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有效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深入调研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安排,我镇党委自2019年9月初至10月中旬利用近1个半月的时间对全镇各村(居)党支部和镇直各单位开展了全方位的调研,基本达到了摸底清、找症结、解难题的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于2002年3月31日由原吴多乡和岗龙乡合并而成立,全镇区域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是县委、县政府驻地乡镇,距那曲市约600公里,离西藏首府拉萨市约700公里,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0个行政村,全镇共有45个自然村。2018年底,全镇1180户5170人,其中牧业人口1094户5050人,全镇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179.27万亩,牲畜存栏数149372头(只、匹),其中牦牛10897头、羊137704只、马771匹。 二、主要做法 (一)脱贫攻坚方面。通过调研,镇党委始终坚持"六个精准"基本方略,持续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对照"八个到位"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深入扎实开展 "十项提升工程"、结对帮扶和党建促脱贫等重点工作,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近年来,全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针对上级巡视、巡察提出的精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整改,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我镇党委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检验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双组长"责任制,形成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分管领导+镇级扶贫专干的"6+"工作模式和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干人员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格局以及配强包村(居)干部,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形成包村(居)干部+第一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村(居)监委主任+双联户长的"5+"工作模式,充分带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突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的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基层干部脱贫攻坚的能力素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开展一对多、多对一帮扶,及时帮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建档立卡贫因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全力抓好贫困村(居)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和引领贫困村(居)、贫困牧民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结合区域优势,加大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镇共有20个集体经济组织,其中 "一乡一社"和11家"一村一合"利益联结贫困户全覆盖,贫困户以牲畜、现金、劳力、草场等方式入股合作组织。镇党委坚持把发展壮大农牧民合作组织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实现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实现了合作组织利益联结贫困户全覆盖,带动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增收,脱贫成效显著。在转移就业方面根据"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我镇累计选送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市、县培训机构和本地施工点采取以工代训等方式进行技能培训300余人次,今年全镇可流动性建档立卡贫困户259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岗位对接,共计收入达186.51万元。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我镇建档立卡低保户共 13户,其他牧户(除建档立卡低保户以外的牧户)共981户,除了部分县城易地搬迁户,据户主反应所需的粮食用完能够及时可以购买,其余牧户均满足三个月以上粮食储备需求。其次,平均每人换洗衣物达到2套以上。2019年,按照"共同生活、共享开支"和"三个一致"原则,经动态调整,全镇有1652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6-2019年共减贫370户1652人,脱贫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最低生活标准(贫困标准)线的目标,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末的25.42%降至0%,错退率、漏评率均为0,群众认可度达到99%以上,11个贫困村(居)也全部实现退出。 (二)党的建设方面。通过调研,全镇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镇党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区党委、市委和县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学习贯彻思想和精神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理论素养的有力抓手,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引领力。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组织宣传群众的作用,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动思想和精神进牧区、进寺庙。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切实履行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工作机制和工作体制由镇党委统一领导,逐步实现党政齐抓共管,镇纪委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紧紧依靠群众的参与、监督。同时,镇党政一把手定期与班子成员、村委会、部门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专门听取纪委书记汇报党政班子及其成员廉洁从政情况。另一方面年初与镇直各部门、各村(居)委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镇党委、政府对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村(居)、各部门,责任明确到人,确保了责任分解不留死角。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修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镇党委与各村(居)签订了《尼玛镇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11份,所有责任书均明确了各项具体事宜,规定了对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以及奖惩措施。三是党员队伍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各村(居)在各自然村"双联户"中成立了党小组,并认真清查各村自然村党员人数情况,在各自然村党员达到3名及3名以上党员的要成立党小组,在有的自然村没有达到要求的可以和临近的自然村合并成立党小组,有的自然村党员多就按"双联户"成立党小组,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开展好各项工作,根据上年比例我镇在今年完成了全镇成立党小组比例百分之百,共成立党小组31个。加强了对我镇农牧民党员的管理能。四是按照《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意 见》,着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战斗型、引领型"五型"党组织建设。抓好农牧区党建工作,优化组织建设。各村(居)、机关党支部按照《基层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在派出所、文化站、兽防站、卫生院等正式党员超过3人的单位单独建立党组织,做到了应建尽建。发挥好"微型党校"和村(居)"夜校"培训干部主阵地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各村(居)党支部重点提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健全和创新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农牧区全方位的工作当中。村级党组织能够及时反映处置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利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村(居)和谐稳定。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带领农牧民群众移风易俗、淡化宗教消极影响、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是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在建设布局上,大多数村(居)委会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2016年对2村、10村村委会进行了改扩建;2017年对四村居委会进行了迁址新建;2018年对9村村委会进行了新建,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019年对1村、3村、5村、6村、7村、8村、11村进行了新建,截至目前11个村(居)委会已全部完成。11个村(居)牧家书屋、会议室、医务室、驻村干部办公室和生活用房以及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满足。在标识制度和基本设施以县委统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识、制度,场所对外悬挂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标牌,室内上墙制度一般为议事规则、行为规范和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六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主题党日和党组织生活会等各项活动,按期开展村(居)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建述职报告会,村(居)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同时制定了尼玛镇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按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文员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三)环境保护方面。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已制定了"尼玛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达瓦欧珠为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陈二峰和镇政府副镇长归桑为副组长以及镇至各部门、各村(居)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通过调研和前期开展强化整治工作,环境突出问题以明显改善。一是以自治区、那曲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开展环保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二是定时对镇周边进行"清扫、保洁、垃圾集中处理",对镇周围汽车修理厂实行监督管理,降低污染。三是抓水污染治理一是实行"双河长制",强化巡河行动,实行至少每月巡河巡湖一次,扎实推进"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着力提高河长湖长履职担当水平。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方面,已建成垃圾填埋成11座、正在运行11座。四是以活动为载体,强化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发放各类宣传手册。高度重视环境信息公开,定期开展本辖区内环境卫生清洁活动,以提高环境质量。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牧区环境连片整治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有了新进展,截至目前未发生环境安全事故。 (四)维护稳定方面。近年来,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我镇综治维稳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深化"平安乡镇"建设为载体,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为核心,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公平正义和服务改革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领导重视,综治维稳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村和镇直各综治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综治维稳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考评、同奖惩,确保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实稳定责任工作到位。 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各村(居)都已成立综治维稳工作办公室,均已挂牌。切实加强了治保会、调解会、巡逻组织和单位内部保卫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综治维稳络体系,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各项基础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基层得到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的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五)医疗保障方面。持续开展牧区医疗报销政策、流程、"三个一批"宣传工作,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健康体检工作,镇卫生院定期深入村(居)开展入户义诊活动,及时将救治信息、签约服务工作、慢性病管理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并录入全国健康扶贫系统。全镇11个村居的村级卫生室全部组建完毕,村医轮流坐班,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52人已全部健康体检,通过检查大病37人,对大病患者采取每季度随访一次,其中对29名包虫病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并采取一对一的跟踪治疗措施;173名慢病人员全部实施了签约服务,服务率达到100%,全镇所有牧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非建档立卡群众中无一起未报销滞留票据现象。 (六)教育均衡方面。设立以镇党委、政府为主的教育领导小组及教育均衡规章制度,较好的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在教育工作发展中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清查适龄儿童学生数据,实现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以开展"送温暖、送康复、送教育"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时刻关注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对建档立卡内贫困大学生,每年按时发放教育补助资金,对建档立卡内两后生每年开展多次劝学活动。 (七)安全生产方面。由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安委会负责组织实施。成立了由达瓦欧珠任组长,陈二峰、卓玛央宗任副组长及各行业监管部门业务专职人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大检查。当前,全镇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主要为道路交通、建筑业和自然灾害等。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上级安监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防抗灾储备情况较好。 (八)意识形态方面。严格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中心组理论学习促进党委班子成员的学习提升。各级党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党课讲课活动,党员干部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以此推动工作落实较好。通过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爱讲树"主题教育、"志智双扶"、"法制宣传"、"扶贫政策"等各类宣传、宣讲活动,印发宣传资料、挂画、喷绘、张贴宣传标语和悬挂横幅、LED显示器滚动宣传;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利用"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赛马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庆祝开展活动共36场;各村(居)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十九大精神39场;发放各类宣讲手册400余册,组织"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测试1次。开展"四面"整治活动40余次。卫生健康宣传27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居)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调研,结合各村(居)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村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不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无人办事"问题仍为突出。还有个别后进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成效不显。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个别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各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牧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使得村(居)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居)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素影响,个别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人才的储备,致使村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 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居)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每年安排村(居)组织工作经费,但经费有限,需办村级事务较多,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近年来一直未安排村(居)党组织工作经费,导致村(居)党组织无经费看展活动,影响了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四、建议和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村(居)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居)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班子。 二是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居)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村(居)优秀青年、复退军人、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实效,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居)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居)后备干部的成长。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居)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镇"微型党校"和村(居)夜校抓好培训与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村(居)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使农牧民党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