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 最近和几位老朋友聊天,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 大家都在搞副业,或许想搞点副业。 A在稳定的工作之余,开始做自媒体,积累了一波粉丝,粉丝天天喊着让他接单赚钱; B利用自己在知识付费领域的专业经验,兼职帮助优质的领域大咖在优质的课程平台,比如知乎、得到和十点读书等平台出课程; C是财务总监,本身就是优质的财务领域大咖,他和B聊着聊着就产生了合作的火花。 不仅是资深的职场人,很多普通上班族,包括三四线城市的人,都在谈论空余时间多做一份工作赚钱:直播、微商、代购、兼职…… 不论老板们是否喜欢接受,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个日益流行的趋势。 抛开老板不谈,热衷于「搞副业」对于职场人来说,会是件好事吗? 01:
「搞副业」和「好好工作」 不矛盾 麦瑞克·阿尔伯在其畅销书《双重职业》里提到了「Slash」——斜杠人生的概念。 同时,她也指出越来越多的「斜杠青年」是因为如今很多工作不需要亲身达到工作地点,一台手提电脑,甚至一部手机,就能让「斜杠青年」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如今互联网时代里,同时做到主业副业两开花,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同时,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意识到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那么就拿出一些闲暇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很合理。 我有一个老同事,有着表演的一技之长。他从小就学过上海滑稽戏,海派清口讲得666,能唱能跳能表演,所以他的周末和节假日都在做婚宴主持人。除了主持之外,他还能表演助兴节目,模仿王汝刚,阿庆都很有一套。 他的本职工作也做得一板一眼,但因为有收入不错的副业,他并没有升职的欲望。 很多老板认为,搞副业对主业肯定是有影响的:有副业的人,不可能像背水一战的斗士,全身心投入在公司的业务上的。 我同意。 但是,让员工有着和公司共生死的战斗精神,靠的绝不是禁止员工搞副业;而是让员工成为股东,为自己的事业拼命,很合理。 但如果老板指望通过洗脑和996把员工圈在公司里,员工不得不拼命,就很天真了。 真正影响员工斗志的,是企业的激励方式,是老板的为人,而不是员工有没有副业。 何况,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斗士这一种。 朝九晚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但不愿意加班的员工,也是人才。 如果老板们认为: 「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不算是好员工,非要全情投入,义务加班,周末上班,24小时随时准备接活,才是我的兄弟……」 那不好意思,这种兄弟,我不要。 02:
副业的动力 来源于危机感 谁不愿意下班后,舒舒服服的追剧吃鸡好友聚会呢? 在国企工作的上一辈人,往往不搞副业。 收入稳定,公司不裁员,退休有保障。日子过得这么安稳,换我我也不愿意搞副业。 现在的职场人,之所以要搞副业,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危机感。 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不少外企人离开了外企,开始了创业生涯,原因无他,之前对于外企的信任破产了,原以为是你侬我侬,服务到退休,没想到危机一来,外企就抛弃咱了。 2018年下半年的互联网裁员潮,也让很多民企和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打破了幻想。 更别提部分公司吃相难看,为了裁员,劝退、查考勤、考高数、关办公室,各种妖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都严重消耗了职场人对于雇主的信心。 我理解,时代不同了,企业需要生存发展,不可能给员工铁饭碗的保障。 那企业也要理解,你不能给保障,那也不能要求员工一颗红心向太阳吧。 信任消失了,危机感更重了,员工自然不会把赌注再放在企业这一条船上。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过:忠诚是相互的。企业要员工专心于主业,就需要展现对员工忠诚(让员工无后顾之忧)。 如今,大部分企业都会裁员,都会优化调整,不可能为员工承诺稳定的岗位和薪资。 那么,职场人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也是人之常情。 企业也应该意识到,你没法提供一辈子的承诺,那也别指望员工把你这里当成一辈子的归宿。只要员工把分内活干了,对得起你付给他的薪资,也就是双赢了。 03:
「副业」是时代趋势 未来的趋势,在我看来是专家时代,个体崛起的时代。 我之前分享过职场发展的趋势: 传统工业时代的雇用市场逐渐消失,人才作为个体的价值迅速崛起。企业更多是扮演平台的角色。 50年前,产线上的工人无法离开企业,他的技能没法去做副业,甚至离开了工厂都不好找工作。 但随着科技发展,如今的职场上,个体的话语权和自主权越来越大。今天的我们可以挑选喜欢的平台,可以挑剔企业文化,可以选领导,甚至在我们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后,我们可以成为独立第三方,为企业提供服务。 Sean Ye,公众号:瞎说职场 三十岁还没有走到管理岗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 我老同事那种平时做顾问,周末做司仪的副业方式,可行,但不是趋势;微商、区块链看起来也是一个深坑;而像当年明月和刘慈欣这样摸鱼写出著作的,也是极少数…… 未来的副业趋势,是主业的延伸。 @菲凡 老师,外企HR,但副业上,她是职业规划师,也成为了职业发展领域的自媒体; @万能的大叔, 做广告营销出身,但副业上,他可以成为广告营销的培训师,还出版了自己的畅销书《刷屏》。 主业副业联动,成为斜杠青年,最大的优势是打造个人品牌。 打造个人品牌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职场人来说越来越有价值了: 1:
提升你的可信赖度,接触更多机会 在美国,有人做过调研,拥有优秀个人品牌的员工,收入最多要比普通员工高出25%。 对于人才来说,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很优秀。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懂推广个人品牌,对于未来的自身发展会带来很大限制。 如果你做的工作壁垒特别高,是那种全国上下就10来号人擅长的工作,比如北京上海某三甲医院的某科室的主任医生,和你同档次的医生,全中国可能不超过10个,那很多机会会自己来找你,你再低调,都要把你挖出来。 但如果你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人能做,比如说财务专家,销售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光你们公司里一抓就能抓出一堆来。 那你就非常需要个人品牌,来让自己脱颖而出。 很多机会窗口期很短。只有已经在业内有一些知名度的优秀人才才有机会拿到第一手信息,很多时候好机会刚出来就消失了,因为提供这个机会的企业很快已经锁定了目标,直接去对接了。 2:
它给你提供了一条后路 之前我写过自己的老领导,月入10万的外企中国区CEO也会焦虑的故事。 无论我们挣的是5千月薪还是5万月薪,我们都会焦虑。事实上,一个月挣5万的人焦虑更严重,因为他更难承受失去这笔薪水的代价。 所以职场人需要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备选计划:如果目前的规划失败,不至于向某兴的高管那样跳楼终结生命,至少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给你带来收入,或者帮你迅速找到新的方向。 3:
个人品牌帮我们实现人生意义 我赞同职场人做副业,但我建议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先专注于主业。 刚毕业的你们,只要挑对了公司,在主业上,就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工作一段时间后,脱离了马斯洛需求中最底层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已经开始逐渐转向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场合里我们是有瓶颈的。 比如在一定位置上,我们就无法晋升了,或者在某个岗位上我们没有办法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者你想去哪个行业但是没法转型。 有个人品牌,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观这一点,因为工作之外,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见解,你不仅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还可以分享给互联网上的受众。 从而提供了突破瓶颈,实现跨界转型的机会。 ◆ ◆ ◆ ◆ ◆ 回到最初的问题,副业对于职场人有好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搞副业,并不和好好工作是对立的。关键看企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搞副业,是形势使然,如今企业和员工的绑定越来越少了,员工未雨绸缪,给自己留条后路,没错。 搞副业,尤其是基于主业来拓展自己的个人品牌,是职场正在发生的趋势。 当然要做到打造好个人品牌,主业副业两开花,有一个重要前提:主业的基础要打牢。 有刚刚毕业的小伙伴到我的文章《40岁财务自由?你明明距离40岁失业更近》下留言,表示醍醐灌顶: "以后就本职工作就不用上心了,专心做一个斜杠青年。"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不是把小伙伴给坑了? 斜杠的前提是:主业上已经有了足够深的积淀。 赶时髦的「斜杠青年」,看起来斜杠很多,但实际上可能连基本的一技之长也不具备。给自己加了一堆斜杠,没一个能在业内得到真正认可的。 我们可以斜杠,可以做副业,但别好大喜功,主业还没理清楚,一口气上一堆副业。 大多数斜杠,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从基础做起,逐渐成就卓越。只有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添砖加瓦,斜出特色,杠上开花。 成为斜杠青年,主业副业两开花,并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时尚之旅。 我希望大家都在主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个人品牌,真正成为领域的专家,届时,你即使不想做副业,估计都有人追着你求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