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自信架起思想的桥梁


  在刚过去不久的202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以《百花齐放,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繁盛》为题,点赞了我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的新书《这里是中国I》。应该说,在传统出版受到冲击,"狼来了"喊声一片的行业背景下,这本书的成功策划发行,其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响无遗给我及团队同仁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在此,我想基于本书策划过程的心得,对图书出版行业的自我定位和未来发展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以为引玉之砖。
  一、当下:出版,要有历史使命感
  坐标原点,是解析几何数学语言描摹世界的出发点。同理,"自我定位"就是行业运行和发展的原点。哲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为了清晰照见当下出版之路的"原点",我们不妨简单做一个历史梳理。
  中国的近现代出版史的大体分野是:1840-1949年的近代出版业时期、1950-1985年的现代出版体系建立与巩固时期、1986-200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创新与发展时期,以及2001年至今在互联网科技大潮新媒体技术冲击下的出版新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基调:
  (一)晚晴民国时期(1840-1949)民族危亡之际,囿于窠臼的中国人对近代社科知识处于"知识饥荒"状态。近代出版技术的传入,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双生子"为代表的民族出版业,打开了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一扇窗。"传播知识、启蒙思想",就是那个时代的出版基调。当然,由于国力积弱管理不当,西方技术流入往往伴随着"文化入侵"的阴影。不仅是传教士的潜移默化,更有甚者日本间谍岸田吟香就直接把其出版机构变成了间谍活动的交通站,其弊甚深。
  (二)建国后的1950-1985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百废俱兴,人民出版事业也开始了蓬勃发展,一系列现代出版的管理运营机构建立起来。1951年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作为指导思想,成为此时期的基调。为新中国筑起了坚实的思想阵地。
  (三)1986-2000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以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管理体制的法律框架建立起来了。出版行业迎来大发展,在实践中磨砺,学会了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里"游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手抓"成为基调。我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也是在此时期逐步发展壮大。
  (四)2001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后中国发展走上快车道。但此时,刚学会"游泳"的中国出版人面临着"两股冲击":第一,出版市场开放,民营和外国出版力量入局搏杀;第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新媒体技术直接蚕食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市场深刻细分,利润摊薄,策划不易,生存压力大,很多出版同仁陷入迷茫:怎样选题?如何策划?要么天天犯愁,要么广种薄收。找到定位,才有方向性的"源头活水"。历史使命感可以说是我们出版业的永恒基石。一句话,"出版,天生背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影响力的外溢必然带动出版业的传播力外溢。把握"讲好中国故事"这个主题,就是紧扣出版时代的脉搏。
  图书《这里是中国Ⅰ》就是立足于此,阐释"定格经典影像、传播大美中华"的主题。以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一季为蓝本,通过"静态语言"延伸阐述和出版加工,并同时出版英文版本。承袭纪录片精髓,从"聚焦""深度""视角"三个方面入手对原内容进行图文转化,以300多幅精美插图生动呈现中国符号的同时,注重深入、广泛的挖掘,力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向世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大美中国"形象。不仅向国人讲述祖国之美,也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由此,本书也入选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图书对外出版项目。
  二、未来:有信心,才能铸就思想桥梁
  有了定位,再看图书出版的未来就可以更加清晰。我认为,图书出版的未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毛主席诗云"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这里是中国I》这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受众多口碑好的产品不会是孤例。作为文化宣传领域的图书出版,以"四个自信"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有行业自信。
  这不是盲目自信,原因有三:第一,出版行业放开后,图书出版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新闻出版产业规模平稳增长。2018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687.5亿元,较2017年增长3.1%;拥有资产总额23414.2亿元,增长5.6%;所有者权益11807.2亿元,增长4.4%。图书出版营业收入增长6.6%,在新闻出版8个产业类别中增速第一。新版图书印数大幅回升;重印图书品种与印数继续较快增长,在品种上继续超过新版图书。90种一般图书年度印数达到或超过100万册,较2017年增加32种。其中,新版图书48种,增加26种,重印图书42种,增加6种;文学类图书10种,增加3种;少儿图书28种,增加10种;红色经典4种,增加1种。第二,互联网媒体时代的冲击不是"山穷水尽",而是"融出版"共生时代的柳暗花明。無论是抖音、快手等流媒体抢夺眼球,还是"移动阅读"对传统纸质阅读的挤压,这样的"狼来了"喊多了,我们发现,传统出版行业的末日远没来临,反倒在压力之下完成了转身。不仅仅是顺应大潮在数字出版领域看似无奈的发力,科技赋能下纸质书主动"半网络"化也颇有成效。依托二维码技术,让图片在手机端"动"起来;与知名APP合作,赋能小众图书迅速"炸裂"口碑。都有过成功的先例。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半机械生化战士",这样的"融出版"形态"战斗力"强,成本可控,打造出了新的市场空间。第三,多年底蕴下的内容提供能力很难替代。长期耕耘一定领域,让各出版社都有"一招鲜"。作者资源、编辑资源、数据资源密集,团块化、专业化的内容输出不是"碎片化"的互联网媒体可以轻易替代的。内容的不可替代,说明图书出版终究是个供给侧驱动的领域,但其社会效益强于经济效益的内在逻辑又很难改变。利用新媒体时代技术,打通用户恰恰可以解决这样的结构性矛盾:精准反馈市场提高供给效率,进而提高经济回报。这样开放、深度沟通与合作的全新市场形态将成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利好。
  有自信才有搭建传播桥梁的底气。传播什么呢?一位行业前辈曾经说:底层传播是知识、中层传播是思想、高级传播是精神。《这里是中国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给当今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带来重要影响。其中既有自然元素的国宝熊猫,又有人文传承的雕工镌影;既有现代科技的深圳智造,又有传统文化国粹京剧。不仅散点式展现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更深入挖掘了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层意义。传递了当代中国自信自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
  有信心,铸桥梁,把自信广播国人,把精神传递世界,就是我们图书出版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资本与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之下,图书出版无疑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一个良好的出版生态的营造,又需要读者、从业者、执法者的共同努力。但不管环境多么艰苦,总有一些需要传递的思想,总有一些需要倡导的精神。作为从业者,要有信心:困局中也蕴含着突破的可能,转型的痛苦中也伴随着新生的希望。还是那句话:大有可为。
网站目录投稿: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