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实习期待社会力量总动员


  大学生实习制度:鲜花可否结出饱满的果实?
  随着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也成为当下的"焦点议题"。作为就业之前的一个"缓冲期",实习业已演化成了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强化实习已成为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力措施。
  但是,由于实习期间,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不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大学实习生的各种权益和保障都有所欠缺。因而,适时提出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就像是一朵艳丽的鲜花。
  何为大学生实习制度?专家指出,大学生实习制度不同于沿袭已久的教学实习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它是指用人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安置即将毕业的学生,以及那些不具备专业背景或行业经验,但有工作愿望和热情的大学毕业生,即为那些仅凭简历还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人提供"实习工作"、"尝试工作"的机会。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乃至家庭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
  兴许每个人都会这样问道:"这朵艳丽的鲜花能否结出期待中的果实?"
  在见习制度"制造虚假就业泡沫繁荣"的同时,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量也大大减少。此时的大学实习生所面临的"僧多粥少"的窘境将更加严重。随着高校大规模地扩招,这种尴尬处境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网友在论坛发帖留言说:"找工作还可以到招聘会上去投简历,但是找实习单位的渠道就少了很多,难度不会比找份工作低哪儿去。"解决一个人"有饭吃"很容易,但是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实习的机会就很难保证了。
  虽然建立有效的实习生制度可以为企业招聘和选拔优秀人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实习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但是大学生实习制度是建立在对企业单位"公益性"的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尽管企业对建立实习生制度的社会义务责无旁贷,尽管这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但向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弥补大学生实战工作技能方面的责任意识依旧非常薄弱。归根结底一句话:企业并不是新兵的"操练长",而是追求效益的生产加工厂。
  政府:做好"引路人"不容易
  近些年,全国两会上总有代表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以此来解决大学生实习难题。因此,在关涉大学生福祉的实习问题上,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开始公布一系列的计划。这时,政府的"引路人"形象跃然"纸"上。根据两会代表的意见和公众的需求,政府开始组织服务团队,出台相关规定来干预和指导各级部门的工作,力求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以此来改善大学生的实习环境。
  福州市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目前草拟出一份促进大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文件。政府部门从位于洪山科技园、软件园等处的企业里挑选部分生产经营稳定而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相关的事业单位,以及一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给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文件规定实习时间一般为3~6个月,实习期间将按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给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的生活补贴,同时也鼓励单位每月给予实习生一定的生活补贴。
  但是,"民众普遍地依赖政府,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公民不能自立、社会不能自治的严重不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说:"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突起、资源分配多元化的国度,中国依然扮演着‘保姆的角色,肯定会穷于应付,最终由于超负荷运转以至焦头烂额,这也是它的必然宿命。"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客观的去对待大学生实习难题。一位社会学家说:"大学生实习难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而合理解决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的盲目扩招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逐日凸显。"
  据悉,苏宁电器针对金融危机阴霾下的全社会就业困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面向2009届大学毕业生招聘2000人的1200工程七期工作启动之后,近期苏宁再度推出"大学生实习计划",计划和全国50家211工程重点高校签署实习基地协议,向在校大学生每年提供8000个大学生实习岗位,而对于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毕业时,苏宁电器也将优先予以留用。
  但是,这毕竟只是企业所尽的社会义务。作为市场经济之下的企业有着不稳定性,面对充满变数的"外在"因素,还是要更多地考虑怎样完善"内在"。
  高校和大学生:摆脱"约束"进入"源头"治理
  在目前众多的实习困境当中,很多都是高校和学生自身所造成的"人为壁垒"。比方说高校的培养模式出现问题,已经和市场的需求不配套,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
  虽然高校都有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但是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懒散,很多都是走走过场,看看热闹就算了,没有多少人会耐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原先企业也是非常欢迎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高校生的,一来企业无需投入太多;二来,说得难听一点,企业也可以把大学实习生当成一种周期轮换的廉价劳动力。但是,当很多大学实习生为企业所带来的不单只是"零利润"还有一系列的麻烦之时,很多企业便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将大学实习生拒之门外。其实,现在的企业需要的大都是一种复合而又实用以及"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而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普遍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据记者走访一些企业得知,很多企业给大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也不是没有,有些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专门腾出很多岗位来接纳大学实习生,但是企业对大学实习生也提出了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应具备的能力,比如说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等。但是,这些却是当前许多大学生的软肋。
  上大学之后,很大一部分人便失去了目标和方向。由于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主观上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大学期间也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导致浑浑噩噩过完四年。
  造成大学生实习难题和制度不完善的根源其实不在于企业,而在于高校和学生自身。因而,不能简简单单地指望政府的"救济",而应该摆脱政府的"束缚"从"源头"出发,解决问题。一些专家指出:"由于各类高校忽略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部分高校的实习指导部门也形同虚设。因而,高校要加强指导实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学生才会有所了解,从而具备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另外一点,针对当前并不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很多都流于形式主义,有些还变成了以赚取钱财为目的,因此,学校对此行为要进行规范,适当延长两个月左右的实习期,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主动为大学生联系实习岗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各项操作技能,并加强实习过程当中的指导。
  "订单培训":何时开始走俏高校?
  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变小,很多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尤其是很多生产型企业,逐渐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
  从记者走访的最近几场招聘会来看,相比有着较高学历的本科生,不少大中专生更为抢手。从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目前,大中专生的就业率要远远高于大学本科生。随着很多企业开始招聘一线的技术工人,比方说电子、机械、钳工、焊工、数控、幼教等,本科生只能望"岗"兴叹,一技在身的大中专毕业生则可独霸台前。一些老师甚至亲自带着即将毕业的学生集体参加招聘会。除了体验现场的招聘气氛之外,更多的还是来找工作。"我们技校的学生都是有技术在身的,加上学校和老师帮忙介绍,找份工作比大学生要容易一点。"
  企业为什么欢迎大中专毕业生?一家公司的经理说到:"其实,大中专毕业生所学的课程和本科毕业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动手能力却比本科生强很多。"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之后,一般都可以直接进入试用期,大部分都会在双向选择的时候留下来。本科毕业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的机会,但是一些大中专生,说得夸张一点,则是"天天在实习"。
  一些有一定规模且能持续提供较多岗位的企业,会与部分技校及专业培训机构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积极推行"订单培训",企业根据岗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也尽可能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
  这种"订单培训"一直都是盛行于技校,一些高校管理者则不耻这样做。"我们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演变和发展,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开始走俏人才市场。很多企业也都拥有和高校合作办学以及定向培养的项目,例如国际著名的连锁酒店喜来登历来有依托大学为自己培养旅游及酒店管理人才的传统。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也是紫金矿业集团于2007年在福州大学成立的一级学院。紫金矿业集团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开设了一大批课程,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学生在学习期间除了可以享受到紫金矿业集团提供的大量补助,拥有大量的实地实训的机会,毕业之后还可以直接进入紫金矿业集团工作。
  校企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实习指导都是一些好的做法。"订单培训"也会将双向选择贯穿到整个大学当中。尽管企业有着效益下滑或者倒闭的风险,但是学生照样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本领。关键就是,"订单培训"何时才能走俏高校?希望,这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天卉