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强化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员工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高绩效吗?大多数时候答案是否定的。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一定对,缺少必要的指导和技能。不管他们多么努力,绩效也不可能很高。此时,需要管理者优化业务流程,对作业进行适度标准化,让员工按照标准动作和规范努力工作,就能获得一个还不错的结果,从而获得非常强的安全感。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情况,很多员工因为被放错了位置,往往是在用其所短,此时自然也难以让努力得到合理绩效。此时,主管及时帮助其调岗非常必要。2. 不断提高绩效评估的透明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非常明确的考评标准。要让员工相信他们做出的贡献,一定可以反映到绩效评估中去。即使是价值观这样的定性考评标准,也需要尽可能采用可衡量、可执行的评估标准,而不要采用很模糊的标准。例如价值观上只是强调员工对公司的"忠诚",而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就会让员工觉得努力再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更好评价。此时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向主管投其所好、逢迎拍马、小团体主义盛行,要么就是洁身自好、远离纷争,实在看不惯的就干脆离职了,眼不见心不烦。与此对应的是,把对公司的忠诚分解成评价要素,例如客户需求导向、注重团队协作、积极维护企业品牌声誉、敬业乐业,就让"忠诚"落到了实处,而不至于让"忠诚"评价沦为弄权的工具。为了进一步减轻主观因素的影响,每个部门都可针对每个考核项进行典型行为定义,只有做到了这些行为并达到指定结果的才算是真的达标了,才能获得相应的考评结果。3. 强化绩效与报酬的关系要让员工相信高绩效必然带来高回报。如果公司大部分员工认为绩效与报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主要取决于主管意志,低效就成了必然结果,而且会逐渐形成"劣币淘汰良币"的状态。 某城市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顾客的喜爱,特别是他的老板,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老板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 有一天,老板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老板最喜欢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老板夹了一只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只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腿到哪里去了?" 厨师说:"老板,我们家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老板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 饭后,老板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出一条腿。 厨师指着鸭子说:"老板,你看,我们家的鸭子不是全都是只有一条腿吗?" 老板听后,便大声拍掌,吵醒鸭子,鸭子当场被惊醒,都站了起来。老板说:"鸭子不全是两条腿吗?" 厨师说:"对!对!不过,只有鼓掌拍手,才会有两条腿呀!" 启示 激励奖赏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在公众场所表扬佳绩者或赠送一些礼物给表现特佳者,以资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奋斗。一点小投资,可换来数倍的业绩,何乐而不为呢? 打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濒临饿死的人你就是给他十座金山都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包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员工激励,必须要考虑员工各种各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 下面我们把不同类型的员工,比喻为四种生存环境下的鱼,我们结合鱼的需求来谈谈如何做好不同类型员工的激励。 第一种类型的员工:水沟里的鱼。 这种类型的员工,他们最迫切需求的是物质,比如工资、奖金等。他们需要钱来养家糊口,需要供小孩上学,或者供自己生存等,因此,他们可以做最累、最脏、最不体面的工作,只要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就行。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能耐,也没有太高的奢求,他们只需要挣足够的钱来承担家庭和生活的责任。这类型的员工一般为工地上的农民工、工厂里的操作工等最基层人员,或者可以是有经济困难的员工,也可以是走向社会不久迫切需要用钱的员工,对于他们的激励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是物质激励,如果缺少物质激励,不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给予他再多的精神方面的激励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象我们对一群饥饿的人说,你们赶快干吧,干完后给你们一人一套新衣服,对饥饿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食物,而不是衣服,衣服再华丽、昂贵,对他们来说,没任何意义。 第二种类型的员工:池塘里的鱼 这种类型的员工,他们需要的是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舞台。他们基本上衣食无忧,能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他们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学历、知识、能力,拥有一份轻松、稳定而又比较体面的工作,但对本身的工作,往往却又无法自主选择。这类型的员工一般为中小型国企里的职工,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等,他们需要的是工作更轻松、环境氛围更好,需要在工作中,得到别人的尊重,由于他们对本身的工作缺少自主选择性,也需要有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到这个时候,再想纠正回来,除非主管具有极强的勇气魄力而且深谙人性,否则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因为此时主管面对的就是整个团队的阻力了。小结人之所以能被激励,首先是帮助员工找到了努力的意义所在,然后他们才会做好牺牲和放弃的准备。管理人员必须实现从被激励到自我激励的跨越,而且要把尽可能多的员工指引到这条道路上来,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信任不是激励,但它是激励的前提和基础。信任缺失的时候,激励是徒劳的,实际上根本无从谈起。很多精心策划且极具专业性的激励措施和企业文化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呈现出负面效果,关键在于他们几乎从来没有预先考证一下信任的基础是否牢靠。重视和建立信任,真正需要的是坚定持久地从自身做起,从严格兑现自己许下的每一个小小诺言做起。真正的员工激励不仅仅关乎钱,甚至可以说那些真正能够激励员工自发自愿、竭尽全力把自己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的东西,一定不是钱。那它们是什么?它们应该是每个员工都会珍视的愿景、责任、自豪感、荣誉感、习惯、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员工激励活动,如何做好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