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评价一位大美女的人像作品时,清平这样写道:(她)生动地展现了女性美的温柔、端庄、鲜活、性感,等等,尤其是她的表情,非但在面部,更在肢体之表达。那或婉转千媚、诱惑天成,或骨弱丰肌、性感玲珑,或活色生香、真率美好,都是她所表现并善于表现的。为她拍照的,都是堪称一流的摄影师,摄影师们在与其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把女性美的美感与质感方面,都把握的很到位,那怕是一稍微勾带的露点画面,也都显现出女性美的韵味来,这种度的把握,使得她的写真,都美而不俗。透过这些作品,清平赞她为"天生尤物"。 二
中华文化,确博大精深。仅形容美丽之女性,其词汇繁胜。而每一词藻,有着不一样的语境或情感的心理的取向。尤物一词,是形容和赞美美女的,这一点勿庸质疑。 古往今来,称某某女人为尤物,是有明确指向的,即容貌艳丽的女子、特别漂亮的女人。 三
当然,在有的语境下,尤物也指"珍贵的物品"。尤的意思是异,就是"突出"的意思。"尤其"一词,即取突出,特别之意,今天我们常用。"尤,异也。"《小尔雅》:"尤,怪也。"《左传》注:"尤,甚也。"《管子》注:"尤,殊绝也。"尤物表面的意思虽可解读为特别之物,殊胜之物。但,在中国文化中,则多指特别美的女人 。特别之美,方为"尤物"。 四
虽尤物的本意,是指姝好之女性,然,通常来说,清平并不使用"尤物"一词,来形容女性,赞道女人的美。这是因为,尤物一词现今变得挺爱昧。甚至,在有的男士那儿,尤物往往被其误读为"玩物"。 五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这十六个字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是关于尤物的最早记载。晋国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儿,叔向的老娘为了劝阻他说了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的话,叔向当时是被吓着了,但后来还是娶了他母亲眼里的"尤物"。 美,人之所倾,这是人性。 六
但是,人性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美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也可以遭致祸乱。错不在于美,不在于尤物,而在于人心。人心,我们看不到它的形貌,但美与丑,智与蠢则是能够显现的。二千五百多年前,晋国大夫叔向的老娘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尤物,足以移人,让人心旌摇荡,必以德义镇之,方可成全。实际上,人们在面对金钱、权力、财宝之类的"尤物"上,又何曾不是如此?德不配位,掌权者必贪,有钱者必腐,拥美者必乱。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总是在不断发生,一部人类的悲喜剧,剧本和剧情相同,演出的时空、出场的人物相异罢了。 七
这里,我们再看"尤物"吧,那些特别漂亮的女性,足以移人的女子,青春着,貌美着,个性张扬着,她们是人类这个物种与女人这一伟大性别的骄傲。她们骄傲着,步态婀娜而高雅。眉挑眸语,性灵鲜活。周身饱满着神韵,仿佛上天的宠儿。焉用回眸一笑,足令回头率攀升。如此,尤物教人向而往之,又让人畏而惧之。人性自古以来,均有正反两个方面,圣与魔同根,对于大美女,人既有敬的一方,也有毁的欲望,或是恐惧的心理。尤物不是妖精,却是一个圆圆方方的照妖之镜,此古来屡试而不爽。 八
尤物妲己,照妖于商,帝辛昏暗而国亡。尤物褒氏,照妖于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尤物之过也?否。掌天下之大权者,心智迷乱,乃祸国之主,非干尤物之美。前者为镜鑑,后来乃妖孽而已。男人没有历史之担当,反污美人为祸国之妖,汗青之上记录的,是何嘴脸。 九
少时读"红楼",书中有一段,宝玉说尤氏姐妹"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那时不知尤物之为何物。现在明白了,"红楼二尤"中体现出来的"尤物"的意思了。 曹雪芹笔下的二尤姐妹,一个性温柔而可爱,一个性辣烈而可敬。两个足可移人的美人儿,却都是悲剧人物。人生悲剧有两种,一是社会历史性的,一是个人性质的。红楼二尤的命运,应该是历史所注定的。因此,我们呼唤人的与人性的解放。 十
回到"尤物"本来的意义上来,则希望当代的人们,不要轻易地遭踏一个美丽的词汇。天生尤物,即特别漂亮的女人是会照亮人群的。她们的美,确是天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一绽而令世间鲜活美好。那些可人儿,是生命之骄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也是诗一样梦一般的慰籍。梦中情人,这个词应该永远在严格的意义上使用,否则,人群就没有什么干干净净的词汇来形容美妙女子。 十一
我们已经把很多的词汇给染污得不成样子,以至于美丽的小姐们不让以"小姐"称呼。"尤物"一词,其实已经受到现今金钱与权力社会的双重污染。清除词汇中的污染,有赖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我们希望,有天生之尤物,灵动地行走在街市上,顾盼于艺术沙龙中。我们也时不时以"特别美特别美"、"秀出于人众"、"足以移人"这样毫无一点贬抑的内涵,来使用尤物一词。让我们重新拾回古典精神,以之装扮文学与生活中的尤物。 《大美女论》文选 大美女论·美论卷一 大美女论·美论卷二 大美女论·慧论卷三 大美女论·慧论卷四 大美女论·情论卷五 大美女论·悲剧论卷六 大美女论·悲剧论卷七 大美女论·幸福论卷八 大美女论·政治论卷九 大美女论·战争论卷十 大美女论·艺术论卷十一 大美女论·才子论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