众,渠道选择的可能原因和效果回收的情况。
  看到一个活动,你应该想办法去拆解出它的目的、针对人群、预期目标、投入成本、奖品爆率模型等信息。
  看到一个产品,你应该在使用完毕之后去分析他背后可能的商业价值、面对的用户群体、群体的使用场景,以及可能设置的付费点并去验证,同时提出改进点,并观察后续运营动作是否验证了改进点。
  看到一列数据,你应该可以清楚的指出数据是否有波动,这种波动是否正常,可能由哪些原因带来了这些波动。
  看到一篇关于运营效果的报导,你应该试图去分析它的内生逻辑是否足够支撑文章判断,在哪些点上可能没有尽到详尽调查的职责。
  诸如此类。
  3. 获得方式
  亮哥其实过去也聊过类似话题,并且指出过一些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是可以帮助你去建立良好的运营思维的能力的。
  随手记录你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及之前的工作内容带来的相关数据变化。
  认真去了解传统营销中的打法和内核,参照自己的工作进行应用于调整。
  使用不同的运营工具和数据工具,去寻找他们各自的优劣势,以及与自身工作的契合程度,并管理自己的工具库。
  打造自己的媒体库及素材库,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
  为每一次运营动作做小结,养成习惯,这一点和第一点很类似,唯一不同是,它是基于第一点去做总结。
  总结需要大胆做,并且应该讲给Leader听、讲给同事听,让他们来指出你的不足和误判,提高是会很快的。
网站目录投稿:宛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