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后圣 来源微信公众号:陈辞令(ID:ccl2019-00)。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校长火了。 3月7日上午在回答记者提问的"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时,唐江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唐校长的这些"金句"引来一片叫好。 作为现行教育模式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被教育者,我想我可以就这个话题,从理性角度来说两句。 01、教育是如何发生的 回想一下,你受教育的场景: ——8:30,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下面坐着40个学生,老师翻开教材: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6页,今天我们学XX。 ——语文课结束后,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历史老师以及各种专业课老师轮番登场。 ——老师们在每节课的45分钟内倾囊相授,有的学生会非常努力听讲,也有的学生会心不在焉。 ——当然,还有一些实验课或实践课。老师会告诉同学们这节课的主题,以及动手操作的注意事项,在同学们动手操作时,还会给予一些指导。 这些都是现实的教育场景。 但如果剥离这些具体的形式,我们不禁要问:教育这件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是通过老师的嘴巴说出来,还是通过学生的耳朵听进去? 都不是。 教育只会真实的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之中,只要知识没进入我们的大脑,没被我们大脑吸收,教育就没有发生。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 R.Kandel)在其著作《寻找回忆》(In Searchof Memory)中提出,学习实际上是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当某个细胞参与学习的过程时,这个细胞就会生长。这一过程与我们锻炼肌肉的过程虽不一样,但也大同小异。 通俗来讲,"接受了教育"的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这个微小的附属物在神经元之间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如果活跃的突触数量增加,神经细胞在传递信息时的效率就更高。 如果信息不断被传递到大脑的某片特定区域,就会在这片区域集合并被储存。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概念进行学习并研究与其相关的问题,就能建立更多且更深层次的信息链接。 这些信息链接和与其相关的内容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日常所说的"理解"。 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寻找回忆》 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极其主动获取知识,甚至是去抢夺知识的过程。 02、为什么智商差异不大,成绩却差异很大 这是这篇推文最重要的一part,我都希望你每个字都能认真读完。 既然教育只会在大脑里发生,那么要把教育做得更好,首先要研究就是我们的大脑。 我们常听说,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其实差异不大,如果你也相信这句话,那么请回答下下面这个问题: 既然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不大,为什么学生的成绩却差异很大呢? 对啊,为什么学霸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无论是我们家的小孩,还是我们家长自己,付出的也不少啊。可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 我想通过以下3点帮你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一点:知识学好是成为学霸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知识学好了不一定是学霸,但学霸一定是把某个领域的知识学好了。 因此,要成为学霸,知识是无论如何要学习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但这一点,我想拿来破除"天才论"。 你真以为爱因斯坦生下来就懂物理学、天体论? 你如果看过爱因斯坦的传记,你会发现爱因斯坦的努力程度丝毫不亚于常人,再加上他身边有一群厉害的人,才碰撞出了相对论。 还有一个容易对我们产生误导的是比尔盖茨。 很多人不想上学了,就会说:你看,比尔盖茨不也辍学了吗,还成为了世界首富呢。 可是,你知道吗,比尔盖茨是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妥妥的学霸中的学霸。 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把知识学好都是必经之路。 第二点:关于大脑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睡前明明反锁了门,但总是不自信、不放心,爬起来再去确认; ——在家里忙完了,想去玩手机,却发现不记得放在哪里;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说明你的大脑把这些行为归为了短时记忆。 与短时记忆相对的是长期记忆。 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仍能骑上车就跑。 ——短期记忆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 ——而长期的记忆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更加稳定且保存时间更长。 要获取知识、习得知识、内化知识,我们就要让知识变成长期记忆而不是短期记忆。只有这样,在我们随时需要调动某个模块的知识时,才能得心应手。 而一旦我们调动的知识更多、调动知识的效率更高,我们就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这或许是学霸能取得高分的秘密。 第三点:如何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过程叫巩固。 虽然脑科学家还没有从细胞层面发现"巩固"这一过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但他们已经充分了解到这一过程在实际和功能方面的特性。 犹太裔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曾这样写道: "要想得到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足够透彻且深入,这就要求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集中精力,并且要将这一信息有意图且系统性地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将新信息与我们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那么就能更容易地理解并记住新信息。 这也就是我们能够轻松地背诵一首诗,却很难记住一串等长但毫无关联的字符的原因。 再比如,我们大学都学过几何,这门课估计很多人现在想起来都会额头一皱。 但如果我告诉欧式几何里所有的内容,都只是从非常简单的5个公理、6个定义推导出来的,你信吗? 你还必须得信。 还有很多人,学了那么多年数学,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学数学是用来干嘛的。 数学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 学生的学习状况之所以会产生差异,实际上是因为有的学生掌握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而有的学生没有。 后者或许能在考前记住公式并应付考试,但在考后的一个月内就会完全忘记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前者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能够在十几年后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因此,要将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就是我们要在大脑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连接。 03、现在的教育为何失效 有了上面的分析,关于"现在的教育为何失效"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变得非常清晰。 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教育之所以失效,正是因为教育给我们留下的都是短期记忆。 即使是学霸,很多也不过是将这个短期记忆的时间稍微拉长了一点而已,但仍然是短期记忆,而这种情况的典型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分低能"。 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教育过于碎片化,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点:分学科教学,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 现如今这种分学科教学,统一时长、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的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普鲁士,有着非常独特的社会背景(可以自行搜索)。 2015 年,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指出日本乃至整个东亚的教育体系,正在毒害着所有亚洲国家,在中村修二看来,普鲁士教育下的学科划分,本身就为割裂人类思想创造了分裂的利刃: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这句话不无道理,举几个现实的例子: ——遗传学被归入了生物课,而概率这一概念被归入了数学教育,然而遗传学实际上是对概率的应用。 ——物理明明需要应用代数和微积分,它却与这两门课程脱节,成了独立的学科。 ——化学与物理也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但它们研究的现象中很多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罢了。 第二点:毫无道理地将一门课程人为分切 比如,在历史课本中,拿破仑战争和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分别被安排在了两个不同的章节之中,然而这两个事件实际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拿破仑将路易斯安那州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出售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当时急于为在欧洲战场上作战的军队筹集资金,而且法国海军在随后的特拉法加海战中也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即便他不想出售路易斯安那,在战败后也会失去对它的控制权)。 但孩子们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是什么呢?老师可能会告诉学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做成了一笔不错的买卖,但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国在与拿破仑谈判时握有更多筹码。 历史事件本是相互关联的,世界万物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教科书却没能帮助学生体会这一点。 04、何去何从 那么,教育改革该何去何从呢? 关于这点,国家自有高人,我只能从理论的角度说几点。 第一, 从来没有0到1的创新,所谓创新,只不过是对旧要素的重新组合。 在教育这个链条里,涉及的要素有老师、学生、学校、教材/教授课程、教授方式、家庭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甚至国家等等要素。 要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就必须重新确定教育的第一性基石,在这个基石上,对这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我们的教育改革,更像是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的转换阶段,而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的转换,最大的难点在于价值网络与组织心智的突破。 第二,尝试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 比如,比较热门的任务型学习。 啥叫任务型学习呢? 就是给学生设定一个来自真实世界的任务,围绕这个任务去寻找解决方案。 比如,我要为我和我的父母设计一套健康饮食方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孩子们第一反应是调用已有的知识,一看不行,就会去主动发现新知识,持续思考与探究,直到把问题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产生情绪波动,增加反思频率,作出负责任的决策,产生深度体验。 每个人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或许不同,但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知识、人体平衡健康的知识等等学科要求并没有绕开,都尽在掌握了。 第三,以认知现实世界需要为原则,实现知识的连接。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3000段。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曾说: 我希望帮助学生了解每堂课都是相互关联的,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会随着课程的进行而层层递进;我还希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这样即便他们每次只掌握一个概念,也能在其后将这些简单的信息进行融合、扩展,进而真正地掌握一门学科。 可汗学院有一种教学工具,叫作知识地图。在知识地图里,解释了哪个知识点在前、哪个知识点在后,然后编写了一个程序,通过它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自动给学生分配新的练习。这张"地图"强调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学到了什么以及将要学什么。 第四,关于基础学科,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基础学科,是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一般多为传统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 基础学科有多重要? 想想我们在和美国打贸易战时,我们的脖子被卡的有多难受,基础学科就要多重要。 创新大师克里斯坦森曾说:"不是所有的创新都会带来经济增长,真正能够带来可持续增长的是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来自于哪里?正是来自于对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我们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础学科上。 写在最后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到教育的初心。 我想,好的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这是基础和前提。 其次,好的教育,不必追求千篇一律,但一定要能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 回归初心,方得始终,相信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注:本文中部分案例来自《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