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有人性有性格才是一个好的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产品应该是极度的拟人化的。所以,一个好的软件,应该有自己的性格。
  在交互设计精髓里,有一章是说在设计软件的时候,我们要让软件的交互行为更加体贴,更像一个能够站在我们面前,对我们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为都表现得体的人。
  一个好的软件并不一定就像暖男云备胎一样,永远都是"好好好"、"买买买"、"你说了算"以及"都是我的错这样"。一个好的软件,应该有自己的性格。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产品应该是极度的拟人化的。
  譬如,淘宝是一个热情似火,偶尔撒娇卖萌的女售货员。用火热的红色来诱惑你买买买,犯错的时候撒娇卖萌:"亲,页面出错了~"但是在为你提供服务的时候又贴心细致,"你这些天看了这些商品,你有可能还喜欢这些哟~"
  再比如MONO(APP)就是一个逼格甚高,及其有趣的文艺青年。界面为黑色,沉郁冷静,主题涉及政治、爱情、死亡、孤独等一系列,配图的色彩都极富冲击力。内容大多比较冷门,充斥英文及没有听说过名字的作家的作品等等。无时无刻在透露一种信息,"我逼格很高,我知识丰富,我说的这些你都没看过你还不滚过来看?"
  简书,对我而言是一个无公害的、温和的倾听者或者倾诉者。你愿意讲我就愿意听,你愿意听我就愿意讲,我听得时候不发表意见,我讲的时候也随随便便。尤其是简叔作为简书的CEO活跃在社区中,以银桑(?)作为头像,有一种特别懒散的感觉。阅读和写作通常来说是比较严肃的事情,容易使人压力太大,而简书塑造一种轻松的形象,似乎银桑在你对面说,"喂,有的写就写一点咯,不想写随便看看也好。"
  说这些的意思是,产品一定一定一定要有自己的性格。当产品更加生动形象,更像是一个old friend的时候,用户会更依赖这个产品,同时对产品的瑕疵也有更多的包容度。
  除却产品应有的各自的不同性格,有一些好的品质,应该是所有的产品都拥有的(终于说到了主题,我可真够啰嗦的)。这就好像,找男朋友可以找沉默的,也可以找话唠的,可以找爱读书的,也可以找爱运动的,但最重要的是,要长得帅!啊不,是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关心我;
  恭顺;
  乐于助人;
  有常识;
  能知道我要什么(了解我);
  尽责;
  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而给我压力;
  有事情要及时告诉我;
  有知觉(不能是植物人);
  自信;
  不追根究底;
  就算吵架或分手也不恼羞成怒;
  适时调整做事方法或原则;
  承担责任;
  除却这些共同的特点(当然满足这些特点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让产品与众不同,为你的产品赋予它自己的性格。
  产品的拟人化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说要让产品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要让产品不可替代,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当年QQ几乎成为了电话号码之外的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可是微信的到来还是撼动了它的地位。更不用说我们,大部分普普通通的我们都是沉浸在各个领域内的产品经理,我们的产品——凭良心讲——跟竞品几乎做不出什么差别来。
  nice(好赞)前一段时间将timeline改成了横向的,激起骂声一片。我玩儿了十分钟,左右滑动切换照片的时候,过场动画极其不流畅,简直卡成狗。但想想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图片社交,我是能理解这一举动的(虽然仍然不赞成)。几乎所有的图片社交,都是受了Instagram的启发,或者该说多多少少都借鉴(chao xi)了一些。图片社交做的大同小异,几乎都是女性生产内容,男性消费内容再通过点赞评论等激励内容产生者。有壁垒吗?没有。各个app之间的区别太小了,以致于品牌和逼格成了唯一能区分它们的属性。nice这一举动也是这样(我猜多多少少有这个因素),通过交互上的手势不同,来区分它与其他的app。
  但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为了不同而不同这个理由其实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竖向的timeline已经成为了用户习惯的前提下。莫名地挑战用户习惯,又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撑这一改变,对用户体验的伤害是巨大的。
  我们见到很多产品,上来就是淘宝腔调,"亲,你好像断网了哟~亲,你真的要卸载我吗?你确定吗?你真的不要我了吗?"对,我说的就是360,上来就恶心你一通,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的产品特人性化,特亲切,我遇到这种文案的时候,简直恨不得在用户反馈里痛骂产品经理:"你是疯了吗?"
  我们为什么谈到亲切,是因为亲切是人的性格里在人际交往方面非常受欢迎的品质,归根究底,是因为亲切是一种"好的人性"。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是不同的,万千人里独一无二的。你一个一米九的大汉一脸憨笑,在大街上说给人家递传单的时候撒娇说,"亲,扫一扫有可爱的小熊赠送哟~"这样,你觉得合适吗?
  寻找符合自己产品属性的性格,就好像穿衣服一样,不管长相如何,你穿着合身的衣服总会让人感到舒服。但如果你长成范冰冰的脸,穿着AKB48日系少女的制服,那未免就有些恶心人了。
网站目录投稿: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