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索
  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不良风气,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方法。
  一、从基础抓起,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充分利用《新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宣传周,上好"开学第一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要求、希望和目标。并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明确行为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几年来,我校在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经验:一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工整。二是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学会打扫校园及家庭卫生,不乱扔垃圾,物品摆放整齐,讲究公共场所卫生,爱护公物。三是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上学带齐学习用品,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物品,走路靠右侧通行,上学、放学排队,读写姿势端正,执笔方法正确、规范。四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关心集体。
  二、落实措施、加强训练
  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基点。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从学生刚入学就应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这些习惯是逐渐培养起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具体教育工作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允许他们反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1、加强文明用语的训练。文明,是人们起码的道德习惯,更是人的一种崇高的思想修养。礼貌则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优秀品质,文明礼貌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方面,我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使用文明语言讲话,做到示范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坚持学习,不断进行训练,使他们在不同场合,能主动习惯使用文明语言。
  2、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主动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差,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练习时更是不能全神贯注。对于这种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道理,使他们知道上课时要注意听讲,学了知识长大做有用的人才,然后反复要求他们认真听讲,逐渐使全班所有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课运用直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和教具,利用这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注意听讲。
  3、加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们必须要做到相互谦让,团结互助,才能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队会时间向同学们讲道理,学生自己谈体会,逐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卫生,做到勤洗头、洗澡,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扔果皮等污物。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卫生实践活动,在班级里要认真当好值日生。
  三、实施激励法进行引导
  激励法教学,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主要对表现优异或学习有困难的两类学生进行的鼓励。 这种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两种。看似很简单的激励其实能起到很大的教育效果。在学生取得某种成绩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鼓励会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而为了继续得到这种自豪感学生会保持甚至做得更好来保持教师对自己的好评,这种赞美声就是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相信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向好的一面发展。小学生们充满了童真,任何物质奖励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与精神鼓励相比,这种物质奖励虽然实在,但是却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积极性。约束自己,依靠自己的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并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教育更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依靠学校一个阵地,要随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长工作,请求家长在家里也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业让家长检阅订正,这既能让学生重视作业,按时订正,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需要家长的监督、培养。相信只要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人格素养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我们作为教育者应比其他社会成员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途径很多,我们的实践只是"海中一滴"。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使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铁律"。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 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问答[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贺奕. 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
网站目录投稿: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