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观后感精选


  《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是一部由Eric Schulz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奥地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精选点评:
  ●The fearsome emptiness lurking behind the way we live. Convictions give life the content we desire. Work becomes a indispensable drug.
  ●Kleiber舉手投足魅力無法擋。紀錄片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癡迷道家,枕邊常年放著莊子,但被他智慧過的樂手卻說 Kleiber 排練時幾乎不討論情感處理,每句基本都是技術指導(當然包括各方面的技術:節奏、表情幾號etc)。癡迷主張淡化技藝的道家,卻又癡迷技術,Kleiber確實是個謎。
  ●斯洛文尼亚 田野 贝七与无尽的无尽的 手与线条
  ●雁过无痕
  ●喜欢Carlos的贝七第二乐章,因为Carlos的相对于卡拉扬的是"活泼"很多的。可最后在讲述Carlos去世时奏起他的贝七第二乐章的时候,才发现第二乐章还是沉重得令人想哭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wNjM0NDA0.html
  ●直接,丰富,明亮而温暖。领舞的诗者。(最喜欢的指挥大师,白云千载空悠悠啊。影像资料太珍贵。
  ●最喜欢的指挥家
  ●Er ist Apollo! Herrlich! Göttlich! Frauenverehrer!
  ●http://t.cn/zOrp2Ow 会跳舞的手臂!!!
  ●风华绝代
  《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观后感(一):Traces to Nowhere 了无痕迹
  Traces to Nowhere
  了无痕迹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之中隐藏着巨大的空虚
  信念给了我们渴望的生活
  工作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药
  因此我们接受所有的损失和劣势
  开始每一个幻想
  《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观后感(二):于君指上听
  我很喜欢苏轼的一首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CK之于我,是音乐存在的一种形式。我只能想象出被CK诠释过的音乐,离开了君的手,便不再有琴声。
  2011.04.11
  《Spuren ins Nichts - Der Dirigent Carlos Kleiber》观后感(三):了无痕迹
  如果一定要对古典音乐发表个人见解,批评卡拉扬总是"安全"的。他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录音,其中确有一些经过精心拼接、修正,以致被伯姆指斥为"音乐骗子";你甚至和伟大的富特文格勒见解接近了,富氏对他的接班人也不以为然。而因为丰富,你也总能在其中找到瑕疵。
  但那样公平吗?卡洛斯 克莱伯有他的看法。他每次去萨尔茨堡,必到卡拉扬墓前缅怀,无论早晚,一如仪式和功课。他最佩服的两个指挥家,一个是他爹,一个就是卡拉扬。而克莱伯往往是最苛刻的爱乐者都公认的天才指挥。
  纪录片拍得平淡无奇,可以说是浅尝辄止,但总算是给出了一些线索,供观众琢磨此人的经历和音乐风格的关系。看音乐家的传记、纪录片,乐趣主要在这一点。
  一点不意外的是,克莱伯对中国的老庄哲学颇有兴趣。偶尔搞怪的他,会装扮成别的人物娱乐大家,镜头一掠而过,我看到一张照片,猜测他是在装扮成奥修。他喜欢研读印度的哲学书。
  杰出的指挥家,一定也是思想家,我深信不疑。思想而不仅仅是技艺,才让"匠人"成为"大师"。
  生命中最后几年他离群索居在斯洛文尼 亚,在夫人去世后不久,他也离开了人世。片名,取自他在某本书上勾划出的重点,是讲"人的一生,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痕迹。"
  这让我想起导演小津安二郎,墓碑上只得一个"空"字。更高明的是中国的武则天,立一无字碑,任后人评说。也许有人会说,把骨灰洒向江河的人更洒脱,我觉得要看具体情况。那些生前做过太多亏心事,死后怕被人鞭尸的政治家,从来不在"洒脱"之列。
网站目录投稿: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