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数据精准帮扶高校贫困生是双赢


  最近,很多人被一篇微博文章暖哭了。网友@天涯历知幸发文,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不再需要学生个人主动申请,而是开始通过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月均消费水平等大数据信息精准"画像"。一旦被确定为资助目标,钱是偷偷打到孩子卡里,只有学校和孩子知道,让贫困学子更有尊严地接受资助。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资金,这种经费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国家的专项补助经费,一是来自校友或社会热心人士的捐款。为了保证专款专用或用到实处,高校在甄别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上也是煞费苦心,除了要求学生主动申请,还需要学生从生源地开始逐级开证明、盖章,更有甚者,当名额有限时,申请补助的学生还要公开演讲,哭穷比惨,再通过打分来决定最终的人选。
  虽然这样的方式多被诟病,但出于资金使用的专门性和申请学生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也只能沿用这样的方式。但是,很多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碍于手续的繁琐或不愿为人所知的贫困境况,以及因贫困而导致的自卑敏感心理,不得不在申请前止步。如此一来,一大部分的扶贫济困专项资金并没有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局面,对学校和贫困学生而言都谈不上"双赢"。
  通过大数据采集经济贫困信息显而易见的好处就在于简化了申请的流程、提高甄别的精准度、最大程度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和不愿被他人过多触及的敏感自尊。这样,扶贫济困的资金实现了精准投放,接受学生也不会纠结于他人异样的目光。可以说,在帮扶贫困学生的工作中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一举两得的善举。
  当然,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担心有学生故意不在饭堂消费,制造贫困的假象骗取补助金。但我认为这样的担心略嫌多虑了。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并不以学生在饭堂的消费作为唯一的参数,还需结合学生勤工俭学、社交范围、活动轨迹等要素才最终确定帮扶学生的人选;另一方面,不应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成长中的青年学生,要相信他们的道德自觉,退一万步说,如果一个不需要资助的学生处心积虑、挖空心思来骗取其他同学补助生活必须的一点资金,这样的人在同学中只会瞬间坍塌,身败名裂,大学生不可能连这点利弊权衡的能力都没有。
  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学校对学生这种无须任何证明的爱。人们常说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是师生一场,难道就不是世上恰到好处的"缘"?若干年后的校友和母校的关系,难道就不是最熟悉最亲近的"故"?母校之所以被称为母校,就在于其有着如同母爱般博大而深沉的爱,每一个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情感往往是具体而鲜活的——今天学校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和庇佑自己的学生,以后学生进入社会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可谓"种善因得善果"。
  从这个意义来说,高校不仅仅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传递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站"。学校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实质也在以"身教"的方式告诉学生,要有为人着想的善良。当然,也不必苛责贫困学生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如果不是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谁愿意像一个受伤的野兽一样,蜷缩在一个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或者只有来自这些无须任何证明、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才能带给他们勇气和希望,才能真正守护他们柔软的内心,让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同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可能。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无疑,这些高校给予了贫困学生无需证明的爱,而这样的爱必然会以类似的方式,从曾经接受过帮助的贫困学生身上,传递给更多需要温暖的人。而那时,校友们的仁心善举,将是回馈母校润物无声般的教育的最高级别证明。
网站目录投稿: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