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培养自知觉察意识如何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阅读、写作与演讲,这些活动本质就是思考或者叫做思维。
  哪怕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也完全需要了解这些思维本质,因为思维就是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过程,由此可培养训练问题思维意识。
  下面分别看看具体如何使用问题思维。
  一是带着问题高效阅读
  如何高效阅读呢,先给出答案,那就是有意识把文章还原为"元问题"。
  小学开始老师就会要求我们好好思考,可是我们真的知道思考到底是什么回事吗,我们有意识去思考过吗。
  其实我们日用而不知,举例:假如我问你现在给你这个文章题目,让你来写个千字文,你会如何写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你就是在思考!
  因此有大咖明确给出思考的可操作行定义:思考=提问+回答。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培养这个问题思维能力,找出这个可操作性答案,不断的实践去强化。
  比如,我们反其道行之,看到好的文章,就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个文章的结构如何。为了加强可操作性,还要进一步思考,这个文章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当我们有意识把文章还原为问题,就会主动阅读,兴趣盎然,更有收获。
  所有文章都是回答问题的,而且都是这三个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哪些文章值得还原到问题阅读呢,理论上你看到的书籍文章都可以!
  具体包括经典书籍,喜欢的心理文章,好的讲座,这些都是可以的。比如李克富教授的文章,他每天更新的千字文,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还原,还原出他有意识使用的心理学视野,反推出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再看看大咖是如何问答问题的,会让我们耳目一新。
  二是带着问题写好文章
  喜欢写文章的朋友都知道,要想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随笔,尤其每天保持一篇千字文输出,必须提前想好文章提纲。
  先有提纲再写作,这是上学后老师一再要求的,可是落实起来必须严格自我要求,否则容易写成流水账,想到哪里写哪里,写的再多对于思维训练意义不大。
  这有些类似围绕主题进行写作,就我而言,努力把每天文字围绕心理观点来写,用这个笨办法一天天一篇篇磨炼,来提醒自己要有思维架构意识。
  但是,要把写作架框落实到实处,还要进一步具体化,这个工具就是问题思维,就是带着问题写作。
  我们知道思考就是回答问题,因此,把提纲变作问题,把回答变作文字,用语言文字整理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了。
  换句话说,写文章就是不断回答问题,如同读文章就是不断还原为问题。
  对于千字文来说,篇幅较小,可以集中回答一个元问题。
  比如回答是什么,侧重描述事情,讲个故事,回忆感受。比如回答为什么,就是原因分析,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再比如回答怎么办,也就是对策办法,给出适用可行可操作的办法,要有别于心灵鸡汤中看不中用。
  比如本文写作,就是试着直接回答如何怎么办,即如何带着问题来阅读、写作、演讲。
  三是带着问题练习演讲
  有个思维导图很多人听说使用过。我曾经注册缴费过一个思维导图软件,用来总结《津巴多心理学》部分章节内容,用作归纳文章提纲,也可以用作写作构思。
  后来由于感觉用软件过于形式化,比较复杂,很久不再使用了。
  但是最近一次经验告诉我们,工具好坏在于使用人以及如何使用,比如这个思维导图,换个人使用,稍微换个角度,稍微加以变换,就非常好用。
  那就是带着问题进行逻辑框架构建,找出关键词,找到过段词语,记住内在逻辑关系。
  举例,前几天我做微课分享时,不愿意照着书面稿直接阅读,就请教儿子有啥好办法。因为他这学期多次参加学校演讲活动,并且都获得优异成绩,于是虚心请教。
  儿子拿出手提,根据我的微课稿,按照我的介绍,用思维导图很快给出架构,从题目开始,找出一级、二级、三级关键词语,列出举例用的浓缩词语,理顺了逻辑推理线索。
  这样,帮我整理文字架构同时,就是提问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帮我重新梳理逻辑主线的过程,使得我理顺了自己原本不清晰的文章脉络。
  作为演讲稿件,由于必须搞明白内在段落观点关系,方可以保持连续讲话过程,这又回到提问与回答的思考本质上。
  当孩子帮我做好下面这个脱稿演讲用思维导图,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的东西,高度怀疑这根本是人家写的(的确是他归纳总结的关键词语,以及提示例子、故事等用词)。
  作为示范,他不用看我文章,根据这个导图,说的非常流畅,让我望尘莫及。
  框架就是思维,具有框架意识就是思维意识,而思维本质就是提问与回答。
  无论阅读、写作还是脱稿演讲,只要把问题串联起来,形成内在逻辑关系,就是好的表现形式,有益于进行思维训练。
  上面这些还只是知识,最要紧的是树立问题思维意识,保持觉察,自觉多加练习。
网站目录投稿:凡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