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产品经理穷途末路了不只是好的太少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很可能变成打字员那样的工种,越来越不重要,甚至消失。"苏杰说这句话的时候,距离他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第一版,过去6年时间。
  苏杰写这本书时,子柳就坐在苏杰对面的工位上。子柳说,《产品经理的穷途,交互设计的末路》这篇文章,他标题党了一下。"不过,好的产品经理真的太少了。"
  一家年前融完A轮3000万的to B企业,给应届生产品经理开的工资是4000到8000元。「很多刚毕业的人听到这个价格都不愿意来,比他们预期少太多,不过现在就是这个行情。」该企业的HR说。
  产品经理变成显学
  唐思远想招一个产品经理,一个月过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他掏出手机翻给我看,有一个面试者每天给他发微信,表达自己想来工作的意愿。"他没什么经验,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没精力带一个新人。"唐思远说。
  2010年,唐思远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叫产品策划,当时他还没听说过产品经理这个职业。
  2012年初,微信用户过亿,张小龙一举成名。8小时20分钟的内部演讲,无数人传阅,低调内敛的张小龙被一拥奉为「产品教父」。
  在产品策划的岗位打了两年杂,唐思远发现自己在逻辑思维和需求挖掘上的能力,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是匹配的。
  "那一年是产品经理最鱼龙混杂的一年,我这样的野路子就进来了。"唐思远说。
  产品经理是从传统工业化领域演进而来,在流程上细分出来的工种。"产品经理是一套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在传统IT企业是没有的,它们是在确定性环境下做确定性的事情。"苏杰说。
  这套方法论原本掌握在大型互联网公司里,创业火起来之后,产品经理变成了显学,逐渐覆盖开来。
  (以产品经理为关键词的热度检索)
  以产品经理为关键词的热度检索「变成显学之后,能力不够的人都混进来了,滥竽充数的太多了。」苏杰说。
  2015年之前,资本充满热情,创业项目百花齐放,对于产品经理的需求激增,要求也不断降低,认为会画原型图就是产品经理。
  有不少初创公司还招聘「应届生产品经理」。于是,这些「原型工」手里有了大把的机会。
  "不靠谱的产品经理破坏力很大,远远大于一个不靠谱的工程师。"苏杰说,在初创公司里,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所有结果负责,不靠谱的产品经理,可以把一个公司折腾垮掉。
  一直到了2015年下半年,资本趋冷,项目减少。经过市场的洗礼,老板们对岗位的理解更深入,在招聘上也变得更加理性。
  "今年可能是产品经理入行最难的一年。"唐思远说。
  骄傲不起来的产品经理
  2015年5月,在没有提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豆瓣将站内的通信工具「豆邮」改名为「私信」。这不是豆瓣第一次改版,但这次彻底激怒了豆瓣的老用户。
  撇开内容,从产品层面上说,豆瓣的用户体验并不好,交互设计不流畅。经过了十年的发展,豆瓣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文艺青年的深度用户粘度虽然高,可是把他们变现却很困难;另一方面,豆瓣不合理的交互设计,导致新用户进入门槛高。
  豆瓣选择了后者。
  老用户组织了「还我豆邮」的线上抗议活动,豆瓣的产品经理被骂得很惨。在一番狂轰滥炸之下,豆瓣终于妥协,将其在PC Web上的「私信」恢复为「豆邮」,而App上的「私信」则继续保留,创始人阿北都迫于压力公开道歉。
  天生骄傲的产品经理,真的骄傲不起来了。
  四五年前,马化腾、周鸿祎等互联网大佬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产品经理。
  2011年,在「i应用──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大会上,李开复说产品经理的未来是CEO,周鸿祎反驳他,说产品经理现在就是CEO。
  这些言论,让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神化」的味道。许多年轻人开始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产品经理变成了招黑体质。
  「大量的人不具备这个能力,而又以这个职位自称。」子柳说。
  「我不会开发,那我去干产品经理;我不会测试,我去干产品经理;我不会运营,我去干产品经理;我什么都不会,我去干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这个词,慢慢地变不好听了。
  "产品经理认为自己在这里(手比着脑袋),但很多人认为他们在这里(手比着腰部)。"苏杰笑着说。
  产品经理没落,运营的崛起
  伴随产品经理没落的同时,是运营的崛起。
  在资本寒冬下,投资人很难为模式创新所动,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更多是从数据考量。而运营手段在数据上的呈现是最快的,在产品或技术能力不足时,组织活动做用户激励,在早期可以让产品的数据看上去不差。
  比起去年,今年的融资情况更糟糕,在没有拿到融资和挖到人之前,运营在某种程度上是成本最小的投入,帮助创业者拿到早期的融资。
  同时,运营的从业者较多,相对比较好招,初、中级的运营人员,价格也比产品和技术便宜。
  产品的无限外延
  在此之前,产品经理的职能被定义得很狭隘。
  "产品经理的本质不是写文档、画原型、做demo。"子柳说,一涌而上的阶段,大家聚焦在产品经理很表面的东西,"这些只能称为产品助理或需求分析师,离产品经理还差得很远。"
  "产品经理被误解成整天思考怎么把页面做好看一点,做交互流程,怎么把5步缩成3步,这种都是特别表面的东西。"苏杰说。
  产品不只是狭隘的理解为一个App、一个网页。
  "你对产品的理解可以无限大,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产品。"苏杰说。
  而产品的外延,就是产品经理的外延。前百度产品副总裁在子柳的文章下面评论:「所有影响用户体验的显性和隐形的因素都是产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审美、交互、业务逻辑、内容、服务。」
  "优秀的产品经理很少,"子柳说。但究竟优秀的产品经理有哪些特质,子柳和苏杰都没总结出来。
  "有点类似于艺术家。"子柳说。
  "几年后还有没有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套方法论。"苏杰说。
  像创业一样,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也经历了从冷到热,再到回归理性的过程。
  产品经理也无可避免地在迭代中完成了自我升级。这是好事。
网站目录投稿:冬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