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仓节,又叫填仓节、添仓节。所谓添仓,顾名思义,就是填满粮仓的意思。这个节日,在清代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日。一般认为,它既是整个新年活动结束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新春伊始人们祈求一年丰收满仓的象征。 天仓节作为汉族人的一个传统佳节,由来也十分久远。关于这个节H的由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北方地区遭遇连年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可是贪得无厌的官府,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照常征收皇粮。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一位善良的看粮仓官,目睹此情此景,于心不忍,便自作主张,开仓无偿救济四处灾民。这犹如天降甘霖,使无数灾民得救。但仓官自知这样做的后果,于是在正月二十五日这天,放火烧掉粮仓,他自己也纵身投入火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善良正直的仓官,重修被烧毁的"天仓",便以每年的这天为"天仓节"。每逢此日,人们便用细炭或柴草灰,在院中撒成一个圆圆的圈形粮仓,中间撒上点五谷,用以象征五谷丰登,并表达对仓官永远的感激怀念之情。 从历史记载来看,六朝时期,此节为"天穿节",相传节日这天是女娲的补天日。据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当时江南的习俗是在天穿节用红丝缕系煎饼,放在屋顶,以示纪念女娲补天。宋代以后正式形成了天仓节。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每到正月二十五日,人们都买牛羊猪肉,全家人一起大吃大喝,并挽留来客一同进食。时称"填仓"。历代相沿。到了清代,全国各地的活动仍是十分盛行,成为一个重要的新春节日。 清代的北京城,天仓节一到,遍及全城的粮商米贩们,反应最为敏感。他们纷纷大放鞭炮,祭祀仓神,以答谢仓神一年到头对自己的恩惠照顾,并祈祷仓神保佑今年发财致富。一般人家,则不必一定要祭仓神,但也要购置一些米面,以充实自家的粮仓。个别的"好古之家",还要郑重其事地购米买柴买炭,以示循礼"填仓"。 其它各地,天仓节的活动与此又有不同,形成各自特色。如东北各地,天仓节这一天,一般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己家的院内或打谷场上,用烧过的草木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用以象征粮仓。里面撒上五谷杂粮,以示粮食满仓。有的地方,农民们在天仓节前的一天,将粘饽饽或粘黄米饭盛到碗里,再用高梁秸心做成小耒耜(吲Si,音垒四),一起放到自家粮仓之中,然后焚香叩拜,祈求仓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另外,有些地方的人们,在屋内用灰撒成箱、柜等形状,中间放点钱,祈求一年财运通达。而西北陕西的一些地方,人们则是在天仓节晚上,用米面做成灯盏,再捏些人物形的面团,捧着灯盏。这些面团人被称为"仓官"。凡有窗的地方,人们都要放上一二个捧灯盏的小人。人们认为,有仓神持灯相助,这一年管保五谷丰登。 天仓节的饮食,也极富特色。具体说来,它同样是围绕着天仓节祈丰年的主题,形成独特的节日饮食。 据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每逢天仓节,北京城的一些大户人家,都要派仆从外出购置很多牛、羊、猪肉,以及其它好吃的东西,拿回家中精,b烹制,一家人安坐桌端,实实惠惠地吃上它整整一天。倘若有客人不期而至,就要想方设法苦留下来,一同享用美味佳肴,直至客人酒足饭饱,才将人家放回。至于一些贫寒人家,虽然无力大量购买各种肉食,也要尽量"烹制一顿好饭以犒劳全家人"。据说,清代的北京城里,薄饼卷和盒子菜等,也是天仓节这个新春佳节的上佳好菜。 华北地区的民间,流传有"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的谚语。其中的杂面汤,就是绿豆面切条,入水煮成的面汤。老百姓大都生活窘迫,这个季节能吃上一顿小米干饭杂面汤,已经较平H奢侈不少,可称为改善生活了。 总之,以上几种天仓节的饮食活动,都是为了回味和纪念有饭同食、有难共担的古代遗风,以期共同努力,开创一年的丰收局面。 另外,山西阳城等地的农民,习惯在天仓节时家家户户磨高粱和黍为粉屑,做成"饼",以祭祀仓官并全家食用;陕西一些地区,盛行于天仓节中午全家共食米面蒸食,不吃"虚粥"。东北的广大地区,则流行天仓节吃"添仓饺子"。所谓"添仓饺子",俗称小根菜馅蒸饺,是满族人祭仓神时所吃的一种主食。它的做法是:将秫米面用沸水浇透,揉匀,做成面皮;将小根菜洗净后加猪肉或牛、羊肉,快刀剁碎,加上盐、豆油、姜末等作料调味品,制成馅。馅人面皮,捏成月牙形的饺子。旺火蒸熟,即是别有风味的"添仓饺子"。 此外,东北地区还有在天仓节时,住娘家的新媳妇一定要赶回丈夫家中过节的风俗。返回时,娘家的亲戚要蒸各种面食,人称"蒸斗",送给新媳妇,由她带回婆家。回到丈夫家时,家里面要设酒食款待。这在清代天仓节的饮食活动中,是一个较为独特的习俗。 但仔细推究起来,仍是由天仓节添仓以祈丰年的节日主题引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