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需求也是如此:需求都是什么?需求从哪里获取?需求要如何转化成产品?延伸出就还会有如何管理需求。在JD时一位挚友也是多年产品设计大师说过的一句话:产品在实现初期的基本理念:可有可无的,一律无(减少研发负担)。用户需求要被合理限制,而不是过分满足(减少用户负担)。 一、需求的来源 商业角度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roseonly(一生只送一人),主打高端轻奢侈路线,那就不可能再出一款"9元99朵玫瑰"的廉价产品,估计搞促销活动也不会这么low。 又或者说京东做了3C类产品,扩充品类到图书乃至现在的全品类和全球购。作为电商已经足够丰满,但为了公司发展需要,也或许是出于防守或是资本市场需要,开始做了O2O,这也是一种需求的来源。 竞品 竞品的动态,包括市场份额、内部变化(组织架构、技术和人员变化)来分析自己的情况。 竞品的产品优劣、找自身的优势并思考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怎样通过产品形态来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需求的来源。 用户角度 马斯洛需求理论 做产品的应该没人不知道马斯洛需求理论,主要讲的是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产品"0"的阶段,抓住最核心需求尤为重要,决定了产品的生死; 在产品已投放到市场也需要时刻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和了解用户的更深层/更高级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同理心"在产品设计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从用户出发,用户想要的就是我们的需求来源,但真的是所有用户要的我们都要满足吗?这又是另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用户研究/用户反馈结果 我们要及时的获取我们用户的反馈,当然我们的用户可能是老板、前/现同事和我们的真正用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获取: 自己就是用户。作为一款产品的设计者,你有在用自己设计的产品吗? 自己模拟用户。假定各种场景去使用你的产品,曾经做过特别简单的测试,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App获取新闻类产品的最新资讯,方便用户上下班途中浏览各个网站自己最关心的信息,类似某种rss。当模拟到坐地铁的时候发现,信号不稳定会造成文章打开速度慢或者根本打不开,所以设置了个小功能,默认7-9点有wifi的时候打开APP可以缓存最近的10条文章,也可以自行设置缓存时间也可以关闭此功能。 询问其他用户。用户调研的方法有很多,如问卷调查,产品中留有反馈入口,只有尊重你的用户,给他们机会表露心声才能更好的互动,服务于用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毕竟服务即营销。 二、需求的筛选 收集一堆需求后就要开始好好筛选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商业价值、公司战略、产品定位、是否是用户的真实需求,项目资源现状等等。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做减法。其中最核心的原则如下: 明显不合理需求,目前不可实现的、无适合场景的,一律干掉。 挖掘用户目标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根据需求决定做与不做,大道至简用迭代思维去看我们的产品,尽快的去市场验证而不是做大而全,所以需求是需要删减的。 匹配产品定位用户目标、主要功能、产品特色,与公司大方向一致,可以微创新。 考虑项目资源/定义优先级,公司的资源往往不是你一个人任意支配的,如设计、技术、甚至推广需要的市场资源都是各个部门协调排期来完成的。所以要做到专注,一次尽可能只做一件事并做到极致。 实现成本、商业价值、用户价值。说白了就是算算性价比,老板只给你100元的预算,就要用100元的资源选择最可能爆出亮点的地方去攻破。 三、将需求转换为产品功能点 即输出原型+需求文档等资料,我一直和团队中的产品们说的是"不论你的产出物是什么,都是为了让你项目组中的同伴能看懂,表达清晰你要做的东西,当然首先是你自己要想清楚并且说服得了自己"。比如让设计师知道你哪里是需要突出,哪里是重点;至少让研发工程师知道逻辑是怎样,流程是什么,有什么特例。 常见的需求提出的五要素: 背景描述: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模块、市场行情、业务目标、产品定位等。 用户类型和特征:简单的描述目标用户情况或现有使用人群的情况。 信息结构:这里可简单理解为内容或页面的层级。可以由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配合完成,也可由产品经理独立完成,设计师做参考用。 整体业务流程说明:对于涉及操作较多的产品/功能,需要业务流程图,帮助设计师和项目成员理解具体的业务逻辑。 需求详细说明:每一条需求的详细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场景说明,UI描述,功能描述,优先级,输入/前置条件,处理流程,输出/后置条件。 四、管理需求三大基本原则 符合公司战略发展。 学会辨别目标用户在合理场景下的真实需求,不要被用户牵着鼻子走,也不要被需求方或者老板牵着鼻子走。 有紧急做紧急,没紧急做易实现见成效。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选择"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五、需求管理工具 说说自己吧,不见得适用于所有人,主要工作中还是看主观能动性。 印象笔记:TODOList与状态实时更新,每天早、晚各一次,周一、周日各一次;临时需求记录与总结等;重度依赖。在某公司去年某天工作完毕后"今日TODO"笔记的内容更新: 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头脑风暴、规划产品Map或者产品策略等。 下图为yy的某产品未来方向的部分截图: ppt/word:定期总结,定期思考产品的下一步,竞品分析等。 excel:数据分析,短信模板或者其他模板的记录等。 看板/甘特图:Scrum,管理项目进度,排期等。 六、总结 不论我们是做实业产品经理还是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不论是确定获取用户需求的渠道、挖掘用户真实核心需求、将需求转为产品功能还是需求的管理都是我们永恒不变要学习和探讨的终极难题。 需求的获取方式要直接,渠道要多元化才能覆盖我们更多的用户; 需求的筛选要把握关键点,横观全局(市场、竞品动态),纵览自身(公司战略、商业化、产品迭代与资源),更多的需要从人性出发,直击用户痛点; 需求转化与管理要极简,用最有限的资源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在这个全民精益创业、争用户、抢流量的时代,用户是核心,产品是命脉,服务是口碑。 最后用PM领域关于需求把控特别经典的一句话与你共勉:顾客不是要买钻头要买的是洞。 本文由 @Dark.蒋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