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力度开展对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地铁车辆检修,研发出了智能检修系统,能有效提高对地铁车辆的管理水平,并且保证信息的流畅,能够实时存储地铁检修数据,不断优化地铁检修体系。 【关键词】智能检修系统;地铁车辆检测;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不断加大投入,在车辆段配置了大量的现代化检修设备及系统用于辅助列车检修。在先前的智慧运营的基础上,一些公司研制出了轨道车辆智能检修系统;其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列车仿真模拟检测等技术,以人工模拟作业方式对列车底部、转向架等可视零部件进行灵活多角度的自动检测,高效解决动车组一级修和城轨电客车日列检人工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智能检修的特点 智能检修系统能够全面地满足地铁车辆检修的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地铁的信息化管理,并与地铁实时监测系统形成了一种资源共享的模式。所以本文就对智能检修系统在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分析,旨在促进智能检修系统的更好发展。 二、智能检修系统在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应用 (一)地铁车辆检修的目前形势 地铁车辆检修是保障地铁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对提高乘客乘车安全和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地铁车辆检修根据检修时间的划分分为厂修、架修、定修、月修、日检五个方面。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车辆检修是减少地铁出现故障的一种可行性预防措施,但检修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在过去的检查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纸质表单中填写发现的问题以及检查完成情况,一只手需要拿笔拿纸,一只手还需要拿着手电,操作起来十分不便捷。现在,车辆检修人员大都来源于国家地铁、部分比较成熟的地铁公司,我国成都等一线、二线城市已经或即将开通轨道交通,这些城市每年都有员工招收计划,主要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两种途径来进行招收。社会招聘的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工作经验,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岗操作,而校园招聘人员大多都是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缺乏实战经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培训。当前,车辆检修主要通过检修人员的目测、耳听等主观操作观测车辆故障,但这种主观操作因人而异,会随着人体的精神身体变化而有明显的不同,当检修人员疲惫时,监测质量会有大幅度地下降,甚至会造成漏检,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再加上检修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同,实际地铁车辆检修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二)智能检修系统的应用前景分析 根据我国当前地铁车辆检修的现状,提醒各个地铁企业要找到全新的方法来提升检修质量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快速、严格的地铁服务需要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研发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目前已经配置了大量的现代化车辆检修设备,但检修车辆系统仍然缺乏自动水、智能化,从而影响了检修质量和效率。所以,这就需要通过研发多种技术手段来改善检修水平,智能检修系统的研究思路由此诞生。比如成都地铁应用的弓网检测系统,主要由地铁顶的高速数字相机、监控相机、照明系统等构成,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弓网关系评价体系,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促进地铁车辆检修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其他一些地铁采用了非接触式图像测量技术、高精度位移测量技术,对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这种系统具备数据管理、数据通讯功能,可以自动判断出地铁的踏面擦伤等故障。 (三)智能检修系统的具体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轨道交通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需求,成都等城市的地铁公司通过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地铁信息化手段,搭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地铁车辆检修平台,设有地铁车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移动点检修系统、车辆检修可视化系统等多种系统保障地铁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营。车辆段通过智能检修,对现场检修作业、维修相关人员、设备运行、车辆运用检修状态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防护与采集,对车辆段检修作业的全过程进行实时防护,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各种关联性统计分析得到各设备、车辆的状态预估、趋势预测,将统计和分析到的结果用于指导现场作业、调整整体进程、改进工艺规程,提高计划编制、决策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达到提高地铁车辆检修水平的目的。 通过地铁运行的大量数据统计,让地铁车辆与检修员进行"对话",由此才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检修系统。部分地铁公司实行的智能检修系统包括中心控制系统和图像检修机器人两个主要部分,中心控制系统负责收集采集的地铁图像,调度地铁车辆在检修过程中的实际图像;当地铁车辆准备检修时,启动图像检修机器人进行自检,当机器人匀速行驶到地铁车头位置时,机器人可以自动对地铁底部情况开始图像检测,采集地铁底部的实际情况;当机器人到达地铁尾部定点位置后,机器人会伸出机械手臂掉头开始逆向行驶,并把机械人发出的激光定位到制定位置,然后按照预定设计深层进入到转向架和地铁车辆底部的狭窄空间,并采集关键点的图像,机器人随着机械手臂开始采集车辆图片的同时,机器人会自动开启面阵相机,以便能拍摄到更清晰对的地铁车辆底部的高清图片。这种智能检修系统与传统检修方法相比较,可以增加百分之四十的检修范围,有效降低了地铁车辆的漏检率。许多专门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单位已经研究出更加优化的地铁车辆检修机器人,检修出来的故障信息会实时反映在中心控制系统上,完成这一步骤后,机器人会自动恢复到自动位置并自己关机。智能检修系统采用的双臂机器人技术、车辆检修视觉技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全自动智能分析技术等,都是通过人工作业模拟的方式所研发出来的,可以对地铁车辆的零部件进行灵活检测,并能高效解决人工检修无法解决的故障问题。大量实践表明,智能检修系统能够非常精准的找到地铁需要检修的目标位置并能自动检修目标的实时状态,定位和检修的精度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而且智能检修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会大大缩短地铁车辆的检修时间,不仅减轻了人工检修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也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职能检修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铁车辆车底没有裙摆,所有的零部件都裸露在外面,导致需要检查的零部件较多,好些螺母位置比较隐蔽,车底检测机器人很难检测到,可能导致漏检漏修的情况出现;地铁车辆在隧道里运行,车底灰尘较大,好些防松标记可能被油污覆盖,导致车将机器人无法识别。 三、结语 在高科技社会的今天,智能检修系统已经成为了地铁车辆检修的一种必然趋势,尽管当前包括成都地铁在内的部分地铁单位已经开始应用这项系统,但仍然不够完善,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智能检修系统必将在未来地铁车辆检修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罗世民, 黄捷洲, 黄裕,等. 基于EPA协议的制动阀检修集成控制系统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25). 2. 李崗. 地铁车辆智能检修可行性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9). 3. 潘颖. 地铁车辆电气系统中牵引及辅助系统故障检修[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1). 4. 王斌柘. 电子信息系统在地铁通信智能化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