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被一篇微博文章暖哭了。网友@天涯历知幸发文,部分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不再需要学生个人主动申请,而是开始通过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月均消费水平等大数据信息精准"画像"。一旦被确定为资助目标,钱是偷偷打到孩子卡里,只有学校和孩子知道,让贫困学子更有尊严地接受资助。 贫困生资助是个复杂的技术活。无论资助款项是来自政府公帑,还是源自社会爱心人士,一丝一厘都不允许乱发、错发。因此,确保爱心不被亵渎,给真正的贫困学生雪中送炭,将预防关口前移、设置审核程序,把好精准识别关也是必要的。 可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有些"把关"措施用力过猛,甚至出现跑偏现象。比如,让学生从村一级开始层层证明,有的将学生个人信息全部进行公示,让学生个人隐私"裸奔"在路上,有的学校甚至组织"比穷公开演讲"。这些煞费苦心的"把关"手段,实质就在于将信息进行公开"曝晒",借助众人的"慧眼",甄选真正的贫困学生。动机无可厚非,但对贫困生的伤害也不容小觑。贫困学生往往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坎坷的成长环境而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感觉低人一等。 "贫寒"二字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哪肯轻易示人?为了申请资助,不得不让渡个人的隐私,接受他人怜悯的眼光,这样的场景浸透着几份酸涩、几分憋屈,难言尊严感。如果说,物质资助是对孩子的雪中送炭,那么因为接收物质的资助,而让尊严这座大厦轰然倒塌,这是不是得不偿失?事实上,有些孩子宁愿啃馒头、喝免费的汤,也不愿去吃有肉有菜的营养餐,这种现象也警示我们:雪中送炭的资助行动,怎样才能让贫困生更体面、更有尊严,确实是一道着实需要深思的时代考题。 资助贫困,守护尊严,其实并不矛盾。现在通过大数据给贫困学生精准"画像",从而实现悄无声息的精准资助,可谓是一种温情的守护。一方面,通过信息多跑路,不但让学生少跑路,而且不用学生主动申请、不用接受他人公开审视,贫困学生不再为自证贫寒不得不悲情地"抛头露面",避免了以往无法躲避的种种尴尬。另一方面,大数据对贫困学生信息的收集、评定都是悄悄完成的,甚至在收到补贴前连学生本人都未察觉,这样的资助方式会让学生觉得哪怕身处逆境,身边总不乏关爱的力量。"你放胆探索世界,我守护你内心柔软",这种静默的呵护,更让人感动。 当然,也有人质疑,通过大数据会不会让"天天点外卖而导致食堂消费不高"的人钻了资助的空子。随着消费多元化,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担忧就因噎废食,停止创新探索的脚步。相反,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更全面、更客观、更精准去判别与认定,这需要更多的探索。比如,有的学校对学生的勤工俭学、奖学金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有的学校则细致到吃饭花多少钱、买水果花多少钱、超市零食花多少钱等方面。 如此看来,只有不断完善机制、夯实监督手段,扎牢制度的藩篱,最大程度避免资助资金"跑冒滴漏",回应好公众关切,才会让"静悄悄"的温情资助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