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摘要: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历史新时期。40年以来,我们党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并对不同时期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及特点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文从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成就、新鲜经验等为题材来回顾这段历史,并做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作风在党的建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事业成败。只有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才能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政党要维系政权,都需要有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四大危险"和"四风问题"日渐突出,在客观上和主观上不断削弱党的政治地位和执政优势,而能否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直接因素在于党的作风,因为党的作风关反映着党的形象。人们了解党、认识党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党的作风,即从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入手,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党的形象好,人们自然就愿意一心向党,追随党的脚步;反之,则人心涣散,党就失去最基本的群众力量。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日益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稳步发展。 (二)加强党的建设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作风是硬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改革越是深入,就越需要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群众的大力支持。当前改革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作风分不开。只有党员干部作风优良,才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精神状态,足够的工作干劲,才能凝聚起强大的群众力量,加快科学发展,取得改革的新胜利。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我们党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党代表他们的利益,自觉自愿接受党的领导。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切实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改进工作态度和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党员干部作风代表着党的形象,当前,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制约着发展环境的优化,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损害了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重要特点。改革开放的40年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及特点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开创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一代新风 改革开放初期,在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新作风。 一是重新确立了"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年内乱"使党的优良作风丧失殆尽,邓小平为恢复党的优良作风,实现党的作风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早在1977年7月,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搞好我们的党风、军风、民风,关键是要搞好党风",并提出要把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和党的一整套作风恢复起来,发扬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后,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又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全体党员遵守党规党纪,切实搞好党风。此后的几年,经过分期分批整党,改变了党内存在的作风不纯,纪律松弛的状况,打击和处理了一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改善了党的作风,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开创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新作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不但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中国人民如何创造新体制、新制度的态度和方法,这种态度和方法是党的"三大作风"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体现和发展,即勇于创造的新风格,从客观实践出发的科学态度,心系国家、人民利益的价值导向,做出合适选择份负责精神,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自律意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实现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拨乱反正,开创了我们党在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局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来说,邓小平是坚定的开拓者。 (二)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党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根本的考验。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新特点新要求,对我党的作风建设做出了新的回答。特别是他创造性的提出要按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要求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了把党的作风建设扎扎实实的推向前进,他要求在全体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改进自身作风,努力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为我党的作风建设增添了新活力和魅力。 (三)党的作风建设真正从宽松走向严紧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鲜明态度,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坚强意志,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始终做到"三严三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抓早抓小,坚持依靠群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有力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起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每年的中央全会、中央纪委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很多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都要专门就作风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严格要求、严格约束,不仅自觉、认真、模范践行中央八项规定,而且重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分管领域、分管部门或分管地方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二是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筑牢堤坝、把好开关,不断增强作风建设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摆在改进不良之风、巩固作风建设成效的首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党内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筑牢了作风建设的思想堤坝,确保了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今年以来,全党上下自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的收获转变为"做"的标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党员作风意识、作风标准不断强化,党内优良作风不断得到弘扬。 三是持续加大监督惩处力度,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作风建设的震慑力和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要求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刚性约束,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三、党的作风建设中的经验 (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执政的时间越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越深入,一些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群众利益的不良风气也在滋生和蔓延,尤其是党内客观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更令群众深恶痛绝。对于这些严重影响党的形象的不良风气,是听之任之,还是坚决克服,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命运,为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要管好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严治党就是对我们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并且要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和组织、制度建设中,体现到党内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把好三观"。 一是把好"入口关"。要坚持发展党员的标准,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二是把好任用关。要严格按照选拔任用的有关要求,站在为党为国家利益着想的高度,任人唯贤,坚持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能上能下。 三是把好制约关。在坚持组织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监督制约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和监督各项工作事务,增加办事透明度。 (二)坚持教育与制度同时并举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这二者密不可分。 第一,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治本之策。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途径。一是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激励大家自觉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并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二是要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我们要依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上强大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各种不良之风的发生。 第二,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的功能是指导党内生活、调节党内关系,规范党内行为。我们应不断摸索作风建设的新路子,把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要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党员干部的想作风、党内生活等方面以及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还要形成作风建设的制约新机制。多年的实践证明,端正党风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巩固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和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三)坚持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作风建设方面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折不扣落实,通过率先垂范、示范全党,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实践证明,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旗帜和无声的命令,领导以身示范,指导工作就更有底气,提出要求就更有号召力。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作风转变才能善抓善成。 (四)坚持全面监督,完善机制 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就会自我膨胀,就会导致腐败。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注重不断探索和完善党的监督机制,强调必须从制度上把加强党内监督和加强人民监督结合起来,对权力的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一是加强党内监督,充分保障党员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充分发挥党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二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前提,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民主监督形式,推行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制度,建立健全举报制度,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三是多管齐下,发挥立体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光辉历程昭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党要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优良的作风。尤其是我们在新时期新征程,有更为光荣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党去完成,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应当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新风貌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伟大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