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长假出门不白玩手把手教你看懂景区生意


  手把手教你看懂景区的生意,下次再出门,也许玩着玩着就把钱给赚了。
  小长假归来,大家的足迹,汇总成了一个大数据,清明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旅客1.01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3%,旅游收入421亿,同比增长了8%。
  8%左右的增长,基本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GDP现在是6-7%的水平,但是GDP的增速是扣除过价格因素的,因此考虑通胀,旅游这个生意总体来讲,10%的增长,应该是可以期待的。比如去年全年,国内总的旅游人次突破了50亿,增长12.8%,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人平均每年要出去玩3-4次,同时,全年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5.4万亿,增速是15%。收入比人头数增的还要快,说明在旅游这件事上,大家真的愿意花钱,这也是一个富裕和成熟经济体,在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之后,一个典型的消费特征。
  不过今天,我们更愿意来深入讨论一个具体问题:旅游,尤其是那些景区的生意,究竟是如何运转的,他们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生意呢?
  资本市场中,其实有很多公司,直接以广为传诵的知名景点来命名。我们在思考这种生意的时候,会重点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首先,这个生意的收入来源到底是什么?这些业务背后究竟是什么资产?我们发现,景区公司最典型的业务叫做景区管理和园林开发,各家的叫法不一样,但它基本上就是门票收入。但是一算账你发现不对啊,票价那么贵,和人头数一相乘,确认的真实收入远小于接待游客乘以票价啊!深入研究发现,其实很多景区和当地的景区管委会是有收入分成计划的,比如华东地区的一座5A名山,它的门票收入54%归当地景区管委会所有,剩下的46%的门票收入归上市公司和股东所有,这个细节一般很容易被忽略。此外,还有很多景区公司,名字是知名景点,但是核心景区的门票甚至可能都未必装进上市公司,而景区的开发、管理、维护,花钱的事情,却可能要从公司出,因此,看清业务来源,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思考这门生意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去考虑这门生意未来有多少增长,只有未来的增长,才是投资者能真实得到的回报。开头已经做过测算,大体平均有10%的增长是可以期待的,但是我们想要更多。而且近几年确实有景区的增长,快于平均水平。我们研究发现,这部分增量,并不来自于国人,而是来自于外国游客,尤其是韩国游客,是非常重要的增长点。一座景区,就像那些热门的城市,只有持续净流入,吸引外来人口,才能保持活力和持续增长,因此,景区品牌是否对境外游客有吸引力和粘性,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第三个问题,是思考竞争。在一个开放市场,景区与景区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过去,交通不发达,一个景区完全可以独霸四方,躺着赚钱。但是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铁和假期免费的高速网络,让任何一个景区的竞争半径都大大延长,本来那些远隔千山万水跟你根本没关系的景区,可能瞬间就有了竞争关系。大众一般的理解是,通了高铁,好像利好景区,但真相是,网络效应从来都是加剧竞争分化、赢家通吃,被高铁网络连接起来的景区,最后也会出现类似互联网的头部流量的现象,就是那些网红景点把大部分份额吃掉,而一些竞争力不够的景区,可能交通越发达,以后机会越少。
  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不是坐拥了一个5A的评级,得到世界遗产称号,有了稀缺资源的景区,是不是就可以躺着赚钱前途大好了呢?
  很遗憾,答案是否。一个稀缺资源,关键并不是是否稀缺,而是是否有价格管制。一座城市的供水系统和燃气供应系统,绝对是垄断性稀缺资源,但是因为价格管制,你不可以提价。当用户基本稳定,没有增长,同时又不能提价,那么这种生意就没什么增长,也难成为漂亮的投资选择。
  最后总结,小长假出门不白玩,顺带看懂生意经,祝大家开工愉快:)
网站目录投稿:语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