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的原型是路遥吗? 平凡的世界》在高中、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那时几乎所有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注意力,都放在书中的绝对男一号、弟弟孙少平身上。小说中孙少平的原型人物其实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路遥是孙少平原型 演绎路遥式悲壮与激情 : 这个声称"我迟早要扒火车去外面的世界"的农村青年,自负又自卑,细腻而敏感,一心向往着诗和远方,当然,还有高大英俊的外表,以及谈了一场精神上门当户对的恋爱——在这部以现实主义著称的小说里,孙少平身上散发着浪漫和理想主义的光辉。而哥哥孙少安呢,只是一个大家庭中努力让全家人吃饱肚子、给家人收拾各种烂摊子的长子,最多也就是想办法让跟自己一起穷过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当时的感觉是太"平凡"了。 时隔20多年,正在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把路遥这个久违的名字再次带回到大众视野。当年跟刚出场时的少安、少平差不多同龄的读者,如今都人到中年,拂去浪漫和理想的玫瑰色,现实已经露出狰狞的真容。许多之前没怎么关注过的路遥往事,也都随着电视剧的开播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创作随笔》题记中写着"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就在前几天,我读到王天乐(2007年与路遥患同样病症去世)所写的《<平凡的世界>诞生记》,他回顾了路遥"舍生忘死"式的写作,在这篇纪念文章的最后,他说:"上帝,请你让文学远离我们这个家庭吧!这门学问可能对人类有说不 尽的好处,但对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它是最残忍的敌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 作为《平凡的世界》中弟弟少平的原型,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文学青年,一个曾经毫无保留地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作家哥哥支持的弟弟,王天乐以这样的口吻谈及文学,可想而知是经历过了多少切肤之痛。路遥说,少安、少平"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 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路遥把几乎所有的悲壮和激情都献给了写作,而在写作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他扮 演的是一个比少平更"少平"的角色——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照料,缺钱了只会打电话给弟弟,连离婚手续都由弟弟代办。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统统都是他的支持 者、照顾者,是他身后的少安。 成年之后才明白,每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平背后,都得有一个甚至好几个少安,他们隐忍、温柔、忠诚、可靠,在被需要 的时候现身,在被忽略的时候等待,在被误解的时候沉默。少安和少平,其实并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就像我们这个社会既有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大鳄,也有街口那对 卖小馄饨的老夫妻一样。只不过随着整个社会和我们自己的成熟,我们更懂得去欣赏那一碗小馄饨的平凡。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视剧把原著中以少平为男一号,改编 成少安、少平双主角的齐头并进,是我个人认为改编最为成功、最人性化的地方。 陕西同乡贾平凹评价路遥"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 狠","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这些特质,在路遥对少安、少平的命运设计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少安与青梅竹马的润叶分手,娶了不要彩礼的山西姑娘秀莲,他的乡村改革屡屡受挫,事业刚刚有所起色秀莲又患上肺癌;少平与懵懂的初恋郝红梅因成分问题分开,高中毕业不想留在农村选择进 城揽工,心灵伴侣田晓霞在水灾中丧生,他自己又在一场事故中重伤毁容。路遥那么要"悲壮",少安和少平每前进一步,都得困难重重、伤痕累累。他又那么要 "激情",在对少安、少平苦难的讲述中,"你能痛苦,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 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类似心灵鸡汤式的句子比比皆是。路遥自己,更用整个人生为此做了背书。 泰戈尔诗句"世界吻我以痛,要我报之以歌",到了路遥这里,变成"世界吻我以痛,而我报之以歌"——路遥式的悲壮与激情,也许已经决定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他和他笔下的人物,其实更适合生活 在与命运之"痛"的激烈抗争之中。"假如能活到今天会怎样",是一个压根就不适合放在路遥头上的命题。 孙少平人物简介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他代表着年轻时的孙少安,他代表着年轻时的田福军,更代表着世世代代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有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他有积极而远大的梦想,他不甘于在这个穷山僻壤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他渴望的是外面的世界。 尽管孙少平出生在一个烂包光景的家里,但是他却有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和态度,他能从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世界,他有更辽阔的眼界。他是不幸的,他内心充满着矛盾和痛苦,他深切的明白自身条件的限制和他内心所追求的差距,年轻的心只能局限于此。但他又是幸运的,他的大哥少安已经为了这个家放弃了学业,他不能再像哥哥一样回家务农,家里所有的人都支持他读书,这也就意味着支持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的梦想。 "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果然,他碰到了与他志同道合的田晓霞,若不是有她的激励,恐怕少平依旧徘徊在去与留的边缘。正是他的积极、乐观与不畏艰险,让他一步步靠近内心最初的梦想。 种种机缘巧合都为少平寻找到了一个他最想要的出路。纵使少平一直走在荆棘丛生的路上,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深切地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难,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考验,而是他通往成功的阶梯。他的内心不但不会责怪那些曾经为难他的人,他甚至是感激他们。他骄傲地将此称作"苦难的学说"。 可是一路走来,少平似乎都在承受与他年龄并不相称的折磨。当一切重新燃起新生活的生机时,一个突来的噩耗却给这个年轻人当头棒喝:曾经给过他最甜蜜爱情的爱人,还没有跟她好好告别,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少平,这个世世代代年轻人的缩影,又重新背起沉重的行囊,踏上远方追求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