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我去基层学校听课,在教室里随手翻了翻五年级的语文练习册,让我吃了一惊:语文练习册怎能这样编?这不是一种误导吗? 练习册中,每课的习题都有大量的课内阅读内容。以《捅马蜂窝》一课为例,课内阅读就有这么多题: 1.结合课文,找出与描写马蜂表现相关的语句:当"我"用竿头触到马蜂窝时:______;当"我"顶住蜂窝使劲摇撼的时候:________;当"我"扔掉竿子逃跑时:________ 2.马蜂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3."我"捅马蜂窝后,想想马蜂为什么攻击"我"? 4."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中,"我"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这篇课文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语文课程标准开明宗义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学指导中,我们以课程标准思想为指导,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虽努力革除学习课文问"十万个为什么",摒弃把课文分析得"体无完肤",倡导把"问答式"的教学,变为"板块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观念难以更新,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仍肢解文本,进行繁琐的分析,学习每篇课文,都用2至3课时在文本里打转转。如果练习册再如此编写,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又得花费大量时间在课文中绕来绕去——做有关课文内容的琐碎问答。岂不是使本来质量不高的课堂教学更加"雪上加霜"? 大部分教师更新了观念,课堂不问"十万个为什么"了,可练习册上又开始问"十万个为什么"了,如果课文学不"透",很多时候这些习题很难应付。所以,练习册这样编,似乎在倒逼着教师的课堂再回到问"十万个为什么"上。 这样的练习册无疑是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学校教辅材料的征订严格执行"一科一辅"的政策,练习册是在上级规定的教辅材料推荐目录里选订,经新华书店发行,随着课本配套下发的,是每个学科唯一的一本合规的辅导资料。因此绝大部分学校,在常规考核细则中,对使用练习册,都要求学生全做,教师全批。这也就是说,学生新课学完,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练习册,老师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批,批完还得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讲评完学生还得按老师指导的去改,改完老师还得复批。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来是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提高的,若翻来覆去地做大量的习题,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无益。练习册占据了学生作业的"半壁江山",也耗费了教师的大量时间、浸透了老师的大量心血。师生同时做了"无用功",想想这事是挺可悲的。 这样的练习设计违背了课标的精神,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要淡化分析,强化阅读,注重语用。可大量做这些习题,哪有时间去读书?又哪有时间去做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呢? 而练习册的质量如何?师生使用练习册花了那么大的成本,是否达到了做作业应有的效果?有关部门很少去想。编写部门不用太多去想,反正只要编出来,出版社就给出版;出版部门不用多想,反正出版了不愁卖不出去;新华书店不用多想,反正他垄断着这"一辅"的发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多想。"一辅"从数量上符合政策规定,而且也是从正规渠道来的。至于学校想也白想,麻木了,似乎也不去多想。因为一到开学,"一辅"就随同课本来了,学校只有收下的份,老师只有使用的份,基本没有话语权。 教学活动由有几个相互衔接的教学环节构成的系统。从教师教的工作系统来说,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课外辅导、学业的成绩考核与评定五个环节。教学工作的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好,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作业的布置与评改这个"链条"出现了问题,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要想让学生做作业有效、教师批作业增值,首要考虑的就是作业的内容。 所以,为了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呼吁有关部门要向监管课本质量那样,监管"一辅"的编写、出版、发行,精心打造有良心的"一辅",严禁劣质的"一辅"流入学校,坑害孩子,折磨教师。再者,学校要引导教师使用教辅材料,运用批判性思维,不要只是"拿来",要注意取舍,注意整理。教师要做资料的主人,不要做资料的奴隶。第三,还要大力倡导教师自己设计有针对性、典型性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