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三元里平夷录》 (节选)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日辰刻,夷船由泥城直进罾步登岸①。一路逐队而行,由西村后首胜塘至北门外流花桥,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而守台军士,发炮数口,各自弃甲投戈,望风而走,炮台悉为逆据。 方圆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于附近各乡,昼夜巡扰,打破门扇,抢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祸及枯骨。种种贻害,不可胜言。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幸彼苍佑默,未刻②,迅雷甚雨。乡民佯败,引入黄婆洞磨刀坑,杀死逆夷百余名。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③,义律借来相助者。全身盔甲,刀砍不入,手持宝刀,装嵌宝石,映日不可逼视,亦被杀死。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因失路饥毙,悉无漏网。其余各处乡民来攻逆夷者,尚源源不绝,而英夷亦从此胆寒潜踪矣。且夫逆之自入内河也,战无不利,攻无不取。锋莫能犯,势莫能当。养其桀骜不驯之心,纵其贪狼自肆之欲。进而日上,得遂无厌。既据炮台,频施荼毒。初七日至初十日,北门外一带乡村,惊男窜女,鸡犬难安。吁天呼地,狼狈莫倚④。夫罹殃而妻受辱⑤,两命皆亡; 子被缚而母困居,身家俱殒。而且田园被伤,室庐被毁,丘垄被掘,老少被淫。洵属鬼神积愤⑥,草木含愁。故乡民一旦志切同仇,摧凶折馘⑦。然后知民心之坚固不摇,良有以也⑧。 十一日,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从⑨。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聚至百有余乡。将方、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奋呼攻打,昼夜不息。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十二日,逆夷义律极目远望,见遍地旌旗炫耀,刀戟纵横,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逆夷更觉胆落心寒,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⑩,情愿即刻撤兵下船,不敢复行滋扰。两县乃饬谕乡民,劝令退息。而乡民之激于公义者,出语唐突,至冒官长。此固无知细民,奋义忘身,亦理直气壮使然也。嗣广州府余婉言排解,乡民始行退散。英夷即俯首下船。 十四、十五日,夷船退出泥城。 十八、十九日,退出大王滘(11)。 二十五、六日,逐渐退出虎门,而省会人民始渐安息矣。 夫以乡民之有此一举也,亦一时奋激之心使然矣。使非有理义以激之(12),利害以动之,凌辱以加之,灾祸以迫之,则心不能勃然而兴,翕然而协(13)。当此之际,使有人焉,因十万雄心之众,乘巨魁落胆之时,鼓城中欲战之兵,应城外除残之旅,而降之以礼,结之以诚,则民心愈励,而战气百倍。因而制胜出奇,变通尽利,计逆夷之兵不能上岸,今登岸者已有数千,则船必空虚。吾于水路击其虚,陆路攻其实,使其首尾难顾,接应不暇,有不一鼓成擒者哉? 以后得其船炮,为我所用,则善后事宜,更易为力。乃计不出此。古人云: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14)。"有心者所为触目而深扼腕也。 【鉴赏】 这是一篇记事性很强的日记体散文。文章选自 《广东军务记》,作者已无法考证。但文中三元里人民英勇、顽强平夷灭英的生动事迹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不抵抗政策。全文通过描写三元里人民 "平夷" 的经过,表现的反帝爱国思想,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 文章开头两段交待了事件的发生是在鸦片战争这个大的背景下,具体时间是1841年5月25日上午,英国侵略军由泥城进罾步、西村、首胜塘、流花桥,攻方、圆两炮台,一路上"肆行无忌",让我们看到了侵略军"昼夜巡扰,打破门扇,抢夺耕牛,搜索衣物,淫辱妇女,发掘坟墓,祸及枯骨……"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这种种"不可胜言" 的事实必然会导致人民的反抗,这就为第三段具体写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经过作好了铺垫。 "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 于是三元里人民激于"共愤","鸣锣聚众",打死了侵略军六七人。当敌人数百人来报复时,三元里人民再次"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终于占天时、地利、人和,把侵略军"引入黄婆洞磨刀坑,杀死逆夷百余名",就连"西洋兵头" 毕霞也未能幸免。在胜利之时,前来助战的乡民仍源源不绝,这充分说明乡民的团结。接下来,作者用 "且夫"一词引出议论,分析了胜利的原因: 首先指出侵略军的骄狠,"逆之自入内河也,战无不利,攻无不取。锋莫能犯,势莫能当……频施荼毒",造成北门外"惊男窜女,鸡犬难安。吁天呼地,狼狈莫倚。夫罹殃而妻受辱,两命皆亡; 子被缚而母困居,身家俱殒。而且田园被伤,室庐被毁,丘垄被掘,老少被淫……"种种令人发指、草木含悲的事实。这导致的结果当然是乡民 "志切同仇,摧凶折馘"。所以作者发出了 "知民心之坚固不摇,良有以也"的感叹。正是这种民心向背的分析,引入了更大规模的战斗。第三次战斗是三元里人民主动进攻炮台,作者绘声绘色地加以了描述: "乡民仍鸣锣传递,富者捐资,贫者出力,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响应风从。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而且"奋呼攻打,昼夜不息"; 从场面看,"遍地旌旗炫耀,刀戟纵横,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这足以让侵略军胆落心寒。这里,作者淋沥尽致地展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讴歌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反抗精神。 在三元里人民的围攻下,侵略军只能"亟请广州府余暨南、番二县代求解免,情愿即刻撤兵下船,不敢复行滋扰"。最后由于知府余保纯等人对抗英义民施以威胁、引诱、欺骗,侵略军才得以脱逃。因而"十四、十五日,夷船退出泥城",最后逐渐退出虎门。 三元里人民赶跑英侵略军,取得了胜利,但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以议论的笔调深叹政府不能 "因十万雄心之众,乘巨魁落胆之时",使之"一鼓成擒",遗憾之余,也对清政府媚外投降,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文章以时间为序,详略得当,爱憎分明,叙议结合,情真意切,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政治观点,热情赞扬了三元里人民英勇善战,抗击侵略军的伟大壮举,表现出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