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妮:我上一趟找新工作的时候,大约是四年前,求职过程中最让人气馁的就是你申请了某个岗位,甚至还进行了不止一轮面试,可之后就没有任何回应了。现在这种情形又重现了,一家我素来希望能加入的公司有岗位空缺,我申请之后,对方大约三周前打电话找我面试,我觉得面试相当顺利。此后我又用电话和邮件联系对方数次,重申我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可是没有收到对方任何回应。哪怕一个字也没有。 同时,另一家公司向我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我估摸着这也不错——至少可以改善我现在的处境——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本可以接受这份邀约,可如果我真正偏爱的那家公司最终又联系我,那怎么办呢?等多长时间之后我就该推测自己没能获得那份工作呢?——困惑之人 亲爱的困惑者:这简直让人发疯,不是吗?我经常听到这个问题,有些人甚至是从美国这边飞到那一边,以参加几轮面试,然后还是……全无回应——甚至连一份电子邮件回复都没有,尽管此类回复其实只需20秒钟就能发送,比如可以这么说:"感谢您与我们见面,该岗位已有合适人选,但我们今后有合适岗位时,会优先考虑您",或者意思差不多的表述。 而这种绝对的沉默既粗鲁又无礼,让人极为不满。"人们都希望有某种形式的回复,这是人类的天性,"求职申请追踪网站StartWire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弗曼指出,"如果求职者感到其申请坠入黑洞,特别是在他们投入了大量努力的情况下,不免深感愤怒。" "让人干等着"不仅会影响求职者的情绪,对公司也没好处。"人力资源专员和招聘经理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呢,不及时告知求职者进展会损害其所在公司的声誉和品牌。"弗曼称。StartWire进行的一份新调查表明,77%的求职者对将其蒙在鼓里的公司评价有所降低,超过一半人还会拒绝购买该公司产品或服务,也不会向他人推荐之。 此外,互联网指数级地放大了不满求职者散布不利言辞的能力。"互联网诞生之前,如果一家公司对你不厚道,你或许能向10个人陈述该经历,"弗曼指出,"如今,你可以在Glassdoor.com、Vault.com及Facebook之类的网站发布自己的遭遇,并在Twitter上讲给所有关注者听,一次负面的体验可能很快就传遍网络。" 他补充说,通常,一家大公司每有一个岗位空缺,平均就能收到约30份求职申请。"因此,如果你每年招聘1000个人,那你差不多要和3万个求职者——具体数字或可增减——打交道,疏远3万个潜在顾客再加上他们所有的网上联系人,恐怕不太明智。"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同样基于互联网,雇主其实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过去五年来,多数大公司都采用了完善成熟的基于网络的招聘工具,其中内置有追踪每个求职者当前情况的功能。 "举例来说,这些功能的运作方式其实与亚马逊处理图书订单的方式类似,系统追踪记录图书离开仓库的时间、搬上卡车的时间、在途送往顾客手中的时间,等等,"弗曼表示,"因此,问题不是雇主们不知道你的申请进度如何,以及有多少人正在竞争该岗位或者是否已有合适人员。他们清楚得很。" 他们只是不告诉你。StartWire的调查显示,尽管接受调查的求职者中,有90%表示收到回馈能使求职过程"不那么令人气馁",96%表示更愿意到一家自己知道将及时被告知进度的公司去应聘,可只有33%的《财富》美国500强公司会将他们手头拥有的任何信息转发给求职者。"那些以‘求职申请黑洞’而著称的公司,可能会错过潜在的明星雇员。"弗曼如是说。 了解了上述情形后,你需要等多久才能确定自己没能得到这份真心想要的工作呢?大体上说,经验法则表明一份职位空缺约持续45天。"因此,你应了解该空缺信息首次发布是什么时候"——StartWire收集5600家雇主的众多信息,并向其用户提供,其中就涵盖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从那天起数45天,如果还没有任何回应,你就可以假定自己没能成功了。"弗曼称。 就你的情况而言,由于你面试后已过去了三周,现在放弃还为时过早,可以再等三周。可是,那家向你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公司愿意等你那么久,让你慢慢下决定吗? 在当前形势下或许不会,"你应当联系自己更想加入的那家公司,让对方知道你有另一份录用通知在手,"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经理人培训公司ClearRock的管理合伙人安妮•史蒂芬斯建议,"要把这说成对他们的一种礼貌,并请他们提出反要约。" 如果你这么做了,然后还是没有回应呢?"两天内收不到反要约的话,"史蒂芬斯表示,"就接受另一份工作吧,充分利用好那个机会。" 祝你好运! 读者交流:您是否有过申请一份工作(或者不止一份),然后被晾在一边,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无机会的经历?如果您是招聘经理,您是否认同求职者应当等待45天之后再放弃希望?敬请在文后发表评论。 译者: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