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无人能猜的谜语


  也说我的读红小史兼论探春
  红楼人物
  红楼是谜团,是空灵剔透的艺术品,欣赏它要有闲情,品味它要有逸趣,解析它更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长年累月浸淫其中的痴情。
  看好多女孩子的文章时,禁不住会心一笑。当年我也是喜欢红楼梦连环画里的美人,也会随便拿张纸就画开美人头像。也为黛玉之死哭得稀里哗啦。也是多少年床头总是一本红楼,不管心情多坏,只要进入曹雪芹为我们讲叙的这个故事,情绪就平静下来。
  我不喜欢写东西,甚至给家人的信也极短。那个年代文字禁忌挺厉害的,我选择了理工专业。所以我的文学功底只有高中水平。学理工并不影响我喜爱红楼,只是我看红楼更多些严密推理。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家庭出身几乎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像大观园里庶不如嫡一样分明。我当时很奇怪,探春怎么就可以矛头对准凤姐朝平儿耍脾气?她对赵姨娘格外苛刻,这是出于她的本心吗?仅仅只和母亲划清界限,就能被重用?我觉得自己有点像迎春,进入社会后,整天抱着红楼不管周围事,虽然活得窝囊还算平安。
  这样我开始更仔细地读它了,因此发现无数的谜。比如
  贾母跟前的鸳鸯怎么那么气粗?
  人人都知道袭人和宝玉的关系,王夫人还将宝玉托付给她,而金钏儿只因宝玉与她稍微嬉笑就被骂作下作小娼妇,赶出大观园,后来宝玉还敢当着王夫人面对彩云动手动脚也没见王夫人说什么,为什么有两个标准?
  金钏儿仅仅被王夫人骂了一句就投井自杀,这一句话就那么可怕?
  为什么环儿要说金钏儿自杀的原因是被宝玉强奸未遂打了一顿?
  为什么贾政并不细问就将他往死里打?
  众人在贾母跟前讨好 都是出于孝顺?
  为什么贾母家宴来的族中人不多?
  她又为什么要掰谎?
  贾母是黛玉的唯一依靠,她不可能将她置于死地,她对黛玉的婚事是怎么打算的?
  黛玉为什么经常哭?
  宝钗用什么办法使元春喜欢她?等等,等等。
  我上中学时喜欢几何,喜欢解难题。绞尽脑汁得出答案后,特有成就感。捉摸红楼梦中谜团就像解九连环,也是有瘾的。多少年我乐此不倦。
  书中人物的品行命运逐渐清晰后,我不能接受红楼梦是写曹雪芹家史的说法。王夫人是一个非常歹毒的小人,任何作者都不可能将自己的母亲写得这么不堪!
  人人都说曹雪芹为他书中角色度身定做了符合各人身份地位的诗词,我不能赞同。
  许多诗词并不完全符合人物的当时心情。比如《葬花词》悲愤决绝感天动地,与宝黛小儿女间的误会哪能同日而语?如果黛玉真是那样悲愤决绝,如何宝玉只稍微解释就烟消云散?
  王夫人不能是曹雪芹的母亲,大观园里写诗吟赋的女孩子也不能是曹雪芹的姊妹,她们只能是虚拟的。那些诗词是曹雪芹的作品,表达着曹雪芹的情感。
  红学家们遗憾没有发现任何一首曹先生的诗,却不肯从这些诗里来理解他,非要说这是他代人物写的。
  我虽然不是作家,却肯定没法这样"代":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宝玉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而我们的曹先生却一会儿代湘云想两句豪迈的,一会儿代黛玉想两句香艳的,一会儿代宝钗想两句端庄的,一会儿代宝琴想两句乐观的,这样写只怕累死才子也写不出好文来。何不这样:先有一首诗,豪迈的分给湘云,香艳的分给黛玉,端庄的分给宝钗,乐观的分给宝琴,豪迈的多,湘云联的就多,那就叫《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宝钗、宝琴、黛玉共战湘云。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曹雪芹写了许多"铁胆"诗(他的朋友称他知君诗胆昔如铁),为了传这些诗而创作了红楼梦(清朝就有人提出传诗一说,只不过今天的人没有太多地注意这点)。他将自己的诗细分为乐观的、豪迈的、悲戚的、愤怒的,分别赋予不同的角色。于是我们就看到一群能诗会赋的女孩子成天在写诗。
  红楼中有些所谓谜语至今无人猜出,曹雪芹为什么要写这些无人能猜的谜语?为什么不可以把它们当作曹雪芹的诗来看?
  为了更好地理解红楼中的诗词及曹雪芹创作红楼的意图,我尽量将红楼中提到的名人名著搜集起来反复琢摩。从《老子》、《庄子》、《诗经》、《太白全集》到纳兰的《饮水词》。
网站目录投稿:惜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