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调查汇报 一、我市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生产流通环节的分工,我市以运输、仓储、配送和流通加工等为主的物流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目前,市货运企业达到3000余户,拥有营运货车18000余辆,物流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我市涌现出千千佳物流、正大物流、中邮物流、宇通物流、铁力货运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时风集团、信发集团、祥光铜业等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随着我市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及现有商业集团的壮大、商贸集中区域的形成和专业批发市场辐射力的明显增强,我市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二、我市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 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是鲁近年来,随着全西乃至进军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物流产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周边没有辐射性强的一线城市。为此我市加快了物流中心建设,力争使我市物流中心成为鲁西区域物流服务功能最强、服务竞争优势最大、服务品牌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枢纽。 2、交通优势显著 我市是京九铁路、济邯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黄金十字架的交汇点,青银高速公路和104、105、106、308、309等5条国道以及9条省道相连接,济聊馆高速公路与京沪、京福、济青高速公路相连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3、产业优势较强 多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形成门类齐全,产品独具的工业产业体系。目前,电力及有色金属、汽车及机械设备、化工、生物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电解铝、铜冶炼、客车等重点产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00余家,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240余家、过亿元的企业20余家。目前,韩国希杰、香港华润、四川希望、中冶集团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入住。同时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每年有大量的农副产品资源需要外运。 三、我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市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结构不合理、层次低、理念落后,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完善 物流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由于物流行业投入大、回收期长,且要建设一定面积的仓储设施,因此,对物流业的发展要予以足够的政策支持,以推动物流业的起步发展。从我市整体情况来看,缺乏系统性的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尤其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尚未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尚未有效对接,物流服务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2、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较低 调查表明,我市近3000家交通运输仓储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档次、能够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占少数,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而增值空间较大的包装、加工、供应链服务等业务则开展的相对较少;物流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上明显偏低。其经营和管理多数属于粗放型,与现代物流所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不相适应,在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个性化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的距离相差甚远。 3、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滞后 一方面,受观念的制约和信任机制缺失的影响,大多数工商企业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少数企业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务业务进行外包,导致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不多,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另外,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储运能力明显不足。 4、物流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目前已将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十大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市物流企业人才缺乏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更是奇缺。"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物流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员已经成为我市物流发展的"硬伤"。据统计,我市目前还无人拥有高级物流师资格,拥有物流师资格的人员也仅有30人左右。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中应用程度还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甚至个别企业开展业务的通讯手段还停留在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上。 四、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1、发展思路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为切入点,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商品的流通和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中心,加快构建我市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2、目标任务 xx至2014年,重点建设信发物流园区、鲁西田园农产品冷链物流、鲁西国际现代物流园、鲁西煤炭储备配送基地、鲁西物流中心等7处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物流企业。创建2―3个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14年,初步建立以为物流枢纽,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为载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 到2014年,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明显降低,使现代物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专业物流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基本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培育壮大一批综合性物流企业;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比目前的水平明显下降。 3、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一)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按照"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完善的流通服务体系。重点搞好中心商务区建设,加快提升重点企业、重点商贸带的运营模式,稳步培育发展带动力强、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积极发展国内外大商场、大超市连锁经营,引进先进管理、经营理念,努力打造我市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中心商务区。加快县市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城乡商业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社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依托供销社综合服务和农资连锁等机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配送。重点搞好市场街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企业主辅分离,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抓好企业设计、研发、营销等辅业与生产经营主业的分离,实行专业化分工,规范完善已经相对分离的企业,继续通过剥离工业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培植专业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推进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工程的建设,集聚规模大、辐射力强、效益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主要为制造业服务的物流集聚区。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工业品、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加快规划建设铁路物流园区和高速公路物流园区,加快物流工程项目建设步伐,打造现代物流中心。 (三)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结合目前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的实际,物流园区要科学规划,重点抓好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规划、论证、建设,使物流园区具有货物集散、商品存储、流通加工、配置、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进驻园区的环境,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国内外物流企业参与园区建设。 (四)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高唐至临清高速公路、济聊馆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德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尽快开工,加快泰安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构筑高等级现代化公路网络。加快邯济铁路复线、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聊泰铁路建设。完善运输场站体系,推进运输线路资源整合,在陆空接驳、节点运输,公铁联运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货运无缝衔接。 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建议及对策 1、规划引导、合理布局。政府要根据全国及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制订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规划统一引领全市物流业快速、有序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尤其是涉及到物流园区或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金和设备投入,需要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土地审批(包括规划)、工商注册、查验通关等服务,需要政府提供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从而为现代物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政府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尽快建立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领导机构,明确现代物流业的主管部门,以对物流业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根据我市的区位特点和城市规模,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要重点突出城区物流业发展的龙头带头作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项目,引导物流设施、物流资源向集聚,构筑城区物流枢纽――七县(市)物流节点的物流体系框架,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网络,充分体现专业性与功能性的有机结合,实现物流节点在规模上的合理布局。 2、加大监管力度,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目前我市的众多中小型物流企业还停留在"同行是冤家"的小农经济时代,停留在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和客户竞争上。通过组织物流行业协会来协调物流企业,规范物流行业行为,引导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是提升物流业经营和发展水平的途径。物流行业协会对上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管理,对下服务物流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培育专业市场,还可以进行物流行业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形成物流企业联盟,从而提高我市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流通主体。 要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整合流通资源,引导仓储、运输、邮政等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同时,通过市场竞争,筛选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满足社会不同物流需求,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稳定的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鼓励拥有自己物流车队的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是引导百货大楼、振华集团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把连锁与物流有机结合起来,以强有力的物流配送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二是引导千千佳、中邮等专业物流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机械化分拣仓库,变传统物流为第三方物流。三是引导信发、时风、鲁西化工、祥光铜业等大型工业企业将物流业务从企业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经营的专业物流公司。四是引导香江市场、临清烟店轴承市场、开发区大东钢管城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走批发交易与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实现生产、交易、仓储配送一体化,实现由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向现代物流园区的转变。在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优势互补,培育起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 4、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和营销队伍建设,全力提升物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组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吸引省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5、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综合服务等服务功能。利用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将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性的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相对接,着力建设一批知名品牌市场。三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五是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鼓励、扶持专业化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为物流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物流策划、咨询等服务业发展。加强物流统计工作,建立完善基础数据。督促政府部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发展,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信息化的物流中心城市。 第二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要内容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要内容 2014-06-11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维持在18%左右,难以下降。这一比率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高于"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5~6个百分点左右。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去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针对未来物流业发展方向,国务院首先提到的就是着力降低物流成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实施定向调控、注重标本兼治,推动经济优化升级,讨论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14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14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会议强调,当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要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强市场监管,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服务和联通千百万企业,方便和丰富广大群众的多彩生活。 第三篇:关于彬县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关于彬县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韩卫涛 现代物流是衡量和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县上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彬县建设成为咸阳"次区域中心城市",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根据县上领导的要求,深入开展了调研。 一、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物流业作为振兴彬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工作来对待,通过连续不断地努力,呈现出良好地发展态势。在物流业的带动下,止2014年底,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4亿元,比上年增加17.7%。物流七大领域全面活跃起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快速提升。 二、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彬县物流业无论从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还是从行业对地区经济社会的贡献水平讲,距离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我县不少政府部门、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的领导,对现代物流的概念不甚了解,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尤其是对现代物流在运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从根本上制约了物流资源整体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全县物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效层次上的发展和壮大。 2、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一是货场标准化程度低。如天润金属物流等企业反映,现有仓储面积过小,装卸设备陈旧老化,现代化水平低,物流业效率不高,难以满足进驻商户的需要。二是物流货场布局不合理。虽然在县城总体规划中明确了仓储等物流用地规划,但由于资 1 金、主体产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物流货场配置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另外,县区基层物流货场多分布于交通主干道交会处,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突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应用不充分。物流技术标准不规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物流县场体系的形成。 3、物流企业成本快速攀升。首先是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加大。近年来,物流企业运营要素价格全面上涨,物流企业利润空间逐年压缩。据调查,运输型物流企业2014年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费约占到总费用的40-50%。特别是2014年第一季度,随着油价快速攀升,运输营业税与新增燃油税的重叠征收,使燃料成本上升到总费用的35%左右。一些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状态下运行,仅能维持,发展缺乏后劲。其次是物流业税赋不甚合理。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3%,后者为5%。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互相重叠,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税务机关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征收。再次:土地税从2014年的3.5元/平方米增加到12.6元/平方米。同时,物流公司为商户提供办公室的租金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税,还要缴纳房产税,两项合计达17.5%,过高和不甚合理的税负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4、县场发展环境亟待优化。一是物流主体标准不规范。县场主体庞杂,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竞价经营、恶性竞争,甚至扭曲竞争、设置陷阱、价格欺骗等问题突出。二是县场管理不规范。全县物流配货县场中大多是在无规划、无征地手续的情况下突击建成的。散、乱、小的现象比较突出,难以形成规范化经营和规 模化发展格局。三是缺乏扶持政策,缺乏系统的制度性扶持政策和土地、财政、融资、税收、产权交易等具体性扶持政策。四是交通管理部门对物流企业的乱罚款、乱收费行为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业发展。 5、物流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全县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配货企业和运输企业发展而来,绝大部分都是个体户挂靠经营的中小型企业,经营模式大多是"一部电话、一张办公桌、一块黑板",服务内容多数停留在运输、仓储搬运、城县配送等物流供应链末端业务上,无法提供相关的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物流经营成本过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在网点建设中,业态形式发展总体规模和水平不高,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新型业态发展迟缓,传统业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撑现代物流的中介组织不发达,使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在适应县场方面打了折扣。 6、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县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到30%,获得物流专业机构资格认证的人才属凤毛麟角。全县一般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具有物流管理业务技能的人才,大型物流企业急需一批既掌握现代物流理论、又兼具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熟悉物流方案设计运作和信息处理方面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我县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振兴彬县物流业的意见和建议 我县要实现建设西部物流枢纽城县的目标,就必须抓住机遇坚持走县场需求导向发展的新路子;坚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与商流的联动、与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互融互通,实现一、二次产业与物流业的联手。 1、规划引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议尽快研究制订全县现代物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搞好物流业与"十二五"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明确咸阳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目标和在全省的功能定位,确定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布局,加速推进咸阳物流城县建设步伐。 2、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与《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陕西省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计划实施意见》相对接,明确促进咸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及时清理、取消有碍物流业发展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积极营造物流业发展环境。同时,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由龙头物流企业牵头组建县物流行业协会,起草章程,规范行业行为。建立物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发挥其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中的重要作用。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一是整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物流资源。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二是引导流通资源走联合发展道路,推进仓储、运输类企业尽快形成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业务特点不同的大型物流配送集团,以提高县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按照县场导向,筛选部分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组建成专业性强的物流公司,开展季节性、特定性物流服务。如果蔬冷链物流等,以满足社会层次的需求。四是鼓励拥有运输车队的企业剥离运输资产业务,与专业性物流公司共同组建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资源做好主业。同时,应积极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行业协会和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为第三方物流提供社会服务。 4、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咸阳政务网站和龙头企业平台,加快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搭建公共物流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网络系统。重点建设以条形码、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跟踪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推动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相关系统与信息平台的有效连接,为现代物流工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同时,积极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业,全面整合现有仓储、资源配送业务。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系统,把仓储配载、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商品批发、展览展示、电子商务等资源联为一体,实现产、供、物流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企业信息资源的联通共享,推进咸阳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健康发展。 5、构建现代物流节点体系。首先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搞好县级顶层设计,综合谋划项目,配套物流资源。其次是重点抓好物流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再次是结合我县产业、资源、消费等布局建设县级专业物流中心。四是规划建设多个县域特色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个"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县域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如在彬县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应努力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建设必须纳入县政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消除"最后一公里"物流断路,早日形成快捷方便、经济合理的城县物流配送体系。 6、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科技、善管理、会营销的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一是对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通过提升素质提高他们的水平,适应物流企业的需要。二是建立物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省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来咸阳,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三是鼓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按照县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专业人才。四是高薪聘请高水平物流专业人才来咸阳工作。 7、着力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一方面是营造良好的县场氛围。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促进产业集聚、人气集聚。另一方面是放宽县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允许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开展物流基础建设。同时对涉及物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法收费一律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另外要加强县场物流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尽快建立健全县场监测指标体系,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制订完善重要商品供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县场稳定。 (作着单位:陕西省彬县发展和改革局) 邮编:713500 第四篇:关于岢岚县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岢岚县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整合传统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日,按照忻州市运管处通知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县物流业发展情况,我们岢岚县运管所就我县物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从事物流配送、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与物流业有关的企业共2家,而且都是太原市专业物流公司在我县设立的分支机构即:旭升物流和吕顺物流,从业人员只有10多人,2014年上半年,这两家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万元,上缴税收3.0万元。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县物流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个体交通运输业户通过联营整合,延伸服务,为社会提供货运及相关服务的物流企业。全县拥有各类个体汽车运输户10家,各种型号车辆10台,经营模式由原来的单个大宗货物运输,逐步扩展到货物配送、信息配载等综合服务方面。由于物流在我县刚起步,完全没有形成规模。 (二)是专业物流公司在我县设立的分支机构。目前在交通运管部门备案的专业物流公司共有2家,均为我省物流企业的分公司,多设在交通干线节点,主要从事多品种、小批量专业配送服务。作为总公司的收发货点,主要负责将总部发来岢岚的货物送达客户,并为发货方提供代收货款服 务,同时也为我县客户办理货物外发业务。有2家物流公司拥有小型配送服务车辆,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具有第三方物流的雏形。我县物流主要有:旭升物流、吕顺物流这两家,日均配送业务不足2宗。 二、农村物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县物流企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他们要坚持以科技发展观为统领,服从和服务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畅通和完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商品化渠道为重点,依托农村客运网络站点、农贸市场、运输业户、农业经纪人和其他家产品流能体系,发挥交通行业优势,整合物资流通资源,全面提升了权限农村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服务和交通支撑。 三、运管部门对发展物流所做的工作 随着国家行政职能机关服务型工作方法的转变,岢岚县道路运输管理所以"加强监管、重在服务"为宗旨,转变工作方法,大力发展物流企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围绕"三农"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物流企业。采取改变往年单一工作方法,加强行业服务与行业监管,拓展物流企业领域,采取:一是成立物流企业服务中心职能服务机构;二是增加物流服务项目,为物流企业提供更优惠、更便捷的服务工作;三是做好物流企业已落户的回访和跟踪服务,并且做到经常性的深入企业了解供需情况,为物流企业排忧解难;四是按照有关优惠政策和双赢方法,确保物流在我县分支公司引得进,留得住。 四、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物流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现代物流业标准还有很大距离。 1、社会对现代物流业认知度不高。物流业是近年来刚 刚发展起来的新型业态,人们对其经营模式、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物流是运输的另一说法。我县多数生产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协作"的观念,没有与专业物流企业建立联系,产品运输问题主要靠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联系社会车辆解决,运输成本较高。 2、交通运输企业转型较慢。我县仅有的2家运输公司不能积极顺应由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大势,仍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发展车辆,由车主自行经营,靠收取管理费用生存。这种发展模式直接导致我县车辆运力大于运量需求,造成运输市场恶性竞争。 3、物流服务功能单一。我县物流公司都属分支机构,但规模普遍较小,只有3―5个人,一台车,且都以货物配送为主,业务重合交叉,不能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物流服务支持。 4、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缺乏高效的信息处理平台。物流信息割裂封闭,没有统一的信息收集发布平台。二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有些信息部甚至仅靠一部电话联系客户。三是缺乏专业的物流仓储设施和货运场站,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物流配送机构和信息部临街设点,车辆停放无序,既不利于及时卸载,又妨碍交通。 四、发展物流业的建议 1、实施规划引导。按照"开放带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思路,尽快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岢岚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东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南靠兴县、岚县,北依五寨、河曲。209国道途经县境47公里,晋西北循环公路横贯东西82公里。忻(州)保(德)公路(途径县城)路由东入境直通县城,正在建设中。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81公里,有县公路4条98公里;乡公路7条95公里。全县12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有243个行政村通了汽车,占行政村总数的96.4%。这些都为交通物流业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我县各种优势,加快现有资源整合,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推进物流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形成功能齐全、运营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2、制定政策扶持。把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尽快制定包括准入、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内容在内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 3、整合信息资源。由县政府牵头,整合行业、中介机构、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按照统一、高效、公开、规范的原则,建成与全省、全国连接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系统,为物流产业各方提供车辆调度、货物配载、车货跟踪查询、仓储信息查询等一体化服务,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 4、培育物流龙头。培育大型物流运输集团。鼓励物流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做大物流规模,积极争取总部在岢岚建立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瞄准行业龙头,积极引进大型物流集团来岢岚投资,提高物流业综合实力。同时,积极筹建物流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业,指导物流业健康发展。 5、搞好产业衔接。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完善货运场站和仓储设施,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适度剥离内部储运功能,融入物流产业链条,降低企业原料、产品的储运成本;积极组织交通物流企业与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对接,建立稳定协作关系,打造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第五篇:松滋市物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松滋市物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物流产业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现代物流已是全国物流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中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物流业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我市领导对本市物流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局近期对全市物流行业并重点对城区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物流业现状 (一)区位及交通条件 松滋市地处湖南、湖北交界地,西接入川门户宜昌,东连古城荆州,与宜都、五峰、公安、江陵,湖南石门、澧县等县级市紧紧相连,适合物流中转。交通方面,铁路:有松滋火车站,可直达北京、广州、郑州、石家庄、怀化、柳州、湛江等21个大中城市;公路:东54公里至荆州与宜黄高速相连。江南高速公路已经开工,荆松一级公路明年可望兴建。客运辐射1500公里,与广东、福建、陕西、河北、湖南、上海"五省一市"直通客运班线,乡村公路已全面贯通;河运:港口有8个,其中长江港口3个,泊位25个,500吨泊位23个,港口年综合货物吞吐力逾500万吨。正在建设的荆州港松滋港区及临港工业园,将成为中部地区少有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三峡机场)立体交通枢纽。 (二)资源条件 松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灰石、河沙等,有工业主导产品,白云边酒、水泥、纺织品、三盟机械、飞利浦灯泡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7.5亿元。主要产品产量为原煤51.5万吨、饮料酒3.8万千升、水泥99.5万吨、灯泡2.8亿只、服装587万米。农业方面,粮食年总产量37.13万吨、棉花1.6万吨、油料6.7万吨。全年出栏生猪在120万头左右,被列为首批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和湖北省生猪生产大市;同时还是国家优质水果基地、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拥有"上明牌"柑桔、"麻水密柚"等一批水果品牌,年产水果近20万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足以形成农产品加工工业群。特别是"一区四园"的迅猛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科技、医药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更为旺 盛。 (三)全市物流企业基本概况 全市2014年底拥有载货汽车8072辆,各类货物周转量22014万吨公里。其中全市工业企业(含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货物周转量10000万吨公里,且主要是由企业自有运力完成。全市现有许可经营的物流公司74家,其中城区近40家;无证经营的物流公司10余家;物流信息服务部10余家。本次调查走访的主要对象是城区物流企业,调查的35家公司中:客运公司6家,以神通运输集团为主,还包括下属乡镇线路的联营客运公司;快递公司7家,其中圆通、申通、中通、韵达、顺风、汇通快递均为加盟企业,主要以网购业务为主, 邮政快递为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规模较大的货运物流企业有4家,其中正大、弘源两家公司都自有车队30辆左右,白云、华强2家公司则主要依托白云边公司开展业务;招商引资的1家大型物流企业安驰物流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工;2家国有企业的附属车队(松滋市粮油运输公司和松滋市装卸运输公司)已停业,剩下的10多家多为本地小型物流托运公司及仓储站。物流公司普遍存在进多出少的现象,如市内的6家快递公司主要依托网购业务,且平均每天只有50票的进货,除申通等个别公司每天能达到100票左右,其他以货运为主的公司每天只能保证一车货,甚至有些小的托运公司要几天才能有一车货。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流业经过近些年的加速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从现阶段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不断规范和完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模式难免对现代物流产生一定的阻碍,物流效益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差距。而我市又地处内陆地区,与国内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沿海城市相比,更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根据我局近期的走访调查显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全市物流企业基本上属于"弱、散、小"型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物流企业普遍整体规模小。注册资本最高为600万元,最低为3万元。从业人数最多的为70人,多为3至7人。物流经营上以传统物流为主,各自为阵,随行就市,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较低,造成行业利润低,物流成本高。从城区物流业调查情况看:平均成本陆路运输为0.50―0.55元/吨公里,水路运输为 0.25―0.30元/吨公里,铁路运输为0.11―0.15元/吨公里。这次调查的企业中除去正大、弘源、白云、华强四家企业有10辆以上(本文来源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车队,其他基本上只有一1辆大货车,甚至有些快递公司仅只有3辆电动车,且绝大多隶属于其它城市大中型物流公司的分支点和仓储站,如申通、韵达、 圆通等公司。这些企业构不成规模产业,缺乏必备的竞争实力。如果政府不加强产业引导,松滋物流市场将逐步被各大中城市物流公司分噬。一旦市场被他人占领,随着网络和经营管理的逐步完善,松滋物流将无法形成自己的产业。 (二)物流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市物流企业的仓储和运输规模较小。大多数快递和小型货运公司都是租用他人的门面,办公室和仓库一体,总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快递中比较规范的圆通快递其仓储面积也仅有40平方米左右,而老字号的三盟快运其面积也不过20平方米,很多货物都是露天储存、搬运,防潮防晒及安全性等仓库必备功能极低,很容易导致货物受损。多数物流企业也无力投入人力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只有一套最基本的物流计算机管理系统,致使物流效率较低。运输车辆技术(车型)结构不适合货源结构变化的需求,跑空车现象普遍。货运站、货运枢纽规模小,网点少,技术设备落后,缺少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货运枢纽及其运行体系。 (三)物流管理不统一,标准化建设滞后 由于我市现代物流刚起步,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各部门相互间协调性差,各自为政,管理不统一。物流业作为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市物流标准化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各个物流企业之间价格、制度不一。走访过程中,很多公司反映同行之间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收费混乱等问题。如我市发往省外的快递起步价格为15元,同行之间为抢生意降价至10-12元,这样导致企业利润更薄。物流企业的管理不标准、不统一产生的后果使我市的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经济回报,致使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 三、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我市现代物流尚处在起步阶段,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对于现代物流普遍认识不深,处于传统型物流的状态,仍局限于单一的运输、仓储、搬运上,与当今崛起的现代物流发展形势极不相适应。如还不引起足够重视,势必影响我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务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物流产业作为 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以此来推动三次产业的发展。 (二)整合资源,建设一定规模的物流园 要大力推进城东工业园区、城北工业园区、车阳河长江港口工业园区的建设,着力推进发展现代物流进程。 针对松滋物流企业存在的"弱、散、小"问题,一是应在城区建设综合物流园,以规模化提升物流;二是在火车站、临港工业园建设物流园,以专业化提升物流;三是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物流。 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走整合资源之路,才能达到目的。第一,要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力争高起点、高标准设计规划,基础设施、技术条件、信息化水平走在本区域前列。第二,积极引导现有物流企业向园区聚集,推动物流企业资源共享,提高物流效率。第三,积极鼓励现有商业、运输、交通、工业、农业等行业的企业或经营者,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从而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第四,将物流资源与交易市场资源整合,以更好带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 (三)完善体制,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市应建立政府层面的物流业发展部门联系会议制度,由市政府领导,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制定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物流协会,维护行业经营秩序。要重点建立健全物流园区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运作模式及与政府的良好合作机制。 (四)政策扶持,促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发展 我市近期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首次将物流业列入其中,在项目用地、财政扶持、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融资、行政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这必将为松滋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但同时,还应考虑对引导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给予必要资金扶持;对重点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对物流企业引进人才和人才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对农产品运输继续实行绿色通道及特殊时期的运费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