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职业规划中,"缺乏策略性"的程度简直让人震惊。即使是那些"战略管理系"的学生,竟然也在犯低级战略错误。实际上,你只需要遵守最基本最基本的3个"策略思维的原则"。 "计划没有变化快,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当年比尔盖茨的刚进入哈佛的时候,怎么会想到有人会在1年后找到他并且一起开始做编程,然后退学创业?职业规划有什么用?职业规划成就不了比尔盖茨、成就不了乔布斯。" 很多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的答案是这样。 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好像世界一下子变简单了,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大学生不需要进行职业规划,只需要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做什么,选择职业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感觉。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靠谱的。实际上这是4大类"不靠谱"职业规划的一派——自由派。 职业规划的"自由派"认为,任何的规划和思考都是没有必要的,生命就是一系列天意和随机过程的结果,只要你遇到了机遇,你就容易成功;而没有遇到机遇,不论多努力都不会成功。既然"生命是随机的",那么自然任何的战略规划都没有用。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不靠谱职业规划派:计划派、迷茫派和灵修派。 计划派 对,"自由派"反击的就是"计划派",计划派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制定一个又一个目标—今年拿到XXoffer,3年后跳槽去甲方,35岁出来创业,42岁公司上市…… 他们把所经历的一切都看成跳板,大学是去XX公司的跳板、去XX公司是去甲方公司的跳板、去甲方是去创业的跳板、去创业是成为上市公司CEO的跳板…… 这说的好像按照"行业通用模板"制定一系列目标,就完成了战略规划的过程,可以燃放烟花以示庆祝一样。 迷茫派 而"迷茫派"同"自由派"比较类似,他们都缺乏规划,但是不同的是两者对自身处境的心安理得程度—迷茫派往往对自己缺乏规划的事实感到焦虑,而自由派却能在当下安静地享受这一点。 灵修派 除此之外,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还逐渐兴起了一个新潮派别—灵修派。他们认为成功所有的要素都是"积极的心态",他们的格言往往是"有志者事竟成"或者"没有不可能",他们每次看到成功者坚韧不拔的励志故事或者NIKE的最新励志广告片都会激动不已。但是对如何实现这些伟大的远景,他们却绝口不提。 他们的枕边经常会放一本《乔布斯传》或者《积极心态的力量》,但是实际上成功者的励志故事就像中国食疗偏方一样—不论你想要什么观点,你都能从里面找到(不论是茄子治病,还是茄子致癌,都能找到)。 上面的各种"职业规划"观点,引发了"制定目标"还是"跟随内心"的争论,引发了"理想主义"(灵修派)还是"现实主义"(计划派)的争论。但是这些争论反而都忽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策略性" 是的,他们在争论人到底是应该"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但是即使是"现实主义"的人都忽略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怎么制定职业的策略。如何最大化我的优势?如何更快地展现我的价值?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连贯行动达成目标?——这些最关键的问题反而成为了"职业规划"讨论圈意外的内容。 如何"策略性"地进行职业规划?"策略性的职业规划"不能告诉你33岁成为CEO还是35岁,但是它会让你更有效地实现目标。而你需要做的是首先放下成见,遵循3个最基本的,路人皆知的原则: (1)寻找缺口; (2)扬长避短; (3)行动协同。 1.寻找缺口 任何成功的策略,不论是军事策略、商业策略还是个人职业规划策略,一个重要的特征往往是"寻找缺口"(提供真正缺少的东西)。"寻找缺口"——这个战略原则如此基本,甚至在"战略管理"这门学科出现之前就有了。 我们学过历史知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美国的铁路大王叫"范德比尔特",但是实际上最开始他不是做铁路的。在19世纪那个时代,范德比尔特被人称之为"船长"—他在美国轮船运输业刚兴起时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经济的发展,轮船运输业每年都不断增长,逐渐由"边缘行业"成长为"热门行业"。一开始对这个行业充满不屑的人,最终也疯狂涌入这个行业。 而就在整个行业最火爆的时候,范德比尔特把所有轮船卖掉了—他觉得铁路才是美国将来的趋势,而轮船最终会被铁路取代,因此他卖掉了全部的船来投资铁路。 而这时,大部分人对铁路还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我想当时的大部分人跟范德比尔特的选择是相反的—他们觉得轮船才是最火爆的行业,因此用很高的价格从范德比尔特手里接过轮船业务。而范德比尔特却遵守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寻找缺口"—当时美国的轮船并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轮船行业已经不存在"市场缺口"。 "提供别人最缺少的东西,而不是增加别人已经富于的东西"——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但是大众的选择却往往与这个"基本逻辑"相违背。 十几年前投资银行在中国非常缺乏优秀的分析师,那时候进入难度远远不像今天这么大,相对收益和职业成长性也比现在好,但是却不是当时顶尖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现在的投资银行并不处于"缺人状态",以至于有的公司每年只招4个人,却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申请者中选择。投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存在这么大的"缺口",而这时投资银行却成为了顶尖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公务员最缺人的时候家长不会鼓励你当公务员,而公务员人太多的时候家长却逼迫孩子去考公务员。 如果这是在19世纪的美国,这样的思维不就是接手范德比尔特轮船生意的那些人吗?用这个基本的商业逻辑,其实很多问题都会被简化。比如"我想成为成功的HR,要不要去当腾讯的HR?"按照"寻找缺口"的逻辑,你需要问自己:"腾讯是不是非常缺乏大量优秀的HR?是不是缺乏优秀的HR这个现实已经制约了腾讯的发展?在什么公司,优秀的HR非常关键,而他们很缺乏?" 然而大部分人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大部分人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参照的基准并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他人"—他们真正花费巨大力气研究的,并不是未来市场上缺乏什么职业,而是本专业的其他学生去哪了。但是真正给你资源并且在未来付给你薪水的,并不是你的"同学",而是"市场"。 所以你在想自己要不要选择某个职业时,真正需要研究的不是本专业其他同学,而是"市场"。需要问自己:未来是不是会出现很大的对这个职业的需求?这个市场存在缺口吗?是这个职业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 瞧,这个逻辑如此简单,人人都知道。 2.扬长避短 这是另一个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基本商业策略"。它如此之基本,以至于不光人人都知道,更是所有的成功的必备—不论是军事、商业还是个人职业。 "扬长避短"是指:找到一个领域,发挥你的长处,限制你的短处。一旦你找到这个领域,你就能最大化你的优势,并且限制竞争对手的发挥。 冷战时美苏争霸,为什么美国经济没有被拖垮,而苏联慢慢被拖垮了?这其中除了很多"不宜被公开讨论的敏感词内容"外,更有着美国军方坚持实施的扬长避短的竞争策略。 当时美国在导弹精准度、潜艇静音等军事科技占据优势,为了"扬长避短",美国就大力宣传和鼓吹这些技术的重要性,然后投入巨大的资源去研发这些技术。而苏联因为国内缺乏研发和生产这些科技响应的资源,不得不投入十倍于美国的成本来跟进这个的策略。 这样的"跟进"导致苏联把本来就稀缺的资源不断地投入到"潜艇静音"等无底洞中,严重拖累经济,却还是在这些技术上赶不上美国——因为美国本身就擅长这些技术。 最终的结果你也知道了。拥有一个"扬长避短"的策略,意味着你的每一步行动都会给竞争对手施加巨大的成本。你的一个举动,竞争对手往往需要10倍的成本来应对。 所以,你的思路不应该是"弥补劣势,赶超竞争对手",而是"找到一个扬长避短的领域,这个领域会最大化你的优势,并且限制你竞争对手的发挥。" 电影《鸣梁海战》中,12艘舰船的朝鲜舰队如何打败300艘舰船的日本舰队?朝鲜舰队数量远远少但是有1个关键优势:舰船质量好,单艘舰艇战斗力强。因此朝鲜将军就找到了可以"扬长避短"的领域—鸣梁海峡。鸣梁海峡非常窄小而且水流湍急,这可以让朝鲜扬长避短: 1,狭小,创造更多的1对1机会,让对方的数量优势发挥不出来(无法群殴) 2,水流湍急,最大化自己舰船质量好的优势。 所以,这是朝鲜以弱胜强的关键—找到对方优势发挥不出来,但是自己优势最大化的领域。 同样在商业上,这一招也是屡用不爽。比如京东和当当的价格战也是"扬长避短"的。当时当当网图书占有率高,但京东品类更多。京东如何扬长避短?京东宣布图书全线降价,当当不得不迎战。但是京东主营的不是图书,图书降价后还可以靠其他优势品类盈利(正好给其他品类吸引了客流量)。而当当主营几乎全部是图书,降价后损失巨大。在这个策略中,当当跟进京东的策略需要付出多几倍的成本—就跟当年苏联跟进美国的策略一样。 同样在职业规划上也是一样,你需要找到一个你能够扬长避短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你能够最大化你的优势,同时限制你竞争对手的发挥。比如"李叫兽"就在使用这个策略。 在"人脉"构建中,一般有2种方式:1,通过情感连接或者关系;2,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影响。第一种"关系方式"优势是更加紧密和有效,而李叫兽本身并不擅长,也缺乏"强大的背景"。那怎么"扬长避短"呢? 李叫兽擅长的第二种方法"知识影响",它虽然不如直接的情感关系那么"紧密",但是具有一个关键优势——可复制性强。也就是说,"关系方式"随着你情感关系的增长成本会越来越高—一般人只能有效维持不到10个亲密关系,不到200个熟人关系。这意味着这种方式下,每增加1个新关系,都需要付出新成本—比如多喝一顿酒。 而"知识影响"却具有更强的可复制性——用知识影响1个人的成本和影响100万人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比如写文章,反正都写出来了,多一个人看不会增加成本)所以我做商业分析类自媒体,通过"知识"来影响别人,而不是通过"感情联系",可以最大化我的优势(因为自媒体的运营成本不受关注者人数的影响)。 所以这是我"扬长避短"的方面—在这个领域内,我的优势变的更重要,劣势变的更加不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的是"扬长避短",而不是盲目"投入巨大精力弥补短处",因此我知道基于天赋和资源,我不可能比某些人更加擅长情感。 就在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姑姑看到我在每天看书,还督促她相当空姐的女儿(我表妹)说:"你多学学哥哥,多看书,才能更成功。"然后我说:"我的关键并不是多看书,而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读书恰好是这一种。读书是我可以扬长避短的策略,因为我读1小时书能够获得的收获,别人需要读10小时,这就意味着我的竞争对手跟进这个策略需要付出比我更大的成本。 但是你的长处是优美的体型以及礼貌态度,我建议你与其花费主要精力去看书学习,做自己根本不喜欢而且非常不擅长的事情(否则你不可能高考难以考400分),还不如花费同样的时间来做你热爱并且擅长的:练习形体、学习舞蹈、学习有礼貌的和别人说话、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空姐。至于读书并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你永远也赶不上我,但是你在其他领域,可以轻松赶上我。" 3.行动协同 好的策略往往具有"专一化"的特征,往往意味着各种行动之间的"协同"。这就意味着不得不做出取舍,选择接受一些目标并放弃其他目标。 比如李叫兽今年的3大策略就是:商业分析自媒体、写书、做互联网营销项目。而这3大策略都是可以互相协同和加强的:比如写书和自媒体可以给互联网营销项目带来更多知识技能和机会,做项目可以给写书和自媒体带来案例和经验,自媒体可以给书籍带来销量,书籍可以给自媒体带来粉丝,同时两者都需要学习新知识并相互补充…… 也就是说,这3个策略是相互加强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削弱的关系。而为此我也拒绝掉很多看起来很诱人,但是削弱这些策略或者无法直接协同的机会。 比如我放弃了被其他商学院学生所垂涎的高大上实习机会,因为和现在的策略没有协同作用;放弃了考取证书充实简历的机会,因此和现在的策略没有协同作用;放弃了被邀请合著其他书籍的机会(削弱我现在写书的精力);放弃了被付高价重做另一个原创自媒体的机会(因为定位相似,所以是削弱现在的"李叫兽"自媒体而不是互相加强)。实际上,我为了协同策略,放弃了几乎所有无关的机会,即使他们看起来很诱人。 实际上,几乎任何困难目标的达成,背后都有无数个相互协同的行动,这也意味着放弃那些无法协同的行动。 在军事上,如果你想"诱敌深入",就不得不放弃诱人的"迎头痛击"的机会,也不得不安排一连串相互协同的行动:比如故意前线失利、比如安放内奸、比如沿路埋伏等,单一的行动往往难以生效。 "赤壁之战"就是经典的"行动协同"的例子,既要多行动协同(借东风、周瑜打黄盖、火烧连营等行动少一个都不行),又要放弃一些其他的战略目标。 同样,在职业战略上,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存在市场缺口",又能"扬长避短"的领域,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设计一连串相互协同的行动,并且放弃那些不能协同的行动。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中挣扎。既当学生会主席,又要考雅思托福;既花费大量精力申请实习,又参加项目准备创业;既备战公务员考试,又想申请腾讯的产品经理职位… 如果你不清楚现在自己行动的协同性如何,请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的各种行动是相互加强的,还是相互冲突或者彼此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