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世界进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开始进入了各行各业,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把以往的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保证小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持续激发,实现小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让语文教学开出灿烂绚丽的花朵。在此我们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小学生是年龄在6周岁到12周岁之间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水平较低,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思维处于活跃发展时期,但状态不稳定;想象力丰富,但是生活实践能力水平较低。所以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对学生进行简单知识讲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出现不适合、不相符现象,造成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普遍较低,学习效果也受到严重影响的现象出现。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更加生动、直观、形象的方式开展,同时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有效拓展和延伸,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这朵鲜花的优美绽放。 一、融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较低,主要是无意注意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小學生大多都会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具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也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一旦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小学语文《恐龙的灭绝》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从网络当中搜寻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在资料中主龙、暴龙、剑齿龙、翼龙、霸王龙轮番登场,有的性格温顺,有的乖张暴戾,给小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资料结束的时候,教师特意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体型庞大、数量巨大的恐龙为什么没有流传至今吗?你们想知道它们灭绝的原因吗?这样的问题深深激起了小学生内心的兴趣,并从资料的观赏中自主迁移到了对于课文的学习当中,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融合信息技术,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真正发育成熟,情感也没有像成人那样丰富,对于小学语文课文中描写的事物不能进行精准的把握,对于讲述的故事不能进行整体的了解,对于蕴含的感情不能充分体会,这就极大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的深入,保证小学生学习深度的有效延伸,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教学中,教师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互动式电子白板连接网络,为学生调取了介绍小兴安岭的视频资料,在资料中学生们见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见到了终年不化的白雪,见到了不见极限的林海,见到了遍地乱窜的獐子、狍子,见到了山中遍地丛生的蘑菇等等,这一资料把小学生带入了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他们产生了进入美丽的大森林中一探究竟的欲望,也让他们对大自然的魅力无限感到惊叹。在这种情境的激发下,再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充分感知到了文章中作者对小兴安岭的无限赞美与热爱之情,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有效开展。 三、融合信息技术,有效拓展教学宽度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开展,更应在课外开展,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实现实践活动的互通,保证学习范围的更大拓展,实现学习内容的不断丰富。例如在以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的写作活动中,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求学生们把自己家中饲养的小狗、小猫、小兔子、小仓鼠等小动物日常生活的情景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上传到教师建立的师生交流微信群当中,或者上传到网络平台当中,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把这些资料从网络中调取,选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资料给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再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向生活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习的素材,促进了小学生能力的更大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确实是一种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毕竟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所以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设置,保证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合理应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博武.让语文课堂绽开信息技术之花--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6):166-166. [2]王微微.红花绿叶巧相映——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J].长江丛刊,2016(25):125-125. [3]吕陈燕.让信息技术之花在农村土壤开放——对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