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过去十年阿里游戏确实进百步退五十步施展不开拳脚


  不管是宣布代理《旅行青蛙》,还是从网易大面积挖人,阿里游戏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外界放在显微镜之下审视,舆论常常批评"阿里食言"、"马云打脸"。其实商战不在乎喊过什么口号,讲的最终还是现实。但是过去十年,阿里游戏确实进百步退五十步,施展不开拳脚。
  2002年阿里巴巴注册用户超过100万,正是马云开始春风得意的时期。结果马云发现,10岁的儿子马元坤沉迷网游,顿时火冒三丈,煞费苦心才让儿子"改邪归正",从此 "游戏害人"的观念深深烙在马云心底。后来和盛大陈天桥一聊,更是对网络游戏深恶痛绝。
  没想到,马云痛斥游戏的时候,腾讯、网易纷纷凭借游戏壮大,心酸还是有一点的。直到2013年发生了转折,马云在一次演讲时宣布,阿里是唯一一家不开发网游的互联网公司。换句话说,阿里不做游戏研发,但是可以发行游戏。
  2014年初,阿里顺势推出了手游平台,准备将淘宝流量转化成游戏分发的势能。为此,前腾讯高管刘春宁全面负责手游发行,提出了721的分成模式,一时间引来游戏开发者趋之若鹜。但是即使提高了分成比例,分成的绝对值依然没有其他平台高。除此之外,阿里对发行的游戏也有诸多限制,要有IP联动,要海外引进,要休闲不能血腥暴力,还要给电商导流。在寻找游戏开发者合作的时候,阿里当年的要求更是奇葩,游戏服装必须能够跳转淘宝进行购买,甚至要求游戏中加入企鹅形象作为敌人,供玩家殴打。当年在来往推出的小游戏《啪啪啪》和《啵啵啵》,就有着相同的主题,痛殴企鹅。
  2014年6月,阿里全资收购UC,将旗下游戏分发平台九游纳入囊中,年底并入移动事业群,接入支付宝和淘宝,承担起阿里在游戏分发领域的所有职能。然而,不管是砸资源的"超新星计划",还是砸钱的"亿元扶植计划",在分发体量上,九游都没能缩小和腾讯的巨大差距。实际上,不管流量来自淘宝还是来往,转化率低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来淘宝的用户,只有买商品这一个需求,玩游戏和电商场景并不匹配。背后的问题,是阿里缺乏游戏基因。
  另一方面承担阿里战略的产品是UC,强大的内容分发能力成为阿里移动端的重要入口。俞永福随着UC进入阿里之后,14年忙着整合UC,15年又忙着整合高德,游戏业务浑浑噩噩一年十亿营收,对阿里整体而言九游纯属赠品。
  2016年1月,九游正式更名为阿里游戏,进行独立运营,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阿里全面进军游戏行业的信号。与此同时,游戏市场变了天,产品开始比拼研发、运营等长期积累,手游进入重度化和寡头化的时代,头部产品吃掉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渠道导流的作用开始走弱。可以说,阿里错过了游戏分发的行业性最佳时机。
  2016年6月阿里大文娱成立,阿里游戏被俞永福装进"3+X"的纵队当中,成为文娱大版图的一小部分。在这个阶段,阿里发现"影游联动"已经成为行业套路,原来自己手里的牌也能玩出新花样。
  2017年3月,阿里游戏宣布启动"IP裂变计划",简单说,就是阿里大文娱的热门影视、文学IP,授权游戏开发者制作游戏。阿里也能把热门游戏拍成影视剧,甚至开发周边产品。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官网显示,目前阿里游戏拥有8款游戏,只有2款诞生于"裂变计划"。在"IP"和"版权"的年代,阿里重金投资并购影视制作公司,同时阿里文学和阿里音乐的权重扶摇直上,论资排辈仍然轮不上阿里游戏。
  2017年9月阿里收购了游戏公司简悦。这家公司大多数公司员工来自网易,创始人就是网易爆款游戏《大话西游2》和《梦幻西游》的执行制作人。不过简悦旗下游戏要么营收小,要么已经停运。至此,阿里游戏完成从IP、研发到渠道的全产业链布局,但是阿里游戏在行业中依然没有显著地位。
  这当然跟阿里的战略迟疑有关系,从社会角度出发并没有错,但是见到游戏的战略牵制作用之后,逐步打开了游戏闸门,不仅没有起到有效遏止的作用,反而沦为鸡肋。其实阿里距离游戏非常近,它有完整的商业场景和巨量用户,也有支付和文娱的强大生态支撑,假以时日,或许还有转机。
网站目录投稿: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