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社会发展了。 乙:经济搞活了。 甲:日子好过了。 乙:吃穿住行不愁了。 甲:现在的交通工具您甭说挨着个用,数都未见准数得过来。 乙:太多了。 甲:有一天我们去颐和园,数了数,有八趟公共汽车往那去。 乙:太方便了。 甲:又有一天我们去西单,光地铁就有两条线路。 乙:还在兴建呢。 甲:还有一天我们去新街口,光航空班机就有五架。 乙:啊?坐飞机去新街口呀? 甲:啊,去南京的新街口。 乙:嘿。 甲:我打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在公交车上当售票员,后来当了司机,一直干到现在。 乙:噢。 甲:我研究乘客整整五十年了。 乙:慢着,您研究乘客有多少年? 甲:五十年。 乙:五十年?您今年多大岁数? 甲:五十三。所以我对于乘客的心理…… 乙:别说啦!您今年五十三岁,从事售票工作五十年? 甲:啊,是这个意思。 乙:您三岁就在车上卖票? 甲:啊……是啊,小了点儿。 乙:小了点儿?小多啦! 甲:奇怪吗? 乙:您说呢? 甲: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 乙:不对劲儿了吧。 甲:这里有问题。 乙:还是大问题呢。 甲:三岁的孩子,该上幼儿园呀,怎么上车卖票去了呢? 乙:就是,岁数太小了。 甲:我是童养媳? 乙:不可能。 甲:童子工? 乙:还少林拳呢。这都不可能,您再好好想想,肯定是弄错了。 甲:让我好好想想。 乙:想好了吗? 甲:别急,你看看啊,我研究乘客五十年。 乙:五十年。 甲:我三岁上车卖票。 乙:三岁。 甲:加一起多少年? 乙:五十加三,五十三年。 甲:我多大岁数了? 乙:五十三岁。 甲:这不是正对嘛! 乙:啊? 甲:小鬼,我差点儿被你搞糊涂喽! 乙:谁是小鬼? 甲:通对乘客的长期研究,我发现了一些规律。 乙:噢。 甲:你看过散打比赛吗? 乙:散打比赛看过。 甲:一上场两人就打起来了。"好小子,你敢拿拳头打我,你躺下吧你!"抬起腿照着对方的脖子就是一脚。 乙:够狠的。 甲:都这么打。 乙:对。 甲:你看着很正常。 乙:是那个场合嘛。 甲:你把它换个环境就不正常了。 乙:换哪儿去? 甲:换公共汽车上。 乙:公共汽车上? 甲:啊。乘客一上车就给售票员一拳:"这车去动物园吗?""错了,下去吧你!"售票员一脚丫子把乘客踹下去了。 乙:好嘛,一帮土匪呀! 甲:除了这个规律,还有一个。 乙:什么? 甲:在家和在外面不一样。 乙:哪不一样? 甲:比如说在家里,年青的丈夫在看足球赛转播。 乙:看电视呢。 甲:年青的妻子可以跟丈夫撒娇。 乙:怎么撒娇? 甲:"我想看电视剧嘛。""等会儿。""不嘛,我就要现在看嘛!嗯――,嗯――,我就看、我就看!" 乙:开始撒娇了。 甲:"宝贝,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剧嘛,来,亲一口。" 乙:好嘛,真肉麻。要是硬不给她看呢? 甲:她嚎啕大哭呀。 乙:哭起来了。 甲:这一哭全楼的人都听见了。 乙:听见怕什么? 甲:"来人呀!虐待妇女了!家庭暴力啦!" 乙:行了,赶紧把遥控器给她吧。 甲:您说这招管用不管用? 乙:管用。 甲:这也就是在家里,要是放在公共汽车上就不好使了。 乙:我看一样。 甲:一位姑娘上了车,车上没座了,她走到一个老头的身边说:"我要坐一会儿。"老头说:"等我下车你再坐。"姑娘说:"不嘛,我就要现在坐嘛!嗯――,嗯――,我就坐、我就坐!"腾地一下她坐老头的腿上了。" 乙:这是干嘛? 甲:"宝贝,让我坐一会儿嘛。来,亲一口。" 乙:好嘛,这谁家的傻丫头呀!要是硬不给她让座呢? 甲:她嚎啕大哭。 乙:啊。 甲:这一哭全车的人都听见了。 乙:听见就听见。 甲:"来人呀!有人调戏妇女啦!" 乙:行了,赶紧把座让给她吧。 甲:还有一个规律。 乙:还有? 甲:生活中里有很多规律,比如说学校里的老师教书。 乙:育人子弟。 甲:教书得耐心。 乙:对。 甲:还得仔细。 乙:那是。 甲:一般教地理的是这都是这样:北京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的古都之一,因交通地位重要而兴起,作为燕国都城蓟最早见于史书记载,辽称南京,为陪都。金时正式建都,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清及民国初称北京。1928年设北平特别市。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都,改称北京。北京的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向东南为一片逐渐低缓的平原。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二,平原约占百分之三。这一讲就是四十五分钟。 乙:真细致。 甲:要是把这种方式用在公共汽车上…… 乙:怎么样? 甲:违反规律了。 乙:没事。 甲:准出事。 乙:试试。 甲:乘客问售票员:"请问故宫在哪里下车呀?" 售票员乘机给他介绍一下故宫。 乙:这多好。 甲:故宫也叫紫禁城,紫禁城即宫城,为皇宫所在地。明代有紫禁城沿用元朝大内的旧址而稍南移,周围加凿了护城河,一律用条石砌岸,俗称筒子河。随后又拓展了旧皇城的南、北、东三面,从而扩大了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距离。紫禁城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东西两墙的位置仍同元大内旧址,只是南北墙分别向南推移了近四百米和近五百米。紫禁城南门的午门是宫城的正门,正当元皇城灵星门旧址。午门内的金水桥也就是元代的周桥。金水桥北面新建皇极门(原称奉天门)。皇极门内,在元大内崇天门直到大明门的旧址,先建皇极殿(原称奉天殿),后又建中极殿和建极殿(原称结盖殿和谨身殿),这就是外朝的三大殿。谁在故宫下车呀? 乙:我。 甲:快下去吧。 乙:怎么了? 甲:都到颐和园了。 乙:好嘛,跑北郊去了! 甲:您看车上坐着的人,坐有坐的规律。 乙:坐着还有什么规律呀? 甲:他坐在那要么看窗外,要么低着头,就是不看车箱里的人。 乙:为什么? 甲:看见老弱病残就得让座呀。 乙:对。 甲:一旦让了座就得站起来,不能蹲着。 乙:废话,车上没有蹲着的。 甲:站着也有规律。 乙:站着有什么规律呀? 甲:一般都是用一只手把着车上的扶手。 乙:另一只手呢? 甲:拿着东西。 乙:噢。 甲:换手的时候先把上面的手放下来,接过东西,这只手再伸上去抓住上面的把柄。 乙:是这样。 甲:反过来就不行。 乙:怎么不行? 甲:刚上车的时候手里拎着一盒生日蛋糕,有汽车轮子那么大。 乙:嗬。 甲:左手在下面拎着蛋糕,右手在上面把着把手。累了,换换手 乙:换吧。 甲:把生日蛋糕举起来。 乙:举起来干嘛? 甲:在上面换手哇。 乙:噢。 甲:还没等换呢,车身一晃,手一松,"叭嚓"一下蛋糕掉人家脑袋上了。 乙:砸着人了。 甲:弄人一身蛋糕。 乙:道个歉吧。 甲:"对不起,祝您生日快乐。" 乙:谁过生日呀? 甲:车上的人各种各样。 乙:都凑一块儿了。 甲:有一种人特别能挤车。 乙:能挤。 甲:不但能挤还能抢座。 乙:有这种人。 甲:只要车上有空座,他就能抢着。 乙:够能抢的。 甲:一般人抢不过他。 乙:噢。 甲:不过有时候他也给别人让座。 乙:是吗? 甲:时代青年嘛。 乙:好。 甲:助人为乐嘛。 乙:好。 甲:学习雷锋嘛。 乙:好。 甲:交个女朋友嘛。 乙:啊?他专给年青的姑娘让座呀? 甲:还得是没结过婚的。 乙:他跑车上找对象来了。 甲:有一个小伙子就是这样。有一回他前面站着个女的,背朝他,长发披背,穿着花衫衬、包着牛仔裤,身材相当苗条。他很热情站起来拍拍人家肩膀:"姑娘你请坐!姑娘……哥们。" 乙:怎么叫哥们呀? 甲:留着两撇胡子哪! 乙:男的呀! 甲:还有的人喜欢看热闹。 乙:是。 甲:上回我们那车走在路上,有个姑娘不知怎么地了,突然从路边冲车头就撞过来了。 乙:哟!这是自杀呀。 甲:司机一踩刹车,把人撞倒了,可是没压着。 乙:不幸中的万幸。 甲:当时有好多人下车围着看热闹。 乙:看看吧。 甲:看了足有一个多钟头,等救护车把人运走了。大伙都上车了,只有一个人不上车,坐在路边哭。 乙:哭什么? 甲:怎么回事?我问问。 乙:是得问问。 甲:"刚才那位是你妹妹?""不是。""是你姐姐?""不是。""是你对象?""不是。" 乙:那你哭什么呀? 甲:"净看热闹了啦,我的钱包被人偷啦!" 乙:小偷真可恶。 甲:车上的小偷不好逮。 乙:相当狡猾。 甲:除了卖票,我还练习过逮小偷。 乙:你行吗? 甲:一开始我瞧谁都像小偷。 乙:啊? 甲:逮谁好呢? 乙:千万别逮错了。 甲:我仔细观察。 乙:看见什么了? 甲:有个人在掏钱包。 乙:快逮吧。 甲:不行。 乙:怎么不行? 甲:他掏的是自己的钱包。 乙:嗨。 甲:你说他怎么不掏别人的钱包呢? 乙:我哪知道。 甲:"师傅,我买张票!"他买完了票,把钱包放兜里了。这时候,旁边有只手伸过去了。 乙:这回准是小偷。 甲:没错,就是小偷。 乙:逮他呀。 甲:我一抓他,嗬,他抽出了一把尖刀。 乙:真嚣张。 甲:你说怎么办? 乙:怎么办? 甲:跑是来不及了。 乙:你要跑呀? 甲:我说小偷跑不了了。 乙:噢。 甲:我想给他来一个空手夺刀。 乙:对。 甲:可是我没练过。 乙:没练过你说它干嘛? 甲:那个丢钱包的人来了个空手夺刀,一下子就把小偷制服了。 乙:人家练过。 甲:那当然,人家是便衣警察,故意来引小偷上钩的。 乙:我说呢。 甲:警察冲我说:"对不起,你也得跟我上警察局。" 乙:啊? 甲:让我去作证。 乙:吓我一跳。 甲:还有一种人喝了点酒就耍酒疯。 乙:酒后无德。 甲:有一回上来了个酒鬼,酒气熏天。 乙:喝多了。 甲:喝多了他骂人。 乙:怎么骂的? 甲:"我敢骂人。" 乙:你骂人干嘛? 甲:"我心里不舒服。" 乙:不舒服就骂人呀? 甲:"我逮谁骂谁。" 乙:想撒野。 甲:"那孩子。" 乙:哪孩子? 甲:"带红领巾的。" 乙:小学生。 甲:"小孩!" 乙:干嘛? 甲:"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全都是私生子!" 乙:谁呀? 甲:那孩子不吱声了。 乙:不理他。 甲:旁边一位姑娘见势不妙,想躲开。 乙:躲远点吧。 甲:"往哪跑小姐?瞧你这身打扮,人不人鬼不鬼跟野鸡似的!" 乙:姑娘说什么? 甲:谁敢惹他呀? 乙:小姐也躲开了。 甲:旁边还站着一个老头。 乙:上岁数的。 甲:"老头,看模样你好像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吧?" 乙:老头也倒霉了。 甲:"给我磕两响头我给你一毛钱。" 乙:欺人太甚。 甲:这时候过来了一位警察。 乙:这回怎么样? 甲:"我跪下吧。" 乙:哎,这回怎么不骂了? 甲:警察拿着手铐呢,抓去就劳改呀! 乙:怕了不是。 甲:还有的人没喝酒他也讨厌。 乙:什么人? 甲:上下班的时候正是客流高峰期,乘客特别多,经常挤得关不上门,关不上门,车就不能走。 乙:容易出危险。 甲:门口挂着的那个人最讨厌,他两手紧紧地抓着车门框,双脚蹬着脚踏板,可身子怎么也挤不进去了。 乙:那就别上了。 甲:不行,他非上不可,他不上谁也别想走。 乙:多耽误事。 甲:车下面有很多人看热闹。 乙:这有什么好看的? 甲:好看。大伙一边看还一边说呢:"嘿,这家伙穿的还挺花哨。" 乙:他穿什么啦? 甲:里面穿了条花裤衩。 乙:还能看到花裤衩? 甲:那当然,裤裆全开线了。 乙:好嘛。 甲:这回这家伙不下去不行了。 乙:别挂那展览花裤衩了。 甲:放开手下了车,这家伙站地上转过来、扭过去,左摸右摸。 乙:摸裤子。 甲:裤子好好的,没破呀? 乙:怎么回事? 甲:那些人逗他玩呢! 乙:上当了不是。 甲:还有一种人也挺讨厌。 乙:什么人? 甲:坐车不买票的。 乙:逃票的。 甲:一旦被发现了他还老有话说。 乙:说什么? 甲:"干吗非要买票?" 乙:因为你坐车了。 甲:"我没坐,我站着呢。" 乙:你的脚是不是站在车上了? 甲:"是啊。" 乙:那就得买票。 甲:"我把脚抬起来,我吊在把手上。" 乙:那也得买票,都像你那么吊着像话吗? 甲:"不买票不行?" 乙:不买票你别上车。 甲:"不上车怎么上班?" 乙:用脚走啊,走道不要票。 甲:"走道不要票吗?" 乙:谁管你要过票? 甲:"公园看门的管我要过票。" 乙:你去公园啦? 甲:"随便走走。" 乙:那是得管你要票。 甲:"你不是说走道不要票吗?" 乙:你进门了。 甲:"进门就得买票?" 乙:那当然。 甲:"上你家串门也要买票?" 乙:你抬扛呀! 甲:我说:"少费话,到哪?""到终点。""拿钱买票,快点。" 乙:他说什么? 甲:"售票员同志您看我忘带钱包了。""不可能。""真的。今天早上换裤子我忘把钱包掏出来了。""你这都几回了?" 乙:几回了? 甲:"没几回,算起来也就一百多回吧。 乙:一百多回还少啊?你这是扰乱公共秩序。 甲:"师傅,不瞒您说,我一直就这么干来着,从来没有人发现过。今天您一眼就瞧出来了,您的水平比他们高多啦。" 乙:吹捧上了。 甲:"售票员师傅,感谢您指出了我的错误,把我扰乱公共秩序的泥坑中拉了出来。我向您保证……" 乙:保证什么? 甲:"保证知错必改,有错必纠。保证记在心坎上,放在口袋里,时刻准备着,主动买车票,来车咱就上,有座咱就让。"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你说讨厌不讨厌? 乙:是够讨厌的。 甲:到了站我把车门一开:"饶你一回,下去吧。" 乙:下去了。 甲:车开了他还在后面追呢。 乙:落东西了? 甲:没有。 乙:怎么回事? 甲:还差着八站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