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一万小时理论",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对于"一万小时理论",很多人误以为是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能积累一万小时以上的经验,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事实却并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梳理和认识一下这个理论。 "一万小时"理论的演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该书作者丹尼尔·科伊尔提出该理论是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该书一个很重要的公式是:精深练习 × 1万小时 = 世界级人才。 理论成立需要哪些要素? 精深练习 作者探访哈佛式的人才温床,重点讲述了巴西足球和林克飞行训练器,从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精深练习,然后深入分析了精深练习的生理学基础:髓鞘质,神经学家们称之为学习技能的圣杯。 当开启神经回路的方式正确(如练习正确的挥棒姿势或弹钢琴)时,髓鞘质就给神经回路包裹上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激情 要想达到训练时长,在挣扎中练习是办不到的,而一时的激情也难以实现,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可持续的激情。 我们最初的激情往往来自所谓的"哇塞效应":看到某个认识的人、身边的人突然展现出了一种强大的令人惊艳的技能,取得了某项杰出成就,而发出的内心的感慨、感叹,此时的激情就是"我也要成为的那样的人",甚至脑海中勾勒除了成功后的轮廓。 伯乐(教练) 正所谓"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书中提到伯乐的杀手锏:洞察力——鹰的视力;简明的指示——神奇的教鞭;气质与诚信——不可阻挡的魅力,这样都可以加快被训练者的成长速度。这些尤其在运动比赛中得到证明,包括中国运动员也在尝试到国外找洋教练训练。 理论存在的3个问题 关于这个理论也被提出了很多质疑,首先保证一定程度的训练是应该的,但是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回答的: 这个理论是否适合所有领域? 书中所提到的领域大多是运动员、音乐家、科学家,这些领域确实需要大量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标准动作式训练,甚至是大量的失败性试验。这样不断总结经验,增强技能回路。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在各领域出现了很多的进入者,甚至成为打劫者,包括微信重新定义了社交、支付宝重新定义了金融、红领重新定义了敏捷制造。他们团队中的精英所需要的技能是综合性的、是创新性的。 是否真的需要训练一万小时? 我们看到,互联网领域到BAT公司去挖人,挖里的人很多甚至是85后,90后,他们在这个领域没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已经可以称之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正所谓"后起之秀",也正是后起之秀更加会创新、打破。 为什么他们成长的快,首先是其所在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为这代人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沃土,其所在的组织环境提供了实践的土壤,甚至逼迫他们比其他人成长的要快。 训练一万个小时就真能成为专家吗? 我们可以看看运动员们,大部分专业运动员都会训练1万小时以上,然而最后能成为顶级运动员的也是寥寥无几;我们不能让一个毫无艺术天赋的人天天训练钢琴,像朗朗那样成为钢琴家。所以,在很多领域需要天赋这个事。 关于理论的5点建议 积累一定时间的经验是需要的,然而不是说积累了经验就会成为专家。综合以上观点,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选择自己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基于大量的试错,思考而得到的。选择了目标,就要考虑到这个目标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持续的激情和成就感,是否自己是擅长的,能够给到自己持续回报的。 每个人要在30岁之前确定自己想要专注的积累经验努力成为专家的职业目标,30岁之前都可以试错。这个领域要足够细分,且要前瞻性地思考其未来的社会地位及前景。 比如,你选择了人才发展领域,那还有测评、人才盘点、教学设计、领导力开发等众多领域;你选择了培训师这个领域,那还有众多细分的领域。当然,不管选择哪个领域,都要做"T型人",正常的职场工作不可能孤立存在,不可能就像运动员那样选择一个项目并深入练习就可以了。 职场上的任何工作都是与其他工作相互关联的,也就是其产生价值要和其他领域协同作用。人才发展里的各领域相互协同为业务发展构造人才供应链;人才发展也不是孤立存在,要基于业务需要,只有贡献于业务才能真正产生价值。不管做哪个领域的培训师,教学设计、引导、呈现能都是必备技能;同时培训课程也是不是孤立存在,也要为人才发展服务。 持续的自我激励 《驱动力》一书中强调一个人的驱动力重要,但是这个驱动力除了来自于本身的成就动机和内在回报感外,还有就是能够不断的自我激励。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讲述了将目标拆分成小目标,设定的目标不要太高,比现有能力高一些即可,这样实现后,就可以获得成就感。 自我激励是保证激情持续的加油站,也是将枯燥艰苦的深度练习拆解为阶段性目标,让人得到成就感和体验快乐感的源泉。如果没有激情,也很难让人持续全身心投入,很容易变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新知的包容且批判性吸纳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VUCA时代,变化太大,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而且很容易是来自于非主流群体的尝试。所以,深度练习不能是基于固化的传统的知识。对于新事物、新思维、新方法不能持完全排斥的态度,更不能持不屑一顾的想法。那就会变成柯达之于数码技术;诺基亚之于安卓技术。 芒格说:我们总是在学习、修正、甚至颠覆各种主意。在恰当时机下快速颠覆你的想法是一项很重要的品质,你要强迫自己去考虑对立的观点。如果你不能比你的对手更好地说服对方,那说明你的理解还不够。 找到自己的标杆 找到自己的职场标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能让他(她)成为你的导师,那就更棒了。 首先,职场标杆是一个学习目标,能让你天天想着就成为他这样的人,给自己动力;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技能包括学习方式,都会成为自己学习的内容;同时,如果他愿意给你一些指导,那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当然,未必是只有一个标杆,因为可能很多人身上都有自己学习的地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照搬。 练习中的反思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反思能力是让髓鞘质变得更厚的方式。反思的深度和频次决定了深度训练的质量,即使熟能生巧,但如果不反思,那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如果这种方法是低效的,就需要通过反思来寻求进步。"失败乃成功之母",成为成功之母的路径也是反思。 《重新定义团队》作者谷歌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在书中提到,他在以前公司学习速度最快的方式,就是在每次拜访客户回来的路上,领导总是会带领他反思这次拜访客户的经历。联想将复盘这种方式引进到企业管理中,无疑是给整个企业引进了一种集体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 张立志,原国药大学学习与发展总监、上海财经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自由培训师、擅长课程开发与内训师培养、学习项目设计,著有《培训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