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古代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值秋季的中间,故称中秋。又因为这一夜月光倍明于平常,所以中秋节又称为"月夕"。中秋节这天,月亮亮而圆,遂为团圆的象征,所以民间又有"团圆节"之称。 据说,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神话有关。嫦娥性格乖巧,贞静好洁,为了反抗无道的夏王太康,毅然抛弃薄情的丈夫,飞奔月宫,在月亮上构石为宫。旁边有一棵非常大的婆娑树,下有玉兔,遂为月宫之神。 中秋节风俗多与月亮有关。早在晋代,人们就有泛江赏月之俗,唐宋时期的"拜月"习俗更是普遍。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有(拜新月)诗:"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这首描写少女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语淡情深。深深庭院中,少女临风拜月,其娇羞之态、纯真之情自然流露,毫无做作之感。这时的少女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只忘情于对月亮的倾诉。宋时拜月,不论贫富,十一二少女联结成队,都穿上美丽的衣服,或登楼而拜,或在庭院中焚香而拜。有时还有男子也参与其中,以求早人蟾宫,高攀仙桂。女子则希望自己貌似嫦娥,洁如皓月。明代时,每逢中秋这夜,家家户户都贴月宫符象,符上面画着一只小白免,像人一样站在那里;人们还用蜡制成小白兔的形态。姿态各异,称作"兔儿爷",以供儿童玩耍;在庭院里人们还陈上瓜果月饼,男女一起,焚香祭月。清代时,每逢中秋佳节,妇女必盛装出游,三五成群,或随喜尼庵,或徘徊树下,一直到鸡鸣天亮时仍然婆娑月下,不忍离去,这种风俗称之为"走月亮"。 在江浙一带,还有中秋节照月得子的习俗。传iR/乙月十五日,久婚不孕的妇女为求早日得子,可在月至中天时,独坐于庭院中,静静地沐浴在清凉洁白的月光之下,不久定能怀孕。还有乡间女子为求早日得子,于中秋之夜到他人园中偷取冬瓜和红辣椒,其意指瓜果腹大圆熟,红辣椒代表小男孩的"小鸡鸡"。据说这样定能生得男孩。 在我国浙江宁波,湖南衡阳一带,中秋节不在八月十五,而在八月十六。据说清初时,其地因家乡子弟赴乡试,来不及回家过节,家里亲人一直等到翌日清晨才得团圆,自此以后即以十六日为中秋节,迄今不衰。在中秋节家宴上,还有为未及返家的亲人设置杯筷的习俗,以象征团圆之意。 谈到中秋节的习俗,自然离不开月饼。据说,月饼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义军首领张士诚利用中秋向亲人赠送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暗藏起义通知,约齐各地义军中秋举事。从此以后,中秋节制作月饼,并以之馈赠亲友即成民俗。清代时,用月饼供月,到处皆有,大的一尺有余,上面绘着月宫蟾兔之形,有的祭祀之后就吃,有的留着等到除夕才吃,称之为"团圆"。现在的月饼,制作风味因地而异,品种花色各有千秋,不同人可以按自己的爱好选择食用。苏州的苏式月饼,皮酥层密,种类繁多;北京的京式月饼,素油素馅,清香可口;潮州的潮式月饼,重油重糖,鲜美甘甜;广东的广式月饼,油润色鲜,美观可口……中秋之夜,合家团圆,吃着香甜的月饼,欣赏着月光秋色,梦想着美满的未来……此时此刻。中秋之月仿佛更加美丽动人。 [评析] 中秋节的拜月习俗、吃月饼习俗源子人们对月亮崇拜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人们对天体之月和月中之神双重崇拜的结果。在这种崇拜心理的作用下,千百年来,月亮已经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意象,人们有关月亮的种种联想都是源自于对月亮这一独特意象进行思维的结果。意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形象思维识别、创造与描述环节99基本思维形式,是由表象概括而形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概念两者的辩证统一。人们以物质形式的月亮表达一个古老的追求:圆满与团圆。这或许正是中国人民如此偏爱月亮,中秋节如此受人喜爱的原因之所在。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