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包商银行申请破产你放在银行的钱还安全吗


  真是平地一声惊雷起,8月6日金融圈传来了重磅消息:央行宣布,包商银行在被银行托管一年后,终于申请破产保护。
  此事迅速登上热搜,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银行也不那么保险,也会倒闭破产的。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包商银行破产就像一记警钟: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提到银行就认为绝对安全,无论什么银行都关系国家信用。这无疑是比较危险的一个事,现在银行逐渐市场化,今后破产可能会成为常态。
  不过,本次包商银行的破产事件对于该银行的普通老百姓影响不大,自然人的存款全额都兑付了,机构债权人受偿率为90%。个人存款债权予以全额保障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回顾了包商银行风险处置。
  央行称,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此外,有关部门正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去年5月24日,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一年多来,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有序推进,即将收官。8月6日,央行发布《报告》,其中设专栏回顾了包商银行的风险处置过程。《报告》透露,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此外,有关部门正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央行《报告》称,接管当日,包商银行的客户约473.16万户,其中,个人客户466.77万户,企业及同业机构客户6.36万户。为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储户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央行、银保监会经过深入研究论证,决定由存款保险基金和央行提供資金,先行对个人存款和绝大多数机构债权予以全额保障。同时,为严肃市场纪律,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兼顾市场主体的可承受性,对大额机构债权提供了平均90%的保障。
  报告称:"总体来看,本次对个人和机构债权的保障程度是合适的,不仅高于2004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时期的保障程度,与国际上同类型机构风险处置时的债权保障程度相比,也是比较高的水平。"
  根据《报告》,2019年6月,为摸清包商银行的家底,接管组以市场化方式聘请中介机构,逐笔核查包商银行的对公、同业业务,深入开展资产负债清查、账务清理、价值重估和资本核实,全面掌握了包商银行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清产核资的结果,一方面印证了包商银行存在巨额的资不抵债缺口,接管时已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若没有公共资金的介入,理论上一般债权人的受偿率将低于60%;另一方面,也为接管组后续推进包商银行改革重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购承接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去年10月,包商银行改革重组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包商银行改革重组期间金融服务不中断,借鉴国外金融风险处置的经验和做法,并根据国内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央行、银保监会最终决定采取新设银行收购承接的方式推进改革重组。
  同时,为保障包商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接管以来,央行在接受足额优质抵押品的前提下,向包商银行提供了235亿元额度的常备借贷便利流动性支持。
  今年1月,接管组按照市场化原则,委托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遴选出徽商银行,作为包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外四家分行的并购方,并确定了新设银行即蒙商银行股东的认购份额和入股价格。
  4月30日,蒙商银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同日,包商银行接管组发布《关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转让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的公告》,包商银行将相关业务、资产及负债分别转让至蒙商银行和徽商银行。存款保险基金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十八条,向蒙商银行、徽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并分担原包商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促成蒙商银行、徽商银行顺利收购承接相关业务并平稳运行。"明天系"搞垮包商银行
  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事件可以追溯到2015年12月。据披露,当时包商银行向市场公开发行65亿元、期限 10年的二级资本债,由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发行人律师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募集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60%,拨备覆盖率168.86%,资本充足率10.82%","所有者权益243亿元" 。
  然而仅仅一年半以后,"明天系"案件专案组介入后,发现自2005年以来大股东占款竟累计高达1500亿元,每年利息甚至多达百亿元,长期无法还本付息,资不抵债情况严重。
  包商银行于1998年12月28日在包头市成立,前身是包头市商业银行。1995年,国务院决定撤并全国数千家城市信用社,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商行。趁着各地城市信用社掀起第一波改制设立城商行的热潮,"明天系"入股了包商银行,并成为包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明天系"通过成立不同公司持股,占股比例一度高达89%。
  "明天系"在资本市场四处出击,不断收购上市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民营企业,哪来这么多现金?
  "明天系"就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了空壳公司,利用这些空壳公司从包商银行贷款。
  从2005年到2019年,在这长达14年的时间里,"明天系"把包商银行当成了提款机,成立了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贷款的方式,从包商银行套了1560亿元出来。
  这1560亿元贷款全部成了不良贷款,每年光利息就高达百亿。
  到2019年包商银行被接管之前,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出现了巨大的内险敞口。当时"明天系"和包商银行正在自救,通过一切办法避免挤兑,金融风险一触即发。
  幸亏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及时接管,央行向包商银行提供了235亿元流动性,避免了引发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50万元以下存款有保险赔付很安全
  包商银行是国内破产的第二家银行,此前的1998年被人民银行最终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家破产倒闭的银行。
  现在银行逐渐市场化,今后破产可能会成为常态。大家主要关心的就是未来银行破产后,我们的存款和理财是否有保障?
  先看储蓄类存款。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也就是说,你在任何一家银行存款本息小于等于50万元,那么即使未来这家银行破产,你仍然可以全额拿回自己的本金和利息。但如果你的存款本息超过50万元,那么超过的部分需要从清算财产中受偿,至于最后能给你偿付多少,就要看具体的清算情况了,这个超出的部分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在任何一家银行的存款尽量不要超过50万,存款也需要分散风险,这样你就不用担心银行未来的经营风险了。
  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银行破产在咱们国家仍然是极少数的情况,毕竟咱们国家时隔22年后才出现第二家具备影响力的银行破产事件。为什么说具备影响力的第二家呢?因为其实还有几家小型的信用社出现过破产,但属于乡镇地方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所以不在我们的关注范围之内。破产后银行理财产品与基金安全吗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受保障吗?答案是不受保障。你想想,银行如果破产,赔付储蓄类存款就够它喝一壶了,都破产了,哪儿还有钱赔付你的理财产品呢?况且银行在赔付完50万以内的存款后,倘若清算后还能有点儿资产,那也得紧着50万以上的超额部分存款进行适当赔付,因为存款就是存款,性质不一样。至于理财产品肯定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债主"了。另外,关于理财产品,银行本来也没有义务对你进行赔付,所以理财产品基本是没戏的,本就是风险自担。
  我们再看一下,如果你从银行购买了公募基金呢?因为目前银行都是代卖的基金公司的基金,银行只是一个"大销售"而已,真正的生产厂家是基金公司。所以银行倒闭也不会影响你的基金产品,基金该怎么运作还是怎么运作。无论银行破产与否,你的钱始终在基金账户里,所以不用担心。
  最后,很多朋友可能会问到公募基金公司要是倒闭了呢?首先,目前咱们国家还没出现过基金公司倒闭的情况,原因很简单,无论基金盈利还是亏损,人家照常收取管理费等各种费用,也就是说人家基本是"躺赚"。举个例子,规模为100亿的股票型基金靠管理费等费用,基金公司就可以收入小2亿,稳赚不赔的买卖。大点儿的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规模动辄上千亿,头部基金公司更是三五千亿的规模,你说人家每年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就将几十亿纳入囊中,它干嘛要倒闭?当然,退一万步讲,即使基金公司真的倒闭了,那你的钱顶多也就是转到其他基金公司接管,最差也就是清盘赎回,所以基金公司即使倒闭,钱还是你的。相关阅读 第一家破产的银行:海南发展银行
  中国第一家破产清算的银行,还得从海南房地产泡沫说起。
  1988年,海南成立经济特区,让原本不到20万人的海口成为全国人民淘金的圣地。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市场经济。紧接着,中央又提出加快住房市场化改革步伐。
  一时间,海南冒出了4万家房地产开发商。当时,全国都在流传"要发财,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的口号。
  海南的房价扶摇直上,1988年还只有1350元每平米,1993年就暴涨到了7500元。
  房地产火爆,海南的银行也非常之多,他们大量的给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给购房者提供贷款。
  海南房价飞涨,引起了中央的担忧。1993年6月23日,成了海南房地产市场最黑暗的一天,當时朱总理发表讲话,停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
  海南房地产的虚火戛然而止,海南的房价开始跳水,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和个人破产。
  那些给开发商和购房者放贷的信用社,放出去的钱全部成了坏账,手上收回一堆跌跌不休的房子和烂尾楼。
  信用社资不抵债,入不敷出。为了吸收存款,信用社出很高的利息揽储。通过高息的新存款,来偿还到期的存款,开始了借新还旧。
  为了解决这些信用社的困境,1995年,海南政府成立了海南发展银行。并于1997年12月,28家资不抵债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同时,中央拨付了34亿元的救助金。合并之后的海南发展银行,存款余额有40亿,债务50亿,员工数量暴增几倍达到了3000人。
  最关键的是,合并进来的那些信用社,全部成了只有待处置的烂尾楼和房产的空壳公司,把海南发展银行拖入了深渊。
  在存款准备金和34亿救助金耗尽之后,1998年春节前后,市民们开始在海南发展银行的营业网点排队取钱。
  当时,凡是有海南发展银行的地方,都排了长长的队伍。海南发展银行的正常经营瞬间瘫痪,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疲于应对挤兑的市民。
  海南发展银行开始限制取款人每次取款的金额、每周取款的次数,后来又开始要求预约取款。储户们能提出来的钱越来越少,越发加剧了恐慌。
  为了吸收新的存款,海南发展银行甚至开出了18%的年息,但没有人再信任它。
  1998年6月20日,人民银行最终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使之成为了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家破产倒闭的银行。
  由此,海南发展银行进入了漫长的破产清算程序,个人的存款转存工商银行,基本上没有太大损失。但是公司在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是最后清算的,到现在也没有拿到钱。
网站目录投稿:绮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