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养生和运动 大雪,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位于黄经255°,北方地区会受冷空气影响,常出现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黄河流域一带也渐有积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 1:
大雪三候 因天气严寒阴冷,正处于阴气极盛之期,按照传统阴阳观念认为阴气盛极必衰,此时阳气开始萌动。 "鹃鸥不鸣" 鹃鸥即寒号鸟,为阴物感阳者,得阳气则不再鸣叫; "虎始交" 老虎为阳物,感阳而交,所以会循阳气的萌动出现求偶行为; "荔挺出" "荔挺",草名,也循阳气萌动开始抽新芽。 2:
大雪习俗 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 北方田间管理已很少,若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还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提高小麦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墙等,助禽畜安全过冬。此时还要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 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此外,逢下雪到户外赏雪、堆雪人也是此时常有的景致。 3: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宜常食羊肉、狗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些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补肾延年的药物进补,宜选择的中药有:紫河车、蛤蚧、杜仲、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也可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在寒冷的大雪时节适度饮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大雪进补,推荐葫芦中医玉灵膏,蜜制桂圆肉,进口西洋参,严格按照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配方蒸制,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仅剩最后300瓶。阅读原文进入店铺选择玉灵膏下单即可。 4:
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起居宜早眠晚起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避免大汗,保护阳气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腹部背部也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