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装饰城在新年活动中将主题定为"新年演唱会",并投资20万元力邀某童星,加上配合演唱会所花费的宣传等费用,本次活动共耗资近五十万元。其结果是演出经纪人赚了个盆满钵足,装饰城百余业主则惨淡经营,白白浪费了节日良机。更有甚者,有的业主为了收回成本,不惜哄抬物价,不但生意无法做成,反而得罪了顾客,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较坏的印象,也间接地贬损了装饰城的名声。 上述活动首先失败在策划上。策划人员忽视了装饰城作为专业市场的特殊地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浮华攀比之风,将巨资打了水漂。其次,活动得以实施,与市场管理者的支持也有很大关系。尤其该装饰城三个月之前刚刚耗资60万元举行了开业典礼,事隔百日再将巨资花费在所谓的"明星"身上,实在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笔者以为,类似活动策划应以业主和消费者双重利益为重,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优势,积极挖掘潜在客户,使消费者在节日购物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为装饰城扬名,建立口碑,形成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 为此,我们不妨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开始,找到活动策划的切入点。作为一名理智的消费者,着重考虑的无疑是商品的质量、价格和商家售后服务这三大要素,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方面优势,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才能和谐沟通,顺利成交。当然,消费者之所以选择节日购物,不排除是想得到更多的实惠,而活动主办方应顺民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将邀请"明星"的资金用作返利或购买奖品,既促成业主做成了生意,又与消费者结下善缘,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为避免形式千篇一律,策划人员可以从市场的专业性入手,考虑邀请行业专家,为消费者免费举办讲座,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又学到了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家庭保洁、产品维护等提供了帮助。请专家的费用肯定远远低于请"明星",而效果并不比后者差,身为策划人员,同样应该学会精打细算。 即使为了调动人气,搞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也应该在配合促销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切忌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颠倒,这样就违背了活动的本意。值得一提的是,该"新年演唱会"结果并未在装饰城举行,而是选择在数公里以外的县中学演出,如此策划真有点"甘为他人作嫁衣"之嫌了。其实,老百姓喜欢的活动有很多种,比如设计成"砸金蛋"形式的抽奖活动等,安排在以地方戏种为主的演出中穿插进行。其结果大概会其乐融融,人气大增的。"砸金蛋"已成为老百姓眼中的一道风景,而该地区又无前例,消费者在娱乐的同时还能"砸"中大奖,这份心情完全可以用喜上加喜来形容了。 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业主和消费者的利益,共同放在第一位才是专业市场方面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作为业主,他投资了就应有收益;作为消费者,他消费了就必须物有所值。只有站在业主和消费者的角度上去认真思考,真心为他们服务,我们的活动才会有意义,我们的策划才会成功。反之,下一个50万仍然买不到一声响,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