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不断提高监督效能,全面促进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监督;举措 监督就是发现和查找问题,及时纠正问题,达到规范有序。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监督责任,是企业堵塞管理漏洞、规避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是减少腐败机会、防止各种腐败问题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权力正确行使、工作程序规范、人员行为安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内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企业在"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资材料设备采购、废旧物资处理、招投标工作、干部任用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度或监督措施,但从监督的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监督标准缺乏。监督措施和规定还不完善,监督标准不统一,偏重于事后惩戒,忽视防范和事中控制监督。 (二)监督力量不足。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一人身兼多职,导致在开展监督工作中分身无术,造成有的工作监督缺失。 (三)合力监督乏力。由于各监督主体条块分割,相互间沟通协调不够,缺乏合力监督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 (四)群众监督不到位。职工群众因平时对企业重大决策缺乏参与和了解,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知之甚少,对领导人员实行的民主监督乏力。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几点举措 企业内部监督涉及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工作十分复杂,要搞好内部监督,必须提高监督意识,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建立更加有效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从而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增强监督意识。一方面企业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坚决摒弃把上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关心;把同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支持、不友好;把下级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拥护的错误认识,把自己完全置于监督这双眼睛之下,时刻提醒自己增强自律意识,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强化监督意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诫勉谈话、任前谈话等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制定防范措施,增强监督实效。 (二)突出监督重点。一是注重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是企业的骨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所当然是监督的重要对象。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承诺、述职述廉、廉政考核、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措施,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二是注重对实权部门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对那些直接管人、管钱、管物的部门和岗位进行重点监督,认真查找重要岗位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把监督关口前移,确保权力行使规范。三是注重对物资采购、干部任用、工程建设、招投标和财务管理等重要经济活动的监督。以上环节是腐败易发多发之地,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采取随机抽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和社会评议等办法,强化对以上领域的监督,规范工作程序。四是注重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按照"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明确决策主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在重大决策方面,重点抓好是否存在不执行、不按规定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等问题的监督;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重点抓好对拟任职干部的资格审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及任前公示等环节执行情况的监督,积极开展拟任干部群众认可度调查;在重大项目安排方面,重点抓好材料招投标、物资采购等是否按规定程序、工作流程实施,以及是否存在随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违规"超投资"现象;在大额资金使用方面,重点抓好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 (三)整合监督资源。整合监督资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优化监督资源配置,提高现有监督资源的效率,防止重复监督和无效监督,减少盲目监督。各级党委、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会、宣传等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外部民主监督、职工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同时,要健全各监督机构之间信息通报与交流,建立定期的工作联系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形成监督工作有人牵头、有人配合、有人落实的良好协调机制,实现各监督主体在信息、手段、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四)创新监督方式。一是开展"公示式"监督,按照厂务公开的要求,利用公示栏、内部期刊、内部电台、内部网站等平台,及时、全面公开有关信息,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二是注重"参与式"监督,积极参与招标、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干部任用等环节工作,实现过程监督。三是坚持"暗访式"监督,组成暗访小组,不定期深入重点单位、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及敏感场所暗访暗查,发挥震慑作用。四是强化"专项式"监督,针对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及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或专项检查,增强监督实效。五是深化"治本式"监督,通过查办案件发现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实现源头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