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乡村情怀高山野茶


  陆羽说:"茶之初,发乎神农。"不然,咋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由是,也告诉人们一个事实:今天的茶叶,是从原始的野生茶树培育出来的。
  野茶,尤其是高山野茶,由于气候原因,它的萌芽周期得以延长,故而它的生物黄酮、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要比一般茶叶要高出许多。
  位于海拔八九百米的福安市范坑乡八斗村,其原始森林中就发现了许多高山野茶。
  盛夏,我们受邀驱车直上"三十六坡房挂壁,七十二岗路朝天"的八斗村赏茶。一路上,但见周遭山势陡峭,群峰耸峙,山雾弥漫。车子开得慢,我们的话也谈得散。茶厂主人说:"这条路,就是旧时闽浙两省的茶道。"说到这里的情况,他如数家珍:"这里叫燕坑,桥上有碑文。当年建这桥,就是当地茶商出资兴建的。""这里是羊坑,前面一条古官道直通八斗到浙江,茶银也从浙江挑到羊坑村。"听他侃侃而谈,我倏然飞驰想象:当年,这条道上的人气可旺啊!可眼下,对面的古官道两旁,只闻蝉儿打鸣、鸟儿啁啾嘞!怪不得明清时种的茶叶,如今都散落在高山的山旮旯里了。车子左转右转,跃上葱茏八百旋的山岗,终于到达目的地八斗村。八斗,这个高寒山区,据说当年出了个"才高八斗"的高人而得名。而当地村民发现高山野茶,还在该村的荒山野岭上。为了一睹高山野茶的"芳容",我们不顾旅途颠簸劳顿,直催茶厂主人一同上山。
  晌午的太阳真够毒辣,我们虽备了遮阳帽,但还是被晒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加之山上蒺藜拦路,我们披荆斩棘好不容易才挨到野茶树边,与野茶来个"惊鸿照影"和"零距离亲热"。哈哈,我发现一株野茶树上还萌出了片片紫色的叶芽。"紫茶!"我惊呼起来。"紫者上,绿者次……"这不是茶圣所说的上等茶吗?"正是!"这时,一同来的农大的研究生凑到我身边,说:"这种紫芽茶,富含花青素和茶多酚等营养成分,其他品种的茶叶就远不如了。""这种茶,树干都有碗口粗,树龄应该有一两百年了,它们生长在高山林木、流泉、云雾之间,这种特殊环境造就的野茶,泡起来老枞味特厚,也耐泡。"专家给我上起了茶课,听着,我或多或少也涨了茶知识。
  听讲解的当儿,我总改不了好动习气,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放到嘴里咀嚼,顿觉满口流津,唇焦顿消。
  下山,午餐。饭后,主人又给我们沏了一壶高山老枞品尝。氤氲的热气中,只见茶水晶莹剔透,汤色金黄;只觉芳香馥郁、清气弥漫,顿感满口生津、味蕾乍绽。幸哉!乐哉!快哉!一种卢仝饮茶的况味涌上我的心头……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忆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