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路径


  摘 要: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组织,在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体系中, 代表来自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力量。非营利组织自发展以来在西方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加强政府和民众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合作管理,还能集约社会资金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然而中国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发育不完善、自创性收入缺乏,而国家的财政补贴又有限,导致活动经费匮乏,近年来随着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下降,各种存在已久的问题凸显,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我国非营利组织要走出困境 , 需要非营利组织自身、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行政
  一、政府: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创制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护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许多非营利组织过度依赖政府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完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法规,进一步提高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和水平,改变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控制、限制的基调和繁琐的手续及制度框架,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与独立性。另外,通过立法完善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引导非营利组织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
  一方面,政社分开,逐步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单位的关系,弱化"官办"社团发展的趋势,通过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 改原来权力集中化、行政化的封闭型组织结构,转为分权化、 开放式的组织结构,主动迎接社会选择。另一方面,只有自生自发、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越来越强大,我国的公民社会才能走向成熟,这类民间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1]
  二、非营利组织:完善自身,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问题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是学术地位较高的专家。 至于究竟应该选用何种类型的人员作为组织的领导,要视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可以聘用优秀的经理人管理组织,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其次,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内部要避免政府的官僚作风,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建立透明的财务制度,防止贪污浪费。最后,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系统,引进数字化管理,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和调控,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资金短缺时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最为困难的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通过改革其筹资方式开始。一方面,探索非营利组织的股份制形式。传统的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的盈利不能用于使私人受惠,而只能全部用于发展组织的非营利事业。[2]但我们可以将股份制这种权益筹资形式灵活运用到非营利组织中。通过实行股份制,可以把社会上更多的资金吸引到非营利组织中,扩大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克服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有一半资金依靠国家和政府的补贴,同时可以使非营利组织的成员的责任更明确,克服非营利组织自律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合作。
  (三)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非营利组织不能丧失其独立性,不能过分依赖政府或是成为更不能利用从政府处得来的"特权"获取灰色"捐款"。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以对公益事业的关怀态度来赢得公众信任;需要在硬件和制度上双重创新带动组织的长效发展。非营利组织自身也要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构建一种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的关系模式。不断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好与政府的竞争与合作,在竞争中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合作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社会:加强大众认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应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助人和互助的传统,民间结社和民间公益的历史源远流长。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加强国民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科学的评估与监督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活动
  推行非营利组织评估的主要方法是建立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包括治理机构、资金使用、所得是否用于成员分红等方面。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政府指定的部门,如审计组织,也可以是类似美国的全国慈善信息局和公益咨询部这样的独立评估机构。通过监督评估机制的建立,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时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
  综上所述,一方面政府、社会应努力营造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完善各种机制,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稳定、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必须抓住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机制,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扩展筹资的渠道,加强对自身人力资源的管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只有这样,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才能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国安.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吴冠之.非营利组织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网站目录投稿:语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