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关怀对大学思政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中,由于人文关怀的欠缺,造成大学生与思政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以及冲突,促使大学生学习思政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对大学思政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做好人文关怀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人文关怀的初步了解,简单分析其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思政教学;体现 一、关于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与个人的思想、价值以及尊严均有着紧密的关联。人文关怀以个人所有的活动为出发点,是人类社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其包含的内涵以及意义较为丰富,其中包括尊重个人尊严、关心个人发展、了解个人生存情况以及给予关爱等方面,人文关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进步的重要体现。 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中,代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社会群体的思想觉悟得到不断的提高, 其也与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为相符。人文关怀融入大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共存体,其具备独立的思想以及独立的思维能力,物质以及思想均需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满足;第二、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具有追求以及实现的权益,并且由于受到自身发展因素所影响,不同的学生其个人价值也有所区别,教师以及学校均需认可此差异性的存在;第三、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加强重视学生思维以及精神层面的发展,并对学生价值观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1]。因此,人文关怀的有效融入,对大学教育的建设以及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大学长效发展的保障。 二、大学思政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价值 当前多数大学思政实际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融入不仅深刻而且具体。大学思政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人文关怀需与大学生的独特群体的个性特征相契合,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大学思政课堂中,人文关怀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维护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二、促使学生能够觉醒自我意识;第三、否定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2]。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三、大学思政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一)关注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 由于成长环境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同,大学生之间存在鲜明的差异,因而大学生各自的心理需求也有所不同,其中多数需求完全具备合理性。大学思政教育应适当满足大学生心理的合理需求,并且尊重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科学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健康的发展。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将制度产生的强制作用以及约束作用进行弱化,在对规章制度进行执行时需加强关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差异性,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以及进行教学评价时均应将大学生的个体性作为出发点,尊重其个性特征,满足其合理性的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依照大学生个性以及价值需求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促使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政学习习惯。 (二)教师的角色自觉转换为服务者 传统大学思政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有以下三点:第一、传播思政理论知识;第二、有效维护思政课堂秩序;第三、为学生解答所有疑难问题。而人文关怀的融入对教师也有着相应的要求,此背景下教师的职责除以上几点之外,还应对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且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政理论的学习,其具有较多的服务性质。教师需将自身的角色自觉转换为服务者,在制定思政教学内容时将大学生的认知度作为出发点,将大学生对思政的觉悟作为参考,科学合理的制定与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特点相符合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调动大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热情,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创新教学方式时需采用大学生能够轻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或者启发教学等较为新颖的方式,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时尚元素有效融入思政教学中,促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思政学习当中[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关注相对较为特殊的大学生,对其生活以及学习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大学生,可为其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针对心理认识存在误区的大学生,教师需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教育,通过关注特殊大学生群体,为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将理论与榜样示范以及道德实践相结合 大学思政教学不仅是促进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有效提升,还应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以及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要使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并在此前提下展开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体验以及情绪的感化,从而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学思政教学若只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则无法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毫无作用,但若将思政理论以及榜样示范以及道德实践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则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时需为大学生建立较为丰富的实践资源,并且创设良好的情境,在与大学生思政觉悟相符合的前提下促进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能够体验真实的情感,进而获得对思政学习的正确认知。 四、结语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大学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人文关怀。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作为实际出发点,通过尊重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满足大学生的合理心理需求、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调动大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热情、积极展开思政实践活动等,促使大学思政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都兰·沙格尼西.人文关怀在大学思政教学中的体现[J].才智,2016,07:77. [2]杨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 [3]周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