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实现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种最适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入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当代人在发展自身时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发展,一方面是可持续的,可持续要求我们当代人要合理利用资源,处理好当代和后代人之间的资源关系。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在工业化时期,人类为了自身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破裂,并严重影响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如若人类仍然采用这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来发展经济,必将严重激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于是,人类在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首次提出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该报告首次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是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发展需求,但又不能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复杂工程,它的本质是要协调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具体的区域特征相结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种最适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区域性 区域的主要特征是多层次的空间系统。区域既存在等级差异又存在类型差异,等级差异主要是指国家级、省级、使级等等,类型差异主要有平原和高原、热带和亚热带、城市和乡村、山区和盆地等等。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资源、人口因素、社会风俗、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不同的区域不能千篇一律的采用相同的发展模式,每个区域都应根据本区域的特征来寻求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复杂性 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很多要素,它是一项巨大的复杂工程。不仅要解决经济总量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而且还要不断改善环境问题,解决资源的重复利用问题等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包含了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例如经济子系统中包括了多种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的总量、经济的发展结构、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的效益情况等。另外,不同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同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三)相对性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相对的。因此,可持续只是相对而言,它量化之后的结果不是绝对值,而是作为相对值。就目前而言,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只能表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好的相对高低,并不能严格确定什么地区是以往的发展模式,什么地区又是可持续的发展。 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狀况;区域的环境资源状况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一)经济发展状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程度集中表现了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另外,其他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领域可以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有:经济的总量及其发展的速度、经济的结构和其效益状况等等。与此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深受国内经济和国外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社会发展状况 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潜在性,社会发展的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就目前而言,社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表现在地区的城镇化程度、区域的教育水平、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等方面。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并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资源环境状况 资源是指能为人类利用的,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工业时代的到来,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并且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浪费资源的情况。因此,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和资源特征制定科学的资源发展战略。当下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和利用,并且一些已经探明储量的重要矿物在几百年甚至在几十年将被消耗殆尽。环境因素是影响发展无法可持续的重要制约条件。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进入环境系统之后,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然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承受能力有限,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速度无法满足人类对其的破坏速度,因此导致资源环境是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 三、经济学分析 (一)经济学内涵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学家将区域可持续发展准确定义为既要保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自然资源所提供给人类的服务,又要确保经济发展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家所认为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发展模式,即凭借浪费资源环境、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来发展,而是要不能降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质量,不能破坏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充分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突破了以往的经济学,而是将生态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可持续的关键是发展 目前,经济学家将每个人获得的福利随时间变化的变化作为可持续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数量及人口数量的变化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假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要想使人均福利仍保持增长状态,甚至处于不下降的状态,则要求经济的增长率不能低于人口的增长率。若经济的增长率低于人口的增长率,则人均福利必然会呈下降趋势。 如果把人类总的福利比作是一块完整的蛋糕,人口数量决定了有多少人来切分这块蛋糕,人口越多导致每个人所分的蛋糕越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蛋糕是需要人做的,没有人就没有蛋糕,更不存在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了,但是人口越多所做的蛋糕就越大,没个人所分的蛋糕不一定会很小。在这个例子中,如何使得蛋糕能够变得更大就是发展问题,只有蛋糕不断变大,经济不断发展,每个人能够分到的福利才能变得更多。 (三)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替代 在经济学家看来,资源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资源是无限供给的,则不会存在可持续的问题。可再生资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不存在资源耗竭的情况,但人类利用超过某个限度时也会破坏其再生能力。当下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和利用,并且一些已经探明储量的重要矿物在几百年甚至在几十年将被消耗殆尽。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在可持续发展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 四、结语 本文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从经济学内涵、可持续的关键是发展、可持续发展与资源替代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45). [2]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 [3]陆大道, 樊杰等. 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M]. 北京: 中 国大地出版社, 2011. [4]陈国阶, 方一平等. 中国山区发展报告: 中国山区发展新 动态与新探索[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5]邓伟.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J]. 地理研究, 2010, 29(6): 95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